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精彩訪談

新春走基層 | 梧州:茶船古道拓新路 六堡老茶迎新生

發佈時間:2024-02-17 18:0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中國網 · 文創中國 | 責任編輯:楊俊康


中國網 訊(記者 楊俊康)六堡茶有著1500多年種植歷史,因原産于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而得名,以“紅、濃、陳、醇”及其獨特的檳榔香味成為中國名茶。據《蒼梧縣誌》載:“茶産多賢鄉六堡,味厚隔宿而不變,茶色香味俱全。”近年來,梧州市多向發力,守正創新,融合發展推動六堡茶産業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賽道”。

因茶而旺——市場繁榮之路

甲辰新春,廣西梧州麗港商業步行街的茶商店舖正是一派繁忙景象。這裡的茶葉老闆歡樂喜氣,熱情地招待遊客到店裏喝茶。梧州老城“因茶而旺”,每到節假日人流劇增,外地茶友慕名來喝茶買茶,使這裡儼然成為了有內涵、有底蘊、有特色的“梧州六堡茶區域市場樞紐”。

梧州麗港商業步行街的六堡茶産品吸引遊客關注 (中國網 楊俊康 攝)

梧州萬秀區近年來積極謀劃,將麗港商業街打造成六堡茶交易中心,目前已聚集了超過160多家店舖經營六堡茶及配套産品,形成了較具影響力的集茶葉、茶具、茶包裝、茶文化為一體的大型交易市場,成為了外地遊客到梧州市感受茶文化的重要旅遊目的地。

六堡茶非遺傳承人、廣西工匠陳伯昌向媒體介紹,早在假期前的一兩個月,茶商們就已積極籌備,為春節銷售旺季做好了充足準備。他説:“春節前十五天到一個月,六堡茶就已經非常暢銷了。不僅是在梧州,海內外的茶友也開始認識和喜愛六堡茶,特別是在媒體的報道宣傳,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

梧州中茗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憲芳也表示,春節期間,公司的銷售增量比平時增長了15—20%。為了抓住“春節檔”這一有利時機,茶企不僅線上下門店進行了精心佈置,還通過線上直播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推廣,並推出了各種促銷優惠活動,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我們特別設計了一些喜慶的包裝,如‘萬柿興龍’,既適合自飲,也適合作為走親訪友的伴手禮。”曾憲芳説。

六堡茶具有“紅、濃、陳、醇”的品質特點 (中國網 楊俊康 攝)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時代精神的踐行中被不斷激活,國風成為新潮流,品茶論茶成為新年俗。梧州六堡茶不僅在本地市場供需兩旺,更在全國範圍內贏得了廣泛認可。傳統茶文化的復興,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更為梧州六堡茶産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六堡茶是非遺製作技藝傳承産品,有著“三年藥、五年寶、十年丹”的美譽。在這個喜慶的春節裏,一杯“紅、濃、陳、醇”的六堡茶,成為了傳遞親情友情的紐帶,也見證了傳統茶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創新。

因茶而興——區域振興之路 

今年春節,六堡茶城成為梧州新晉的網紅打卡點。醇濃的茶品鑒賞、直觀的制茶工藝展示、有趣的非遺茶文化體驗、熱鬧溫馨的圍爐煮茶……梧州六堡茶城內生動多彩的茶文化活動吸引不少市民新春期間三五結伴、攜親帶友前來遊玩。

梧州六堡茶城 (中國網 楊俊康 攝)

梧州六堡茶城總佔地約150畝,是梧州市六堡茶産業的重大項目。項目立足梧州,輻射廣西,面向全國打造茶葉銷售、科研、檢測、文化、旅遊、休閒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

評茶員陳金清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認真詳細地為每一位來到茶城的賓客宣傳六堡茶,講解茶葉裏背後的鄉情、鄉味。記者了解到,作為土生土長的六堡人,她對家鄉的六堡茶滿懷自豪,在六堡茶城的工作幹勁十足。她説,“紅、濃、陳、醇”是六堡茶的風味特色,也代表著六堡人的淳樸鄉愁。她希望遊客能從小小的茶葉中看到梧州鄉村振興的大變化。

村民鄧運梅已是家族中六堡茶傳統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其位於六堡鎮大中村的八集茶園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 (受訪者供圖)

自梧州市2021年啟動生態茶園建設以來,六堡當地已建成茶園485個、面積3.6萬畝,其中千畝以上的茶園已有3個,已建成標準化的苗圃基地18個,育苗近300畝,共投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近1億元,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産業化組織模式共建茶園基地,發展茶葉專業合作社215個,受益村民約2.1萬人。

記者了解到,當地政府近年積極探索六堡茶産業的創新型發展路徑,提出加快茶旅融合,以六堡河為主線,以茶、泉、林為核心元素進行河道整治和美化,打造茶船古道旅遊帶;建設六堡盤龍茶文化博覽園,打造集茶文化休閒、茶韻養生、健康度假為一體的特色茶文化産業園;以六堡茶和芳香八角文化為特色,開發六堡山坪養生度假和瑤族鄉村風情遊;落地發展六堡鎮塘平村黑石山鄉村振興項目,將流水潺潺、綠樹成蔭、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時代畫卷呈現在遊客面前。梧州市通過多元化的旅遊資源開發,將茶船古道再次帶進大眾視野。古老茶道過去作為商業資源吸引海內外客商,今日發揮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

因茶而強——品牌鑄造之路

西有茶馬古道,東有茶船古道。六堡鎮地處崇山峻嶺之中,古時道路崎嶇難行,為了更方便地將六堡茶轉運,只能通過水路運輸。以六堡鎮合口碼頭為起點,經過六堡河、東安江、賀江、西江的數百公里航道,連接廣西、廣東,再經由海上絲綢之路與南洋諸國建立聯繫。通過這條“茶船古道”,六堡茶逐漸走出深山,越洋過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蒼梧縣委副書記馬士成向媒體介紹,“當年大量華南地區華工進入南洋各地,來自故土、具有消暑化濕、養胃功能且可以長期存放的六堡茶,成了華工們的日常必備,之後逐漸引領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的飲茶風尚。”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六堡茶不再完全依託水路運輸走向世界,“茶船古道”的船運功能逐漸隱沒,取而代之是其無形資産的價值沉澱。

六堡茶城中以“茶船古道”為主題的場景設計 (中國網 楊俊康 攝)

“茶船古道”上的船商雖已成為過去,但今天依靠品牌化、産業化、專業化運營的六堡茶正踏著高品質發展的步伐再次走進大眾視野。2011年,“六堡茶”獲得原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014年7月,六堡茶傳統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梧州六堡茶”被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批准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成功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第二批保護産品名錄;2021年,六堡茶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獲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批准籌建。

六堡茶發展史展示 (中國網 楊俊康 攝)

截至目前,梧州市擁有SC食品生産許可證茶企119家,其中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中華老字號”2個,“廣西老字號”3個,涉茶産業市場主體5711家。梧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泛開展商標行政指導工作,一方面幫助“六堡茶”企業用活商標,對已註冊商標“三鶴”等企業積極指導其申報馳名商標,發揮主導産業的商標集群效應,不斷擴大全市註冊商標擁有率,指導海外商標註冊,提升六堡茶産業的市場競爭力,擴大“梧州六堡茶”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嚴厲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深入企業積極溝通聯繫、了解需求,依託商標執法區域協作平臺開展保護商標專用權的合作,加強資訊互通共用,加大打擊侵權假冒偽劣力度,加大對本市“六堡茶”商標專用權扶持與保護力度。同時,該局在國家級和區級媒體加強品牌塑造和形象宣傳,充分利用東盟博覽會、茶博會、商標節等重要平臺對六堡茶品牌進行包裝宣傳。

梧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政策激勵、市場引導,幫扶六堡茶企業通過創建品質認證品牌創收增效,提升企業及品牌的競爭力。(受訪者 供圖)

六堡茶有形的實體生産與無形的品牌運營同步實現了飛躍。據了解,梧州市場監管(智慧財産權)系統持續開展智慧財産權全方位服務,助推當地六堡茶産業實現了高品質發展。2023年,“梧州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44.03億元,居廣西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第一位,進入品牌價值全國前20位,被評為2023年最具品牌發展力的三大品牌之一。4個梧州六堡茶企業品牌上榜2023年中國茶葉企業産品品牌價值全國前100位,包攬廣西前3名。在六堡茶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建設的強力帶動下,全市茶葉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69戶,200多個行政村入股六堡茶産業,帶動從業人數5萬多人,受益村民約24萬人;覆蓋助力脫貧村91個,受益脫貧約3.5萬人,帶動茶農平均年增收3000元,六堡茶核心區內茶農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縣平均水準提高39%。

【記者後記】

茶葉、茶人、茶船、茶城……六堡茶從歷史中孕育出馥鬱香氣,也帶來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鄉村振興的共富良機。梧州市持續推動六堡茶産業高品質發展,昔日的“茶船古道”逐漸探索出了一條以茶助增收、以茶促振興,高品質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徑。記者在六堡茶城內看到,“無非”六堡茶非遺文化展示中心墻上寫著這樣一段話:“堅守六堡非遺匠心,賦能鄉村建設。梧州六堡茶將文化非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在傳承人的帶領下,讓農民真正分享到茶産業發展收益,助力實現共同富裕。”以心傳心,以情動情,以茶惠民,以茶富民——這或許就是歷史名茶六堡茶歷久彌新的生機要義。

“無非”六堡茶非遺文化展示中心一角 (中國網 楊俊康 攝)


通訊員:陸燕 梁桑桑

鳴謝及部分材料提供:梧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梧州廣播電視臺、梧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