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巧暉:挖掘中華民族文學形象與文化符號
發佈時間:2023-06-08 16:27:40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文脈尋蹤】挖掘中華民族文學形象與文化符號
——內蒙古豐富文學資源的利用與轉化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毛巧暉
內蒙古自古就是多民族生活的區域,從口頭文學到民間文學內容多樣、文類繁多。
從眾所週知的《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到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昭君出塞,都表現出了內蒙古這片土地文學、文化、文明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樣態與特徵。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古代民族在中華古代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印記。當代文學發展中,也有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達斡爾族女作家薩娜《你臉上的刀疤》、鄂溫克族作家烏熱爾圖《七叉犄角的公鹿》等作品。史詩《格斯爾》《江格爾》,胡仁烏力格爾、民間故事、民歌及漢族和蒙古族民間文藝交融的漫瀚調、二人臺等,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豐富的文藝資源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我們更好地發揮其在中華文化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中的作用。
此次參與“中華文明在內蒙古”走進呼和浩特網路主題活動,令我感觸頗深的,是在昭君博物院中體悟到的昭君文化。
昭君博物院內陳列了大量的昭君圖像,以及從古代變文、戲曲到現當代的舞臺劇、影視劇中的昭君故事。在青冢的碑文及各類推介中,我們也看到生活在青冢附近的百姓,依然傳頌著多彩的昭君故事。從博物院昭君文化的展陳到青冢,我們能感知到昭君豐富的文化形象及逐步從和親敘事到成為中華民族文學史上亮點的歷程,也能感知到從文人騷客到普通民眾都津津樂道的昭君畫像、宮廷匠師毛延壽、女性婚姻選擇、女性參與政事等新女性形象塑造,以及昭君敘事與人物形象在不同時代的創新與轉化。
另外,從古代開始,昭君的形象就在東亞一帶傳播,尤其是日本,大量詩詞和曲藝中都有昭君故事。近年來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在泰國、美國、加拿大等地巡演中頗受歡迎,這既是跨文化傳播的嘗試,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方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昭君形象與昭君文化符號都有進一步拓展與提煉的空間,一來從古代就有較好的文藝基礎和文化傳播,二來則是文藝樣態多元,從詩詞、小説、曲藝、變文、歌舞劇到民間故事、傳説。當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歷史上和當代的文藝創作及民眾所演繹的敘事,推廣昭君所兼具的“顯性敘事(形象)”民族交融和隱性敘事(形象)中國女性的家國情懷。
另一處引起我關注的,則是清水河縣老牛灣長城與黃河“握手”地,除了感概中華民族兩大文化標誌長城與黃河交匯而成的壯麗景觀外,更吸引我的是當地流傳的元好問“雁丘詞”的故事。
當地民眾代代相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秀才上京趕考,偶遇大雁因伴侶死亡而自盡,秀才便將其埋葬並寫下一首“雁丘詞”。當地民眾可能並不十分了解元好問,但他們將上面的故事娓娓道來時,元好問便與那位秀才穿越時空“相遇”了。我們看到老百姓自己講述“文學”的方式,也看到了他們獨特的文化記憶。
長城內外共用著“雁丘”的故事,無論“汾水之上”還是黃河岸邊都流傳著元好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的感嘆。只是,這聲感嘆在老百姓樸素地文學講述中,被凝練成了更加清晰的符號:“秀才”“大雁”“忠貞”。
無論是昭君文化還是老牛灣的雁丘故事,都啟迪著我們如何更好地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文學講述或傳播,要考慮接收者的情感與審美,我們需要更好地提煉文化形象、故事情節,更好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學在世界舞臺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