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福建:文創點亮鄉村

發佈時間:2024-01-04 09:22:47 | 來源:福建日報 | 作者:謝艷荔 | 責任編輯:楊俊康

屏南縣熙嶺鄉四坪村的柿子紅了。(湯明珠攝)

每逢週末,漳州市東山縣樟塘鎮南埔村“謝謝裏”樂村居內就會聚集一批青年創客、文藝愛好者。(資料圖片)

在平潭君山鎮北港村,“風中旅行”文創團隊在表演原創歌曲。(林君斌攝)

鄉村文明承載著我們這個民族歷史的記憶、文化的鄉愁。據統計,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5%,福建更是達到72%以上。許多人離開鄉村進入城市,他們離自己的故鄉可能很遠,但是每一個不同的鄉村都是他們抵達精神原鄉的途徑。

或妖嬈或剛毅或遺世獨立,在藍天、古屋、流水、長廊的映襯下,屏南縣熙嶺鄉四坪村成片火紅的柿子樹一掃冬日肅殺,成了寒冬裏最溫暖的風景,引來眾多遊客。據熙嶺鄉統計,旅遊最高峰時單日車次達8000輛左右,人數3萬人以上。可以説,“我在屏南有喜柿”創意活動點亮了四坪村。

像四坪村一樣,福建的許多鄉村被文創點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

用文化喚醒鄉土意識

曾幾何時,不少鄉村給人的印象就是凋敝和頹敗,村莊“空心化”日益嚴重,偌大的村子只有老人留守,空置的房子有的已經傾圮,雜草叢生。村民們自己都嫌棄家園,能搬的都搬到新房去了,或者進城了。

有人説,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可在藝術家眼裏,這些田野、老屋可都是寶貝。在廈門黃厝村,藝術家看上了這裡的鄉間、田野、古厝、古窯址,他們覺得這裡的農耕文化保留得特別好。呼朋引伴,他們來村裏開工作室,把黃厝打造成藝術家的聚落。現在有各門類的32家文創工作室入駐,修繕了數十座古厝,還建了公共藝術空間鄉村藝術館。村中散佈的邊角地、古厝殘壁,也被打造成流動的微型藝術館。當地村民震驚了,在他們眼裏的“廢物”可以這麼用,這麼美。

藝術工作者在用行動逐步引導村民重新發現鄉土之美,潛移默化地影響村民的審美感知力。

在當前以城市為中心的話語體系中,本應豐富多元的鄉村正變得衰敗落後或者“千村一面”。藝術家進鄉村,讓村民對自己生活與熟悉的村莊進行再認識,重新感知併發現故鄉之美,重新認識鄉村的文化價值,特別是挖掘鄉村文化的審美價值、歷史價值、情感價值與生態價值,重新建立人與鄉村的聯繫,讓人與歷史、人與村莊産生強烈共鳴,發生碰撞,從而“喚醒”鄉村。

南宋時,建陽是全國三大刻書中心之一,書坊村人歷史上曾經“以刀為鋤、以版為田”。如今,書坊村深入挖掘文化基因,打造了“墨色建本文化街區”——康寧古街,並建起了建本蠟像動態展示館。古街改造好以後,將原本分散的文旅資源有機融合起來,眾多遊客和研學團隊紛至遝來,還衍生出古書籍、小人書、裝飾畫等建本文創作品。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楊貴慶認為,一個具有歷史人文積澱的村莊,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精準把握其“文化穴”,而所謂“文化穴”,是最能體現一個村莊歷史人文特色並可賦予創新價值的場所空間。

找準“文化穴”,既是找到每個村子自己的文化底蘊,更是尋找到村民的文化認同點,從而在情感價值上實現回歸。

永泰縣嵩口鎮的改造煥新遵循“二八法則”:20%啟用新東西,80%借助已有資源,用最小預算、最小破壞針灸式改造活化古鎮,從既有村落和日常生活中挖掘傳統的生活方式、審美理念,留住“嵩口人自己的古鎮”,實現與現代生活重新對話。

嵩口鎮鶴形路是很有特色的一條路,這條路上有鄭氏家族的龍口祖厝。古鎮的煥新也凝聚起鄭氏族人的心,他們募資修葺了龍口祖厝,坍塌的幾間房被改造成一個大空間,變成族內新的公共活動和議事場所。愛家的情懷在這裡開花。

古村的保護活化不僅是物理層面的房屋修復,還要恢復村民的家園意識和文化自信。以新的視野發現、以藝術的手段挖掘這些破敗古村的價值,通過由表及裏的文化賦能和持久深入的融合互動,讓村民收穫自信,讓日益邊緣化的村莊重建文明復興的“優勢”。

用創意激活鄉村經濟

“我在屏南有喜柿”等一系列活動像冬天裏的一把火,把本是淡季的屏南冬季旅遊帶紅火了。柿子年年有,為什麼在這個冬季火了?

屏南縣熙嶺鄉四坪村現有柿子樹1600多棵,産量豐富,然而,有不少樹木因無人打理,自生自滅,有的在核心區的柿子又被樹主摘掉,讓遊客無景可賞,造成資源的閒置浪費。

2023年鄉里國企出資3萬元,把柿子樹從村民手裏流轉過來,讓村民不要摘,給大家當作景觀來欣賞、來拍照、來認養,還能做成文創産品。這樣,柿子就從傳統的“一産”變成了“多産”,既可實現三産帶一産,還可與文創聯動,延伸出“屏南喜柿”等創意産業,身價倍增。

這是一個創新的思路和改革,把生態資源轉化成了優質資源。鄉里國企出資入股,村裏的合作社、新老村民以“共創共治共用”的方式進行可持續運營,多元主體形成利益共同體,激發村莊內生動力,打造“強村富民”的實踐主體與組織基礎。

泰寧縣上青鄉崇際村是又一個把美好生態、古老傳統變現的典型案例。村莊保留著大量原生態的橋廊亭閣,還有上青古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正是寫生創作的好去處。

2023年11月到12月間,短短一個月,小小的崇際村來了三批寫生團隊,多的有200余人,有的一住半個多月。這些人的到來也帶動了村裏的民宿、餐飲、特産及人手的需求。泰寧的文旅業發展得比較成熟,現在需要更多觀光旅遊之外的增量,寫生業態能留得住人,能産生消費,寫生作品還能宣傳泰寧,一舉三得。這裡成為許多美術院校的寫生基地,目前來泰寧的師生穩定在一年5萬餘人次。

在地文化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資源,對鄉村經濟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它可以提供素材、創造業態、塑造品牌。只有對當地歷史的探索和尊重,對特色文化的深入理解,古老的鄉村才有可能跨過歷史的鴻溝與現代生活雙向奔赴。如果再加上數字技術的賦能,那鄉村就有望插上振興的翅膀。

2015年,雷希穎在家鄉政和縣推出“大話熹遊文化IP”項目。在這個朱子文脈綿延相承的地方,“大話熹遊”團隊探索出了一種“網際網路+本土文化”賦能地方發展新模式。

項目運營至今,已創作超2000幅IP衍生作品。先後推出了《茶》《禮》《節氣》等100余部動畫短片,同時還打造了60余種100餘款涵蓋茶、酒、竹、瓷等地方特産的文創産品。

雷希穎深諳流量對於鄉村的意義:網際網路時代,流量既是一種全新的資源,更是一種有效挖掘鄉村資源的手段。文化IP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更具傳播性。他們挖掘並結合不同村莊的文化內涵,搭建從點到面的IP矩陣聯動平臺,讓網路流量轉化為村落“留量”。

當今有的鄉村在完成硬體設施改造後,急於引流、急於創收,但卻常常陷入事與願違的尷尬境地。其實鄉村發展要個性化,僅僅創收是不夠的,如果能以藝術介入,再加上産業引導、空間改造,因地制宜保護和發展好在地文化,讓傳統文化得到再生的機會,才能實現鄉村産業的永續經營。

用共創重建和美村莊

大約10年前,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還是一個凋敝、衰敗的村莊,全村僅余百人留守,而四坪村最少的時候只有18個人常住。

轉變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藝術家林正碌、程美信來到屏南,開始了他們的鄉村建設美育工作。農民拿鋤頭的手也拿起了畫筆,“人人都是藝術家”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前來體驗藝術創作、感受鄉村古韻,有的人選擇留了下來。

然後政府開始有所動作。屏南縣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在全省率先為“新村民”頒發居住證,為試點村的“新村民”增設村民委員會專崗和村民代表席位等,積極引導“新村民”與“老村民”深度融合,並讓“新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管理,增強其歸屬感和幸福感,營造出有情懷有溫度的新型鄉村社區。

從2015年至今,屏南縣已在龍潭、四坪、漈下、廈地、前汾溪、前洋等10多個傳統村落開展形式多樣的鄉村文創與藝術鄉建,呈現“人來、村活、業興、文盛”新氣象。龍潭村常住人口已突破千人,各種業態日益興旺。

“青山雲霧一重重,雨廊長長似臥虹,土墻黛瓦新顏煥,柿柿如意挂朱紅……”這首《雲四坪》是四坪村的村歌,是2021年北京的愛故鄉團隊與當地新老村民深度融合後集體創作的,描繪的都是當地的風景和故事,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和爭執中逐漸成形。

村歌的創作過程被稱為“歌聲中的群眾路線”,“共創”是其中最大的特點。村歌的集體創作過程就是凝聚人心和淳化民風的過程。

四坪村還是全國首個“四民”村莊。所謂的“四民”是指:老村民、新村民、榮譽村民和“雲村民”。其中,“雲村民”指雖未在鄉村生活,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鄉村發展的人。那些認養了“喜柿”或認購了《雲四坪》數字産品的人也成為“雲村民”。多元群體的有效參與,讓更多的資源集中在四坪。

在鄉村發展的“三要素”錢、地、人中,人是關鍵一環,村莊發展需要多方合力。福建大力推進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吸引了許多台灣團隊加入鄉建鄉創的隊伍。

廈門海滄區就活躍著這樣一群臺青。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佩珍在海滄做鄉村、社區改造工作10年了。她和院前社的村民一起規劃、改造院前社。她説服村裏“整日遊手好閒”的青年一起動手讓村莊變得更好。在李佩珍的帶領下,他們依靠自己的付出改變了村莊的面貌,也轉變了自己。

在李佩珍的鼓勵下,一批“80後”“90後”臺青在赤土社進行鄉村改造。他們的工作從入戶調查、溝通交流開始。臺青們持續通過修繕書院、組建腰鼓隊等活動加強與村民之間的聯繫,幫助村民“走出小家、共建大家”。

這批年輕人紮根海滄村社,他們在這裡安家,把父母親人也接來,他們在鄉野追夢築夢圓夢,他們在鄉村振興中見證兩岸融合,點亮鄉村的同時也點亮了自己的人生。

鄉村文創背後的觀念轉變

民間歷來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説法,體現了古人對鄉村教育和文化傳承的重視。

近些年,一些鄉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這威脅到了鄉土文明的延續,進而可能導致傳統鄉村價值和家園意識的雙重“失守”。

可喜的是,在“城市化”浪潮下,“逆城市化”流也在涌動,吸引更多資源回流鄉村,讓古村再次煥發生機成為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鄉村文創成為連接城鄉的有效媒介,也是文化振興的有效手段和主要內容。

文化振興在推進中也面臨一些難題,如村民參與度不高,傳承創新能力不足,文旅産業無中生有不接地氣,沒有特色産品留不住人,文化供需錯配,各地“千村一面”等等。

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潘家恩教授從事鄉村建設研究和實踐20多年,對鄉村文化振興問題有著深入的思考。他認為這些問題的背後,有更根本的觀念問題需要轉變。

第一,文化振興不僅僅是硬體問題。新農村建設到現在20多年了,很多村莊硬體建設有長足進步,但是精神生活卻沒跟上,沒有公共的文化空間、共同的鄉村活動,各地的文化特色待挖掘、民俗活動待重振、農民的審美意識待喚醒、文化自信待重建。

第二,不僅僅是生産問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從“美麗鄉村”到“和美鄉村”,從提法的變化可以看出,鄉村建設更加強調全面,強調整體,要求要“由表及裏,形神兼備”。鄉村不應該只是滿足城市的生産基地,它同樣也可以是高品質生活的目的地。

第三,不僅僅是農民問題。“越來越多的實踐正努力探索著:為主動下鄉開扇門,為在地建鄉搭平臺,為被動返鄉留條路。”潘家恩認為,要外發促內生、內聯促外連,本地人、外地人,農民、幹部都要動起來。這裡面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人口。今天鄉村中的人越來越少了,怎麼解決讓人回流的問題?第二個是人才。要秉持“實用即人才”理念,打破體制壁壘,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同時發掘農村中在地人才。第三個是人氣。很多地方硬體修得很好,卻發現引不來人,或者“有人流沒有現金流”“只打卡不刷卡”。

第四,不僅僅是鄉村問題。鄉村振興不能就鄉村談鄉村,一定要站在城鄉融合的角度來看鄉村振興。從“鄉土”到“城鄉”是一個重要轉型。隨著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條件改進、移動網際網路和數字技術在鄉村全面普及,城鄉在硬體上的差距逐漸縮小,鄉村的價值就凸顯出來。鄉村振興,文化同行。鄉村不再是人們要逃離的地方,鄉村也可以有高品質的生活。

2023年2月,省住建廳印發《關於以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為抓手助力鄉村振興和兩岸融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服務本地村民為中心,兼顧城鄉融合,探索鄉村振興新路。

省住建廳村鎮建設處原處長王德福認為,這個指導思想明確了當前鄉建鄉創工作的核心,推動人們去轉變觀念。以服務本地村民為中心,就是要首先滿足當地村民的需求和期待,而不是僅僅為遊客服務。比如建設長者食堂、圖書館等公共空間可以滿足當地不同人群的需求;建設觀景空間小汀步、小平臺等,當地人可進入、可享有;建設産業空間,開發特色農産品、小吃,當地人可購買、可增收;打造特色人文空間,當地人有共鳴、有感動。所有這些,當地人都可用、可享、可玩、可吃,同時也能夠服務外來的遊客。農村新的生活方式建立起來後,本地的村民樂於回歸,城裏人也樂於來到鄉間品味別樣的生活,達到城鄉共用,促進城鄉融合。(記者謝艷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