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保護歷史文化遺産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基礎

發佈時間:2024-06-13 16:00:53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黃 剛 | 責任編輯:楊俊康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遺産資源豐富的國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見證了中華文明從起源、形成到發展的歷史脈絡,為中華民族連綿不絕、多元一體提供強大精神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保護歷史文化遺産作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基礎,作出系統謀劃部署,推動新時代歷史文化遺産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新征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把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1.歷史文化遺産是閃耀在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獨特精神標識

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良渚古城遺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故宮、敦煌莫高窟、澳門歷史城區、泰山等文化和自然遺跡星羅棋佈,京劇、崑曲、中國篆刻、二十四節氣、太極拳、藏醫藥浴法等獨具民族特質的非遺項目熠熠生輝。無論是物質形態的實物遺産還是精神形態的活態遺産,都從不同側面和領域反映不同時期和地域的特定歷史現象,體現古代先民的生産生活水準、認知審美能力和理想信念信仰,揭示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具有永恒的價值。

歷史文化遺産蘊藏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習慣、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在河南安陽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歷史文化遺産是祖先智慧的結晶,孕育著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中華民族價值觀。長城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遍佈全國的紅色資源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等等。無論哪一種類型的歷史文化遺産,都是我們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寫照,共同塑造著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偉大的黨。

歷史文化遺産蘊含著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見證中華文化主體性,彰顯中華文明獨特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考古發現的重大成就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創造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植根于中華大地,是土生土長的原生文明。歷史文化遺産裏銘刻著“我們從哪來,到哪去”的基因密碼,生動表達著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國國家版本館收藏和保護的珍貴典籍資料把中華文明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兩次入選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印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起源發展格局,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古人創造的工程奇跡都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徵,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等鮮明體現了中華文明交往交流交融、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和追求。歷史文化遺産承載燦爛文明,凸顯文明特性,傳承中華文化,使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更足,底蘊更深厚。

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産是中華文明滿天星斗中的璀璨星辰,孕育其中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文明亙古亙今、綿延不斷的精神標識,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強大精神力量。

2.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延續中華民族精神根脈

歷史文化遺産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習近平總書記每次考察調研歷史文化遺産都十分關心保護問題,強調“保護歷史文化遺産責任重大”,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以保護為主,切實加大對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力度。文物和文化遺産經過歷史滄桑巨變而流傳下來,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對於歷史文化遺産來説,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保護就沒有研究、傳承和利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把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群保護統籌起來,全面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考古項目,深入實施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文化遺産、長江三峽文物、西藏重點文物、傳統村落等重大保護工程,紮實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推動文物保護取得顯著成效。堅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建立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文化生態保護區制度,對急需保護的非遺項目和傳承人進行搶救性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及其孕育發展的環境進行整體性保護,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傳下去。

在保護的基礎上把歷史文化遺産管理好,做好研究闡釋工作,推進合理適度利用。加強管理是傳承利用的前提,應建立歷史文化遺産資源資産管理制度,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推動文化遺産保護法治建設,健全“先考古、後出讓”機制,構建文物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體系,守好歷史文化遺産安全紅線、底線和生命線。研究闡釋是傳承利用的基礎,應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合理適度是傳承利用的原則,應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産的多重價值,使其有效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優質資源,例如衚同是北京的顯著特色,北京老城區改造提升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留衚同特色,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

千年文脈綿延不絕,燦爛文明生生不息。對於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産,我們始終要懷有溫情與敬意,不但要精心守護好,還要完整地將它們交給後人,推動民族精神根脈綿延賡續,讓中華文明薪火代代相傳。

3.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發掘歷史文化遺産當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文物和文化遺産只有融入現代,才能真正發揮其歷史、科學、藝術、教育等多重價值。

用科技激發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活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科技創新是歷史文化遺産事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例如,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學、地學、物理學等前沿學科最新技術使中華文明探源有了堅實科技分析依據,三維可視化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數字化技術讓觀眾更好體驗文物和參觀展覽,通過“雲遊長城”“全景故宮”可以線上沉浸式體驗“爬長城”“逛故宮”。以科技進步賦能文物保護,推動科技與文化深度交融,能夠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充分發揮文物古跡和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學校具有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獨特優勢,教育是激發文物和文化遺産活力的重要途徑。應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推動歷史文化遺産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善用博物館、紀念館、故居舊址、名勝古跡、文化遺産、具有歷史文化風貌的街區等歷史文化遺産資源講好“大思政課”,教育引導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大力培養高層次歷史文化遺産保護人才。我國是文明古國、文物大國。如何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人才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物保護修復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加大國家支援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揚嚴謹細緻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來,久久為功,做出更大成績。培養高層次人才,必須加強考古、文物、博物館學的學科建設及其與歷史文獻學、體質人類學、古文字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交叉發展,實施好“考古學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加快培養一批兼具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數字技術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培養力度,為文化遺産保護事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力,融合賦能,才能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既守住文化根脈,又開出時代之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4.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包容合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産生於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這是文明傳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並蓄中歷久彌新,不僅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華彩篇章。

文物和文化遺産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向世界精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細數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事例,如絲綢之路的開闢,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遠洋等;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講述亞洲文明發展史和交流史,倡議開展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中指出,無論是法國盧浮宮還是中國故宮博物院,珍藏其中的千萬件藝術珍品“吸引人們眼球的正是其展現的多樣文明成果”;在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議,主張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等等。這促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每一處遺跡、每一件文物、每一個非遺項目,都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都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金名片”,都是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媒介。歷史文化遺産蘊含著我國自古以來就熱愛和平的基因,展現著中華文化與生俱來的開放包容的博大氣象,古絲綢之路是中華民族開闢的友好交往之路,敦煌文化正是世界多民族文化精粹的融合。應深度挖掘蘊含在文物和文化遺産中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通過中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精髓,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文化和自然遺産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應加強中外文化遺産保護交流,深化在古代文明研究、聯合考古、古跡修復、博物館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保護人類文明精華,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文化遺産保護、文明交流互鑒,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作者:黃剛,係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