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脈與精神在故事文本的細微處“傳承”不息
發佈時間:2023-04-28 18:14:0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中國網 4月28日訊 (記者楊俊康)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與北京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北大出版社”)合辦的“‘北大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暨《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舉行。北大這座校園中流傳著代代相承的優秀學風,“傳承”對於北大乃至整個學術和教育的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2018年以來,文研院先後舉辦了五期“傳承”系列講述活動,來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同學科的26位北大學人參與其中,講述他們在不同時代與北大的緣分和故事。適逢北京大學125週年校慶之際,文研院將這些講述者的故事整理集結,與北大出版社聯合出版。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文研院院長鄧小南,北大出版社黨委書記夏紅衛、總編輯汲傳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袁明,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張鳴,教育學院教授劉雲杉,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哲學系教授程樂松,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葉少勇,中文系長聘副教授程蘇東,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苗潤博發言,文研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主持。北大出版社副總編輯張鳳珠、社科部副部長王周誼、校友辦副主任趙文莉、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耿姝、融媒體中心副主任羅玲等出席活動。
會議現場
在觀看“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回顧篇)”視頻後,主持人渠敬東老師介紹了本次論壇的主旨:今年適逢北京大學125週年校慶,舉辦本論壇一是表示祝賀,同時也為慶祝文研院與北大出版社合作的第一本書《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出版。他談道,中國人的內涵、品質、學問、成長均來自於“活著的榜樣”。對於學人而言,“先生”正是這樣的榜樣,在人生品德、生活態度、學術良知、時代精神諸方面提供了典範。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
接著,汲傳波老師在致辭仲介紹了北大出版社的宗旨與精品戰略,梳理了《傳承:我們的北大學緣》一書的出版歷程,指出“傳承”系列講述活動與相關圖書的出版將使更多人感受到前輩學人的風采與北大薪火相傳的學術風貌。
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汲傳波
隨後,王博副校長髮表講話,提出“傳承”的對象既包括知識與學問,也包括品格與態度。大學是歷史與未來、已知與未知交匯之所在,是最能體現傳承的地方。對於北大與北大人,他有三點體會:北大人有熱的心與冷的頭腦,故講科學、重理性;北大重科技,亦重人文;北大有厚重的歷史,也一直追求塑造未來。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
接下來,九位學者圍繞“北大學緣與精神傳承”這一話題,分享他們的理解與故事。袁明老師通過與中國傳統士人及西方知識分子的縱橫對比,指出“傳承”的難度與重要意義。一方面,傳承是對傳統的繼承,但傳統必須接受現代的洗禮,這是對中國傳統士人的超越;另一方面,面向世界的時代氣息與厚重內斂的中國人文精神在各個歷史節點激蕩交匯,又是西方知識分子所難以理解的。北大在誕生之初便與中華民族命運息息相關,因此也難逃家國情懷的歷史宿命。今天的北大應調動全部智慧與資源,承擔傳承義務,探索一種人類文明史上的大歷史。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袁明
陳平原老師指出,本科就讀于北大與碩、博期間就讀于北大兩個群體對北大很可能有著不同的理解與感受,這種差異值得關注。他接著分析了北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北大相關圖書主題的歷時性變化,認為存在一個從精神到故事、到科系、到學緣的發展脈絡,總體上討論的話題越來越“實”。不過,在討論學緣時,也不應忘卻背後具體的制度、人物和故事以及寶貴的精神的魅力。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
“課比天大。”在張鳴老師看來,學術先輩不僅有深厚學養,更熱愛教學、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有特別的感召力,為今人樹立了教書育人的榜樣。針對北大的定位,他指出,一流的大學追求品質,二流的大學追求數量,最好的大學追求唯一。北大本身具有唯一精神,這種唯一應當被守護。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鳴
論及傳承,劉雲杉老師首先引述了北大高教所的創所元老汪永銓先生的“五不唯”原則,即“不唯上,不唯書,不唯眾,不唯我,不唯風”;進而又談到了與汪先生同期的王義遒先生對素質教育的關切,以及思考教育改革時實事求是、謙虛謹慎的態度。她也分享了自己對教育的看法,認為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關鍵在於提高學生的抗逆能力。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雲杉
“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周飛舟老師認為,傳承主要靠人,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傳承的內容是一種無形的精神氣質,外人看不見,內人説不清,但只要身在其中便能時刻感受到其存在。學生對老師理想與行動的繼承,事實上達成了一種中國式的“永生”,構成了連續的生命系統。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
程樂松老師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學、任教的心得體悟,認為在燕園中既能找到學問的深度,也能找到視野的廣度,有時還能找到情懷的高度,並時時感受到一種親切的溫度。他認為自身的成長受益於師長的“縱容”,這種“縱容”使得自己獲得“從容”這樣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進一步指出,燕園中的學者共用一個精神係譜,是同一底色的差異化折射。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程樂松
葉少勇老師受業于段晴老師。他深情地追憶了段晴老師對學生的嚴厲與愛護,指出段老師以“拔苗助長”式的教導帶來了一代學人“跨越式”的成長,促使中國的梵文研究從世界範圍內的“後進”變成與西方“共進”,甚至在一些領域中變成“先進”。學科高速發展的背後,是三四代學人的傳承與堅守。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葉少勇
程蘇東老師回憶了“傳承”系列活動靈感的生發過程,又進一步談到了對這一活動新的期待與構想。他認為,目前“傳承”活動關注的主要是以人為中心的學緣傳承,但事實上還有以文本為中心的傳承方式,正如今文經與古文經,實則各有優長。離開了北大的學人,其思想也是北大學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程蘇東
苗潤博老師從自己與劉浦江老師相識、後拜入劉老師門下的經歷談起,指出切實的批評才會帶來真實的傳承,而批評本身是最難傳承的學風。老師對學生的批評,將使學生理解學術研究中的“恒定標準”;而學生對老師的批評,則是推動研究範式轉移、推展人類思考邊界的重要動力。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苗潤博
九位老師講述結束後,鄧小南老師也分享了自己對於學緣與傳承的理解。她指出,“傳承”活動的參與者來自四面八方,匯聚于一處,這是因為學脈本身也有延展性和跨越性。北大始終作為一種氣質與精神存在於當下,滲透于日常的學術生活之中。學人以學脈的延續作為學術生命的準繩;作為北大人,也應以繼承北大精神為己任,不僅僅將傳承作為一種活動,更應作為一種嚴肅的機制與開放性的實踐。文研院為此而建,也將持續為此努力。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鄧小南
最後,夏紅衛老師分享了對於傳承及此次活動的看法。夏老師指出,出版是學術活動的出口和呈現,將使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力量倍增。夏老師進一步談到了未來北大出版社與文研院合作的計劃,將推出更多精品,更好地將北大精神體現出來、傳承下去。
北京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夏紅衛
學術需要創新,創新始於積累。先人的學術追求與品格、知識與理念,為後學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滋養,更為後學樹立了前進的榜樣與標桿。文研院將秉承“涵養學術、激活思想”的初心繼續前行,而圍繞北大學緣展開的故事,也將不斷獲得新的營養、蓬勃生長。傳承系列論壇是北大學緣忠實的記錄者,它見證了不同代際學者間的傳承與突破,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學術生生不息。
參會人員合影
(圖片由活動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