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資訊
  > 智庫資訊

對話范曾: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文藝工作者應作導夫先路的大智大覺者

發佈時間:2022-10-28 10:23:4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中國網10月27日訊(記者詹海濤 楊俊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不僅是一項戰略擘劃,同時是一項實踐命題。在新征程上,如何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為文藝工作者的熱議話題,是亟待回應的時代之問。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就此採訪了著名書畫家、文化學者范曾,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參考。

源頭活水,由仁至誠

中國網記者: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您怎麼理解這一論述的重大意義?

范曾: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歷久彌新的人類瑰寶,是曆盡風霜而不凋的長青之樹。中華民族之所以有自信,首先來源於它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有著敏妙的思維能力和辨析能力,它們來源於東方引為自豪之獨特的感悟力和圓融的歸納法。

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繼承併發揚了中華往哲先賢的學説,對繁榮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不朽,緣于往哲本性的“仁”和“誠”。“禮”“樂”的後面必有“仁”的支撐而為社會所奉行、傚法;而“忠”“恕”的根本則是“誠”的品質使然。孔子之孫子思説,“非誠無物”,正是指人類的“根本善”。其實孔、老之學,皆是進取的大學問,儒家重陽剛之進取,而老子重陰柔之進取。佛家則提供了恒變不居之進取中的覺悟,不追求“著相”,在無形跡之中成為人內心的圭臬。人們在不自覺中的踐行,是最深切理解的結果,它已化為民族性格之中的基因。

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中國網記者:文藝創作根植于文化傳統。對於如何讓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更好融合,您有何思考?

范曾:我們文藝創作要“接地氣”。“大塊噫氣,其名為風。”(《莊子•齊物論》)大自然的呼吸,它的名字從“氣”化作“風”。而偉大國家、偉大民族的呼吸,即是“氣”,也可以叫作“風”,我們稱之為國風、民風,在個體身上就是風容、風格、風度。所以文藝創作,一方面是接人民的“地氣”,另一方面就是要展時代的“新風”。

所謂“地氣”,首先附著于生我、養我、愛我、撫我的中華大地和在這大地上綿延五千年的悠遠歷史,它的治亂興亡,它有著人類文明史上最絢爛的創造,有著“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魯迅語)這些人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在這片土地上支撐著國家的命運。我們所要接的地氣還包涵著亙古以還,延綿不斷的文化積累,四千年沒有死亡的文字和它所承載的智慧、道德和倫理。文字以它獨特的表意性,有別於世界任何文字的表音性,這種表意性的文字不只有自身的象形、會意、形聲、指事、假借、轉注的特色,而且個別字在不同句式中詞性的轉換,聲律上四聲的樂感和韻律上的和諧與激蕩,構成了中華民族詩性語言的美質。我們不妨把人籟、天籟的根植都歸於地籟,我們足下的廣袤的土地向全人類歷史上所播送的交響,是那樣博大、偉岸、雄奇、典麗、雅致。

所謂“新風”,即是將中國古典燦爛的文化發展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需要中國一代代優秀的知識分子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只有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將古典文明“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使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邁進新時代,使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而談到文藝創作的最佳範本、最優題裁,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韌性和蓄積深厚的文化,以及用如椽大筆譜寫歷史華章的“中華脊梁”。中國歷史上所有為分擔祖國的災難和痛苦,同樣分享祖國的光榮和尊嚴的志士仁人,他們內心深處都蘊藏著一曲雄偉的、壯麗的、沉重的、悲愴的浩歌。他們其中有詩人、學者、民族英雄、共産主義戰士,不同的時代和地位,不影響他們同樣走進中華民族仁人的殿堂,走進聖潔無瑕的先賢祠,走進我們文藝創作的筆底墨端。

砥礪奮進,穩健前行

中國網記者:“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對文藝工作者而言,既是期許,也是鞭策。當前文藝創作在實踐層面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范曾:這片眾芳所在的土地上藝術家無可旁貸的使命,是應當走在時代的前列,作導夫先路的大智大覺者。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文藝家們責綦重大,使命光榮。所以,我們要理直氣壯、很自豪地去挖掘、去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我們須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尤其藝術家本人切切記住,心中想著大師便會汲汲以求身外之物。當內心枯涸而猥瑣的時候,高峰會離你更遠。“不爭”是老子哲學的基本命題,記住:“卑且憂國”、“堅勁在磨”、“趨志及遠”、“志堅莫禦”;記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麼,在若干年月之後,你就不再是魁父之丘,而是巍然矗立的太行、王屋。

屈原在《離騷》中有句:“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雲:“仆聞之,修身者,智之符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表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後可托於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藝術家在人生道路上時時記住“禁微則易”“救末者難”;記住“勤儉者成”“奢靡者破”。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在藝術家成長的過程中有彎路的迷失、荊榛的塞路和名利的誘惑。藝術家在攀登高原和走近高峰時,記住“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在知識的攻堅和技巧的磨礪上是不能回避艱難的;記住齊白石的名言:“不分日日夜夜,那怕千難萬難。”惟此,成為大師雖不雲可計日成功,然而在藝術道路上,你已經做到了無愧吾心。人譽之,不必大喜過望;人誹之,不必憂心忡忡。地大而靜,接地氣就得有大地的胸懷。

文藝家還要多讀書、多磨礪,增益其所不能,“學養”指“好學近乎智”,可以積漸成雄;“修養”指化為自身的品格;“修養”蘊蓄而成本能,不待勉為而自為,化為“涵養”。此無它,讀書多、善思索、重實踐耳。王陽明論“知”與“行”不可有稍縱分離,不行之知不是真知,行而不知則陷迷途,在文藝的道路上正是如此。因此,我們文藝創作的實踐過程中更應砥礪奮進,穩健前行,共鑄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