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産業分析
  > 産業分析

國潮,讓傳統文化煥發新光彩

發佈時間:2023-05-06 17:36:43 | 來源:今日中國 | 作者:張 霄 | 責任編輯:楊俊康

  觀看陽光芳菲劇場親子國粹互動劇《大聖歸來》,欣賞鷹山百花綻放的花谷、瀏覽各式各樣的國潮文化活動……在北京園博園首屆國潮藝術節上,市民與遊客們享受了一場傳統與現代共融的國潮文化盛宴。近幾年,隨著“國潮”興起,中國文化符號、中華美學精神、傳統技藝、製造業與文化産業越發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不僅引領著一種消費和時尚潮流,也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讓傳統文化煥發出全新光彩。

  探索文化新表達

  就在清明節期間,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福州,文創旅遊年貨節

  從演繹女子群舞遇上蘇州古典園林的《最美人間四月天》,到靈感來源於《詩經》中《野有蔓草》的《洛水伊人》;從以新疆哈密木卡姆為創作素材,將唐代名畫《搗練圖》融入其中的《伊州長歌》,到講述一個“清明穿越古畫世界”奇妙故事的《早春奇遇》……《清明奇妙遊》作為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2023季的開篇,繼續以多元的文化元素,延續著國潮風的唯美風格,再次帶給觀眾一場東方審美視覺盛宴,也探索著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的新表達方式。

  “在做節目的過程中,我們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作品把這種情感傳達給觀眾,讓大家跟著我們一起暢遊。”正如節目總導演路紅莉所言,隨著《唐宮夜宴》“出圈”而火起來的“中國節日”系列迎來了第三個年頭,這期間不僅推出了“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洛神水賦》、“風吹仙袂驚鴻舞,氣勢磅薄壯九州”的《龍門金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辭青》、“共美重陽節,俱懷落帽歡”的《登高抒懷》等充分汲取中華民族文化養分和偉大智慧,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文化精品節目,更是收穫了“中國外交天團”的一次次點讚推薦,讓國潮“火”到了全世界。

  除此之外,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熱播之後,還帶動了河南省博物院的文創産品成為“網紅”,“考古盲盒”“豫博網紅咖啡”“錢幣巧克力”等文創産品火遍全網。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説,國潮涌動彰顯文化自信,傳統文化更需現代表達。而《洛神水賦》演員何灝浩也相信,隨著更多中國傳統文化作品通過新奇、有趣的形式逐步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一定會被更多人認可。

  其實近年來,“國潮”與綜藝的跨媒介創作已成公認的流量密碼之一,文化類綜藝呈現井噴之勢。《國家寶藏》《故事裏的中國》《上新了故宮》《萬里走單騎》《舞千年》等等現象級綜藝也都在持續收穫好評。傳統文化通過“國潮”的全新演繹,儼然成為中華兒女傳承優秀文化、外國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為傳統文化帶來更多活力。

  搭建傳播新舞臺

  “有500人來看就夠了。”

  “應該能有1000人。要是沒有,我請您吃飯。”

  這樣的一段對話,發生在抖音賬號“長沙花鼓戲”的第一次直播現場。回憶起這段故事,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主任王勇這樣説:“誰也説不好我們的第一次抖音直播效果會如何。”


中國國際焙烤展,參加評比的中式糕點、月餅、桃酥、桃花酥

  不過開播不久就涌入直播間的觀眾為他們打了一劑“強心針”—500、1000……直播間觀看人數不斷攀升、翻倍,最終總觀看人數達到了350萬。“長沙花鼓戲”火了,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也因此出了圈。

  其實,王勇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花鼓戲團裏的“95後”姑娘陳雨晴,是在抖音上有40萬粉絲的“花鼓戲一東”,她的一段以雙手夾著四個小瓷杯,指尖微動,杯子就像鈴鐺一樣響動不停的特色表演《採茶調》,就有著15.7萬點讚。

  傳統非遺文化與新型短視頻平臺的碰撞,讓非遺搭上了國潮的快車。據抖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非遺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上國家級非遺項目相關視頻播放總數達3726億,獲讚總數為94億。過去一年,抖音非遺項目直播場次同比增長642%,非遺創作者平均每天直播1617場,獲得直播打賞的非遺主播人數同比增長427%;打賞金額同比增長533%,許多非遺創作者在抖音找到新舞臺。

  其實,中國非遺資源極其豐富,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龐大。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隨著傳統非遺與現代國潮相嫁接,更多來自民間的非遺傳承人,主動走到了聚光燈下,他們自信地展示非遺絕活、講述非遺故事、介紹傳承經驗,擁抱傳統文化傳播的新舞臺。

  創造發展新機遇

  “為了這層層酥皮,餡料填進面球子,8秒必須離手,多在手上待幾秒,烤出來都達不到那‘簌簌落雪’的酥,這是機械化生産做不出的老味道。”一枚棗泥卷是怎麼做成的?跟隨著祥禾餑餑鋪第三代傳承人張秀晨奶奶,體驗從酥皮、包餡兒、塑形到烤制的過程,讓我們仿佛走進了中國傳統糕點的香甜世界,體驗了一把國潮點心的魅力。

  “糕點是文化的味覺載體,祥禾餑餑鋪做點心,往大了説,做的也是中國文化的美育。但如何讓‘好吃的點心’走入千家萬戶,抖音電商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寶貴的機會。”據祥禾餑餑鋪第四代傳承人楊明介紹,自2021年1月祥禾餑餑鋪開啟電商帶貨,目前“祥禾餑餑鋪官方旗艦店”在抖音電商已售出超210萬件商品,一個季度相當於過去一年的銷售量級。


舞劇《五星出東方》

  還有許多和祥禾餑餑鋪一樣的非遺傳承人和老手藝,在電商帶貨的新機遇下,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的國潮商品:在抖音首屆“文創年貨節博物館裏過新年”活動中,抖音電商平臺上博物館文創産品銷量環比上月增長644%;在“抖音818發現好物節”開闢的“奇遇匠心”專區,非遺好物、圖書、農特産等商品,給手藝人、圖書達人、新農人和國貨老字號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間,專區的商品銷量同比增長301%;在抖音電商在平臺內舉辦的“非遺購物節”活動中,“守藝非遺”社會價值專區攜手非遺傳承人及傳統手藝人,通過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助力非遺技藝傳承和非遺商品售賣,讓非遺好物走進大眾生活……其實,正是因為這些非遺産品及融入非遺元素的商品,自帶“文化含量”,才成為了消費者眼中值得擁有的潮品。

  國潮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嶄新的機遇,為非遺架起了一座通往生活的橋梁。而讓非遺融入尋常百姓的煙火生活,是保護傳承非遺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