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山與海 “共舞” 浙江麗水民族鄉村振興“美美與共”

發佈時間:2024-06-17 17:08:3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邵燕飛 周健 鮑淩艷 | 責任編輯:楊俊康

中新網麗水6月17日電(邵燕飛周健鮑淩艷)山水相依,鄉村振興。近年來,浙江麗水充分發揮山海協作機制優勢,優化資源空間配置,以“共舞”之姿助推民族鄉村振興,一幅風景秀麗、産業興旺、生活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麗水市民族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暨民族鄉鎮工作例會。     麗水市委統戰部供圖

跨山越海唱響協作“共富曲”

今年年初,在麗水遂昌三仁畬族鄉小忠龍藏冬筍暨畬鄉美食年貨節現場,小畬味“石榴紅”共富基地與正中瑩石、浙江省交工集團等4家企業正式簽訂價值20萬元的年貨採購協議。此前,小畬味還與嘉興南湖、紹興諸暨、寧波象山等地簽訂價值百萬元的訂單。

“去年,小畬味銷售額收入突破550萬元,帶動900多戶村民增收200余萬元。”算起去年的收益,小畬味負責人程衛星喜上眉梢。小畬味的走紅,離不開民族鄉村“雙百結對”的賦能。作為山海協作的幫扶對象,三仁鄉利用幫扶資金,將小忠村村集體閒置多年的房屋改建成農産品展示廳和電商直播間,借網際網路翅膀讓“好畬味”“好畬品”跨山越海飛入千家萬戶。

另外,自遂昌銀都村被納入民族鄉村“雙百結對”行動和“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範村以來,幾年間,銀都村利用獲得的幫扶資金建設了村級綜合樓、山海情“石榴紅”共富基地、千年銀都研學基地和光伏發電等項目,村莊也從原來的“落後村”,一躍成為“模範村”。

小忠村、銀都村的蝶變,只是麗水民族鄉村振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麗水市委統戰部以“同心共富”品牌建設為契機,立足民族地區生態和區位優勢,全力打好“雙百村結對”“山海協作”等政策“組合拳”,充分發揮“外聚合力、內強動力”乘數效應,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發展,努力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

問海借力勾勒綠水青山“新藍圖”

在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中,如何創新運用好“問海借力”這把“金鑰匙”?近年來,麗水整合資源,不斷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不僅讓資源盤出了“新景象”,也讓綠水青山有了“新錢景”。

麗水市蓮都區麗新畬族鄉馬村依託寧波—麗水山海協作建設的資源優勢,以“黃金水道、古韻馬村”為主題打造了系列具有“網紅”效應的景點。星空帳篷酒店、臨溪生態露營區、水上游樂園、網紅公園……去年以來,憑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馬村露營基地吸引了眾多遊客。

“以前都沒什麼人來我們這裡旅遊,現在週末節假日都是爆滿,車都停不下。”談起馬村的變化,馬村黨支部書記讚不絕口。

借助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優勢,松陽縣板橋畬族鄉板橋村通過山海協助援建資金建設周權文化傳承和發展基地,恢復失傳近70年的“周權故里橋燈會”,探索研發以詩詞文化為主題的此山茶,以茶為媒推動文化茶發展。此外,還圍繞板橋村籍元代詩人周權的《此山集》深入挖掘慈孝文化,激活本土優秀傳統文化。

板橋茶會畬族姑娘採茶忙。     麗水市委統戰部供圖

據悉,麗水市委統戰部積極搭建民族文化+旅遊融合平臺,全面推動民族特色村寨提檔升級,為民族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民生改善、主導産業發展等提供資金支撐。同時,實體化開發畬族傳統婚嫁體驗、民族研學等旅遊産品,深化挖掘民族非遺故事,不斷為民族鄉村振興賦能。

全域共贏開啟“雙向奔赴”新征程

在山海協作的指引下,嘉興港區與麗水雲和縣開啟了民族鄉村振興新篇章。通過簽署合作協議,以産業幫扶、項目幫扶、智力幫扶、精準幫扶等形式開展全方位幫扶,助力民族鄉村振興示範建設,讓安溪民族鄉村振興事業紅紅火火,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山海協作的牽手,不僅在於帶動“山”的經濟,更在於“山”和“海”的全領域協作共贏。嘉興港區發揮産業、資金等優勢,雲和縣依託土地、富餘勞動力等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著力打造一批合作平臺、推動一批項目實施、建成一批重大項目、形成一批重大成果。

“我們將繼續借力山海協作推進民族鄉村産業發展,在消費幫扶、科教文衛等多領域開展協作交流,全力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工程,開啟兩地合作共贏、攜手共進新征程。”麗水市委統戰部民族處負責人表示。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下一步,麗水市委統戰部將充分發揮民族鄉村“十百千萬”工程作用,堅持走好“山海路”、持續念好“山海經”、同心唱好“協作曲”,奏響民族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新樂章,助力山與海的“共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