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資訊
  > 智庫資訊

馮驥才:《潮汕觀藝錄》之潮汕厝篇

發佈時間:2021-12-04 14:48:34 | 來源:馮驥才工作室 | 作者:馮驥才 | 責任編輯:楊俊康

辛醜秋深,借順德一文學活動之便,前往潮汕。先前不曾來過潮汕,久聞其文化深厚別樣,今日更知來遲。此間所見所聞,皆堪稱妙稱奇,於是捉筆簡記扼要,若有欲表其詳者,另開篇也。


潮汕厝


從熙公祠的石雕格外精彩

己略黃公祠的木雕尤其精美

三載五瓜十八斗的梁架結構

龍湖古寨裏的方伯第

看過潮汕各處的宅第祠堂,自然會想曾經這些藝湛技精的能工巧匠呢?在經多歲月、物換星移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變了,老房子不再蓋了,自然用不著這些雕梁畫棟的人才。十多年前耿彥波在山西大舉重修古建,就頗覺老工匠的稀缺。現在呢?隨著傳統村落的大批認定(現在已有6819個),到處都在搞古村落開發旅遊,大批的古建急需修繕。情況是不是好一些?工匠活在老房子的建造中,到處修繕古建不是可以留住一些手藝嗎?雖説如此,但也並不樂觀。當今古村落的“修舊如舊”並不嚴格,工匠沒有定級,工藝沒有要求,也無標準,只要貌似古建就可以了。這便叫人心生憂慮。一個地方古建製造技藝能否保護得好,全看這裡懂古建的人有多少,老匠人、老藝人還有多少,用什麼辦法留住手藝。

潮汕這裡出了一個人物叫胡少平。不僅是古建修繕專家,精通傳統建築和各類特種工藝,而且很早就集中各方面的能工巧匠,組織一家古建修繕公司,在潮汕大地修復和重建大量的傳統建築。他的特點是專業、嚴謹和精益求精。

潮州民居自古有“潮州厝,皇宮起”之説。他們敢和皇帝的瓊樓玉宇一比高下,靠的是潮州民居極其高超的製造技藝,還有工藝之精美。這包括大木作、石雕、泥作、嵌瓷、壁畫、木雕、漆彩畫和金漆畫等等。從潮州現今保存完好的從熙公祠和己略黃公祠,可以領略到“潮汕厝”所達到的歷史高度,令人驚嘆不已。可是今天究竟不同了,一是老式建築蓋的很少了,二是優秀的藝人已經不多,大都年過五十,鮮有來者,何以為繼?胡少平感覺到自己有責任要把僅存無多老一輩藝人“手裏的傳統”留下來。這便是他在潮南大舉興建“永興裏潮汕古建築民藝館”的緣由。

永興裏

匯集了“潮汕厝”的各種傳統工藝

這個民藝館是一座大型的“古建”,佔地十畝,胡少平設計。他採用潮汕厝最為經典的駟馬拖車的樣式,格局十分宏大。屋頂為穿鬥式梁架,三載五瓜十八斗,各種傳統工藝全部融入其中。一百多位藝人參加建造,都是潮汕一帶石雕、木雕、嵌瓷、金漆畫等各方面的高手與名匠。大家齊心合力,悉心揣摩,手雕心繪,歷時兩年,終於將一座傳統潮州厝的精粹之作,各種傳統技藝匯集而成的極盡完美的整體,奉獻於世。我有幸在這裡,與諸位藝人見面,飲工夫茶,他們答我之所問,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令我折服。

我尤其佩服胡少平。一個人非凡的文化付出,一定來自他對文化真正的熱愛,絕非虛言。這種熱愛,已經由這座浩大、至精、可以傳世的藝術建築可以證驗。這建築又可以喚起別人的熱愛。這可是貴人做的事。它還是一種典範。希望多一些人做這樣的事。前人給我們留下遺産,我們也要留下好東西給後人。

聽胡少平談永興裏的營建過程

與參與營建永興裏的藝人們座談


(圖文由馮驥才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