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釋放非遺潛能 融入現代生活 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湖北樣本

發佈時間:2024-06-17 17:13:3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徐寧 | 責任編輯:楊俊康

新華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徐寧)十載光陰荏苒,十載春華秋實。

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自2014年獲批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來,依託獨特的地理優勢和人文資源,實現了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非遺傳承彰顯新貌。

拓寬人才培養渠道,提高人才素養,非遺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引領非遺融入文旅産業發展大潮,非遺與現代生活相融相生……如今,實驗區的建設成果在這片土地生根開花,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與發展之路。

乘勢而上,再接再厲。聚各方力量和智慧,不斷迸發新活力,這是高品質發展新階段的挑戰,更是時代賦予的機遇。

精心守護綿延賡續中華文脈

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對非遺保護理念和方式的重要探索與實踐。其中,涵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長陽、五峰的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設立,正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

秉承“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方針,恩施州、宜昌市分別出臺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遺産條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傳統村落和民族村寨保護條例》《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等,為實驗區的保護、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1年7月,湖北省文旅廳非遺處在舍米湖進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考核。

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代表性名錄體系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恩施州共有自然保護地35處、世界級文化遺産1處、國家級非遺項目16項、各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781人。建成非遺館7個、非遺傳承基地120個、傳統工藝振興基地30個、民族文化進校園工程示範學校90所。

非遺保護,關鍵在人。自實驗區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各傳承場所共組織開展各類宣傳展示活動392場次,培訓人員達1400余人次,培養傳統手工技藝大師級人才30人、傳統手工技藝骨幹人才66人、優秀代表性傳承人400余人,他們身負各式絕活,在城市、在鄉間心無旁騖、堅守匠心。

重視數字化保護,提高資源利用率。截至目前,恩施州共完成儺戲、揚琴、利川燈歌等60項瀕危項目的數字化採集。宜昌市完成廩君傳説、都鎮灣故事等182個非遺代表性項目、2470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數字化採集工作。長陽五峰片區先後完成了63個項目、206名傳承人的數字化保護工作,讓非遺保護傳承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不斷迸發生命力。

活態傳承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

“非遺+旅遊”“非遺+研學”“非遺+文創”……“非遺+”模式在實驗區正蓬勃發展,不僅創新了旅遊業態,豐富了旅遊供給,更使非遺通過旅遊市場深入到千家萬戶,有效推動文旅高水準融合、高品質發展。

恩施州以創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將非遺保護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緊密結合起來,打造非遺旅遊遊學線路9條,開展系列非遺駐景區演出活動1100余場。並將非遺元素貫穿于唐崖土司城遺址、恩施大峽谷等景區和恩施土家女兒會、利川龍船調藝術節等特色節慶活動中,“非遺+”正成為人們旅遊過程中的熱門選項。

世界文化遺産唐崖土司城址全景

文化綿延不絕,創造生生不息。土家女兒城景區創辦室內非遺劇場,集結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系統展示恩施州各地山民歌、曲藝、傳統戲劇三大類非遺項目,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文化已成為旅遊産品的“賣點”和“亮點”。

以省級非遺項目西蘭卡普為題打造的旅遊駐場演齣劇目《西蘭卡普》,融入了利川燈歌、八寶銅鈴、女兒會等大量非遺元素,駐場演出每年可實現演出收益約1500萬元,開闢了對歷史遺存、非遺等進行保護式開發的有效途徑。

“多情莫如土家女,一曲山歌傳佳話。”在長陽清江畫廊景區,清江流域首部室內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土家非遺的魅力。同時,宜昌片區(長陽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還將土家十碗八扣、蘿蔔糕等非遺技藝類産品引入景區商鋪,為遊客提供遊、娛、食、購等一站式體驗,成為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的有益實踐。

創新發展打開經濟增長新空間

近年來,實驗區大力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讓非遺保護與提高群眾收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等多方面內容結合在一起,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恩施州有“世界硒都”美譽,是全國最大的富硒茶基地。依託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利川紅茶製作技藝、伍家臺貢茶製作技藝、藤茶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恩施州持續推進茶産業全域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和集群化發展。2023年,恩施州茶産業覆蓋880個村,83萬名茶農因茶受益,茶農每人平均茶葉收入7771元,佔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宣恩縣沙道溝鎮彭家寨村。

大力推進生産性保護,恩施州還充分發揮以非遺項目在帶動城鄉就業、促進增收方面的獨特優勢,依託柏楊豆干製作技藝等項目建立非遺工坊11個,幫助2000多戶100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此外,桃片糕製作技藝、土家織錦“西蘭卡普”、臘肉製作技藝等80%的傳統技藝類項目,均實現了産業化發展。

在宜昌片區,依託省級非遺項目採花毛尖和宜紅茶製作技藝生産性保護,惠及五峰縣200多家茶企,年創産值達20多億元。“採花”品牌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長陽民俗館:非遺+農産品電商”入選2023湖北省“非遺+網際網路”優秀案例。

千年文脈綿延不絕,燦爛文明生生不息。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實驗區將加快推動州級非遺館建設,創新文化與旅遊融合方式;發揮市場潛能,提升文創産品品質,全力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實驗區建設成果更好地促進鄂西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十年一劍,成果豐碩;立足當下,砥礪前行。在綠水青山間書寫統籌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湖北答卷,實驗區大有可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