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産業分析

節氣文化何以熱起來

發佈時間:2022-07-08 09:47:42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在被數字科技包圍的當下,如約而至的節氣,提醒著人們去親近自然的美好

7月7日迎來小暑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到來,熱起來的不僅有天氣,還有這一話題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熱度:“微距鏡頭下的小暑有多美”“小暑應如何養生”“敦煌歲時節令之小暑篇”等,都引起了討論。這令人思考:發軔于農耕文明的節氣文化,為何在當下能勃發如此生機活力?

“年年立春後,即被啼鶯佔”“穀雨晴時春晝長,鷓鴣啼處百花香”“夏至禾見秒,晷景中天映”……二十四節氣講述著光陰的故事,以一種既宏大又精微的時間刻度,交融著天文與人文、時間與空間、節氣與節日,細細講述先人對時令、物候變化的觀察與認知,還衍生出繪畫、戲劇、歌舞等豐富視聽藝術,給予人們鮮活的東方美學體驗。

中國人素有親近自然的傳統,感時應物的天性流動於我們的血脈中。在當下的語境中,對節氣文化的關注,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多了螢幕時間的精準顯示,少了對太陽升落的仰觀;有了軟體播報的天氣冷暖,缺了對草木榮枯的俯察。在被數字科技包圍的當下,如約而至的節氣,提醒著人們去親近自然的美好。

活化節氣文化,有著現實的土壤。自2016年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後,與節氣相關的上百種項目,如“九華立春祭”“送大暑船”“苗族趕秋”等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遺擴展項目名錄。時逢穀雨,沿海海祭、中原食椿;恰到冬至,南方偏愛湯圓、北方更喜餃子。節氣與節日的相互碰撞、節氣時間與大地空間的緊密契合,讓節氣文化變得可感知、可觸及,沉澱出形態各異的風俗內容。

節氣文化熱度的持續推高,也緣于對技術的吸納、與時代的交融。攜手沉浸式數字技術光影蹁躚、融入地方民俗文化共情古今、亮相冬奧會開幕式驚艷寰宇……一系列年輕態、沉浸式的視聽産品,積極順應消費場景更新、科技手段迭代趨勢,促成了節氣文化由抽象符號到具象産品的轉變。與節氣相關的視聽産品,一頭連著漂泊的遊子、都市職人,一頭連上神州大地的自然之美、古往今來的詩意之思,給忙碌日子帶來清新的曠野空氣與心靈慰藉。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節氣歌,唱出了時光的流轉,也唱出了這片土地的共同回憶。讓我們感受著節氣,討論著節氣,讓現代生活更貼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