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産業分析

文化遺産賦能文旅産業發展

發佈時間:2024-02-26 11:44:15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作者:張繼焦 | 責任編輯:楊俊康

原標題:文化遺産賦能文旅産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産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産品。近年來,各地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亮點頻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文化遺産蘊含的創新創造能量被不斷激活,賦能文化發展。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2月18日公佈的2024年春節假期8天的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全國國內旅遊出遊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各地旅遊收入相繼出爐:北京接待遊客1749.5萬人次,旅遊收入286.5億元;上海接待遊客1675.95萬人次,旅遊消費交易總金額191.22億元;廣州接待遊客超1555萬人次,文旅消費總額超112億元;天津接待遊客1383.94萬人次,旅遊收入123.45億元……


各種跡象顯示,不但傳統節日正在火起來,而且端午、中秋、春節等各種重大傳統節日的經濟表現,已成為觀察我國經濟發展動態的一個晴雨錶。這些年來,筆者不僅觀察和思考傳統節日與文旅産業發展的關係,而且關注文化遺産是如何以自身能量促進文旅産業發展的。


筆者認為,文化遺産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物質性文化遺産、制度性文化遺産、習俗性文化遺産,它們各自有不同的能量和賦能方式,進行資源配置和促進文旅産業發展。


第一類是物質性文化遺産,主要指古城、古鎮、古村、古建築、古寺廟、古長城等物質性文化遺産。這類不可移動的歷史文化遺産通常有兩種賦能方式:第一種主要以古長城、古寺廟、古墓葬等為主體,將其營造為一個名勝古跡或旅遊景區,供遊人觀光、遊覽、消費、休閒等;第二種主要以一個地方的古城、古鎮、古村、歷史文化街區等為基礎框架,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韻味的景點,或者成為都市中一個獨特的歷史文化景區。


第二類是制度性文化遺産,主要指傳統節日節慶等非物質文化遺産。一些大型傳統節慶活動流傳了千百年,所以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安排,即它們有相對固定的舉辦地點、時間、活動內容等,如廣州傳統迎春花市、海口府城元宵換花節等。這些大型傳統節慶活動參加人數眾多,少則幾萬人,多則幾十萬人,形成吃、住、行、消費和娛樂等需求。


第三類是習俗性文化遺産,主要指一些地方長年累月流傳下來的餐飲、手工藝、歌舞、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比如,歌舞戲曲方面,崑曲和南音都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手工藝方面,浙江的東陽木雕和青田石雕、天津楊柳青年畫等,都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些文化遺産,不但可以發展成為服務於當地旅遊的各類企業,而且可以發展成為面向遊客的産業集群。


文化遺産賦能有力推動了地方文旅産業發展。以冰雪文化遺産為例,據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公佈的數據:今年春節期間(2月10日至17日),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1009.3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81.7%;實現旅遊總收入164.2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35.4%。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均達到歷史峰值。哈爾濱市的“冷資源”究竟是如何發展為“熱産業”的呢?冰雪文化遺産是如何作用於冰雪産業發展的?


自然狀態下的冰雪是寒地居民取用最便利的資源,在早期冰雪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冰雪文化得以産生。目前,哈爾濱冰燈冰雕製作技藝、冰雪雕技藝已經獲批成為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了一定的保護和重視,進一步提高了哈爾濱冰雪文化的知名度。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是冰雪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作為全面展示冰雪文化內涵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其文旅融合發展是在文化的傳承、整合與創新過程中實現的,從地方的狂歡轉變為國內知名和國際性的冬令慶典。


再來看看傳統節日。傳統節日作為制度性文化遺産的現代轉型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對節日文化遺産自身來説,節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每個節日都有著特殊的歷史文化淵源,以傳統節日為載體,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並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實現結構—功能的轉變;另一方面,對現代社會而言,傳統節日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以節日為核心,通過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使文化要素與旅遊産業要素建立聯繫,帶動相關産業發展,實現以文促旅,文旅融合,為地方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推動當地形成以文化遺産為主要內容的內源性競爭優勢。


還有一個常見的文化遺産賦能形式是,在一個地方(如古城、古鎮、古村、歷史文化街區等),人們將歌舞、餐飲、手工藝等各種活化的文化遺産集中在一起,以五彩繽紛的方式呈現出來和發揮能量,吸引國內外遊客,不但集中展示當地歷史文化遺産和風土人情,而且給遊客提供吃、住、行、購物、觀賞、遊玩等各種各樣的服務項目。換言之,原有的古城、古鎮、古村、歷史文化街區等物質性文化遺産結構,與歌舞、餐飲、手工藝等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産融為一體,由此産生多樣性的功能,促進當地文旅産業發展。


總之,文化遺産是可以賦能的,是可以推動地方文旅産業發展的,不僅有利於優秀傳統文化自身的繼承與創新,以文促旅,引導資源配置,而且有利於當地文旅産業形成産業鏈和産業集群並持續發展。


(張繼焦,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民族社會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