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資訊
  > 智庫資訊

北大學緣實錄|陳平原:從精神,到故事,到人物,到學緣

發佈時間:2023-05-05 11:44:42 | 來源:中國網文創 | 作者:“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 | 責任編輯:楊俊康

【編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出版社合辦的“‘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暨《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從2018年開始已舉辦5期“傳承”系列講述活動,這場新書發佈會同時也是“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群賢畢至,到場嘉賓感念著書中出現的那些在中國學術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們,也講述著自己在問學傳道路上的求索與收穫。中國網獲授權刊發部分與會嘉賓發言實錄。本文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活動上的部分發言內容,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定。


主持人(渠敬東):

陳平原老師是學脈的研究者,並且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者和學生。陳老師在多個方面對這個話題有著特別的體會,我們也非常想聽聽陳平原老師的講話。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活動中發言。(活動方供圖)


陳平原:

昨天晚上我才回來,沒有時間事前看這本書,現在看了之後也想祝賀出版社。大學的任務由王博來講,文研院的事由敬東來講,作者由袁明講,剩下留給我的位置就是讀者。40年走過來,看著出版社步步走來,《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只是北大出版社關於北大的精神、故事、人物、傳統、學養的一個最新成果,應該把這條路一直梳理下來。很可惜我還沒有機會參加演講,以後大概會輪到我,在前面五次演講的嘉賓裏面,樂黛雲老師、張鳴老師、洪子誠老師、戴錦華老師都比我合適。我始終覺得大學裏最重要的是本科生,我是博士生在北大讀的,所以我常説中大是我的母校,北大也是我的母校,但相對來説一個本科生對大學的感情超過博士生。我來的時候就是跟著導師,雖然和林庚老師等老先生已經很熟悉,但是和張鳴老師那樣聽了北大多年課的學生不一樣。我來的時候已經成熟了。80年代曾經有一個採訪集,有人説自己到了北大如何徘徊,覺得自己是從外面來的,不自信。夏曉虹看了以後説根本沒有,她一進來就覺得北大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覺得,對於大學來説,有決定性意義的是本科生,請他們來講比我合適;當然如果將來本科生都請過了,輪到博士生,我也可以來,那時候我估計也能講出來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只不過我講的可能跟北大本科生眼中的大學不一樣,我來北大時已經有自己的主觀看法和立場,以此來審視北大,北大是什麼樣子,北大的教師是什麼樣子,我心裏面可能有另外一個説法。等到將來,現在的激情過去,需要比較冷靜反省思考的時候,我再登場更合適。

第二個話題我想説的是,之所以把《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作為有關北大的系列讀物而非獨立書籍來看待,是因為北大自從出版社恢復建制以後一直在做這個事情。1988年北大出版了《精神的魅力》,這是一個徵集來的稿子。我後來説可以把《精神的魅力》定位為90年代以後大學故事的起點。當時是1988年,北大還有十年就百年校慶了,所以當時請了好多人,有老先生,像季羨林先生,最年輕的作者則是大學本科生。若干年後,這些當年的大學生的文章依舊能夠激發青少年學生對北京大學的嚮往。我覺得1988年《精神的魅力》日後還會有二、三,不斷出下去。

而後便是從《精神的魅力》走到《老北大的故事》。北大校慶一百週年的時候,我編過一本書《北大舊事》,寫過一本書《老北大的故事》,就是從大學精神走向大學故事,因為有不只一個朋友,尤其是國外朋友,説你們北大太誇張了,動不動説北大精神,以後每個大學都有精神,那個精神怎麼界定呢?沒有聽説講哈佛精神、耶魯精神的,但是我們中國很多大學都提出自己的口號,那麼每個大學的精神是多大?是傳統、學養、學脈,還是一種相對寬泛的精神?所以百週年校慶的時候希望落實到人物和故事。

不僅是講大學的故事,此後的十年,我在北大出過好幾本書,其中有一本是《筒子樓的故事》。我們中文系出過有關55級的《開花或不開花的年代》,《文學七七級的北大歲月》……從那個時候開始,北大的特點是一代代老師和學生會不斷借此來強調學統、學脈。到中文系一百週年係慶的時候我們出了很多書,《我們的學友》《我們的精神》《我們的五院》《我們的青春》《我們的詩文》,我們知道哲學系、歷史系在係慶中也大量做這類的圖書,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學術傳統和精神脈絡是這所大學很重要的特點,而很多書籍是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我們從精神走向故事,走向係事,走向學緣,好處是越來越實。相對來説精神是比較虛的,從精神,到故事,到人物,到學緣,好處就是我們越來越實在,通過人際關係、師生的互動來體現精神的傳承。這也是80年代至今政治經濟發展的結果。80年代的青春勃發、理想主義,逐漸成為一種學緣。今天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從“精神的魅力”走向“北大學緣”,既是一種深入,也是一種極限,所以我希望談學緣的同時,還記得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人物故事背後傳統的精神。下一回有機會應該開一個座談會,把北大所有的關於人文學科的,從制度到故事,到人物,到精神,到學緣,我們再一起討論,做成一個專題性、學術性的討論會。我們都是走出校園的人,做北大校史時有一個感覺,在校生對學校都是批評的,畢業生對學校都是懷念的,我們懷念是懷念我們的青春,某種意義上在這裡溢美之詞會多,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天既能懷念我們的學校,懷念我們的老師,懷念我們的青春,同時能夠用冷靜的眼光審視我們走過來的道路,還有我們可能走向哪,如此會更有思想深度,更值得做學術性的思考。

謝謝大家!

(本文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