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緣實錄|王博:在北大發現自己,發現學問的價值
發佈時間:2023-05-05 11:01:17 | 來源:中國網文創 | 作者:“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 | 責任編輯:楊俊康【編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出版社合辦的“‘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暨《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從2018年開始已舉辦5期“傳承”系列講述活動,這場新書發佈會同時也是“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群賢畢至,到場嘉賓感念著書中出現的那些在中國學術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們,也講述著自己在問學傳道路上的求索與收穫。中國網獲授權刊發部分與會嘉賓發言實錄。本文是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在活動上的部分致辭摘選,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定。
主持人(渠敬東):
我們還記得七年前大概也是這個時候,王博校長找到我跟鄧老師,在院子裏聊文研院怎麼辦,因為文研院那時候還沒有正式成立。我也清楚記得王博老師説:“就辦出北大學者的樣子。”今天,七年以後,我們也一直努力在做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對於傳承,王博校長的理解是最深的,現在請王老師講一講。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在活動中發言。 (活動方供圖)
王博:
謝謝敬東,每次來到二院都覺得很親切,很溫馨,也很開心,今天更是如此。尊敬的袁明老師、小南老師、平原老師、張鳴老師,在場的各位師生和學術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在北大文研院以討論北大傳承的方式,以《傳承》新書的發佈作為獻禮,共同迎接北大125週年校慶的到來。北大出版社夏書記、傳波總編帶領團隊來到二院,小南老師、敬東老師帶領文研院團隊精心準備,學校社科部、宣傳部、校友辦公室、校友基金會、招生辦、融媒體中心等各部門老師齊聚一堂,我特別感慨,也特別感動。
“傳承”系列活動是文研院的特色活動之一,從2018年4月第一期開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五期,一共邀請了26位北大學人分享他們的北大故事。剛才看的視頻,每位學人都會有很不一樣的感情。這裡面很多都是我們的師長;也有我印象裏比較年輕,但已經不那麼年輕,肩負重任的中堅;還有剛走上講臺沒幾年的年輕人。我在現場參加了第一期“傳承”活動,至今還歷歷在目,我很喜歡這個主題,也喜歡這個風格,更喜歡現場的氣氛;那種氣氛不是書裏的,而是感通的,我可以看到大家很享受這樣的一種活動。
後面幾期我雖然沒參加,但一直關注,今天拿到了這本書,我也會學習。必須承認包括“傳承”系列講座在內的很多文研院活動,我實在參加不了,但人不在現場,心一直在現場。活動裏,既有知識的傳承、學問的傳承,也有態度的傳承,每個人來到這個園子裏,不管是讀書還是教書,還是做行政工作,都會思考,這個園子裏的人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傳承了什麼,當然我們也要思考給這個園子留下什麼。
莊子有一句話叫“夫道,可傳而不可受”,有些東西可以傳,也可以接受,但有些東西雖然可傳,也許不可以接受,背後有它很深刻的道理在。我們是希望傳承的,我也相信,從根本上來説,在北大這樣一個土壤裏培育的一種精神,讓個人可以發現自己,發現學問的價值。我很喜歡未名湖的名字,“未名”就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給它命名,給它起一個自己喜歡的名字。大學是最能體現傳承的地方,這是歷史和未來的交匯之地,也是已知和未知的交匯之地。
第一次參加“傳承”活動的時候,(程)樂松提到,研究讓人時刻感覺無知的絕望,但是北大的學者能夠不斷發現自己無知的現實,達成內心的和解,對於學問、對於知識的探究才可以保持活潑的精神。我們越是意識到自己無知,才越能接受、傳承,併為我們創造新的知識提供空間。這可能就是大學的意義所在,大學是一個提供無限可能的地方。
我記得第一次“傳承”活動是2018年,當時是北大120週年校慶的前夕,這次活動是125週年校慶的前夕。就像王洪喆老師的題目“問學之路與歸家的人”,在這個時候作為在北大學習生活的人,我們一起回顧我們的問學之路,看看北大的過去和現在,一起探討我們的精神家園應該是什麼樣的,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回顧和傳承關聯著歷史感,真正的歷史感不僅通向過去,更通向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在這個院子裏40年,不敢説有什麼理解,但有些體會:第一,北大人有熱的心,但頭腦是冷的,所以我們講科學,重理性。第二,北大有一個美的校園,更有求真向善的書生,包括我們的老師和同學,他們都致力於成就一個更好的世界,所以既重科技又重人文。第三,北大有厚重的歷史,同時一直追求塑造未來。
在我發言的最後,我想特別感謝鄧小南老師。文研院自2016年成立以來,到今年快七個年頭,鄧老師對文研院傾注了太多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文研院的品格,樹起了文研院的形象。這種品格和形象對於文研院來説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能夠在未來傳承下去,我想鄧老師的心血也值得,不知道鄧老師對此如何感受。文研院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呈現了各種各樣的學者最新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帶動了清新的學風。文研院成為學術界的一股清流,也是學者們的嚮往之地,鄧老師以她的付出和投入向我們説明什麼是北大學脈,什麼是精神傳承,什麼是北大人文。文研院,各位當然知道,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它跟我們的文科學科建設、跟我們大學的精神有密切的關係;我們當然感受到這是一個科技的時代,科技一往無前,但人文卻要瞻前顧後,這也就是人文本身的價值。我的個人理解是,通過文研院這個平臺,我們做到了把文科的聲音讓更多人聽到,把人文的聲音讓更多人聽到,把文化的聲音讓更多人聽到,當然也把學術的聲音讓更多人聽到。特別感謝鄧老師,特別感謝文研院,感謝支援文研院的各個機構、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文研院這個平臺讓我們看到來時的路,找到同行的人,希望文研院能夠把我們自己的精神傳統傳承下去,這對整個北大來説,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謝謝大家!
(本文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