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潮汕觀藝錄》之大吳彩塑篇
發佈時間:2021-12-01 10:43:43 | 來源:馮驥才工作室 | 作者:馮驥才 | 責任編輯:楊俊康辛醜秋深,借順德一文學活動之便,前往潮汕。先前不曾來過潮汕,久聞其文化深厚別樣,今日更知來遲。此間所見所聞,皆堪稱妙稱奇,於是捉筆簡記扼要,若有欲表其詳者,另開篇也。
大吳彩塑
大吳泥塑國家級傳承人吳光讓在製作泥塑
凝神觀看
當年在中國民協做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時,全國泥彩塑的普查、整理、編制文化檔案交由張锠先生主持。張锠先生是清華大學美院的教授、著名的“泥人張”傳人。他完成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出版了《中國民間泥彩塑整合》,總共十卷。有的以地區立卷,如山東、河南、北京等;有的以産地立卷,如天津泥人張、惠山泥塑、大吳泥塑等。
中國的泥塑源起遠古。可以説自從原始人發現了稻穀,從遊牧生活的馬背上跳下來,築巢蓋屋,開始農耕生活時,就從身邊的地中取土,摶泥,捏人畜,以為樂。河姆渡發現的泥狗陶豬有七千年的歷史。可以説有史以來,泥彩塑一直是人們自娛自樂、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它的可愛之處,便是帶著民間的純樸真切的生活情感,鄉土的審美,強盛的生命力,以及不同地域的本色與特色。比如潮州的大吳泥塑。
當年編大吳泥塑檔案時,就喜歡上它那股子敦厚和生動的勁兒了。我學院的博物館還珍藏一件清代大吳的“土翁仔”,是一個戲劇人物,雖然不知出自哪齣戲,卻憨直粗猛,叫人喜歡。這次到了大吳村才明白了這個迷人的民間藝術後邊藏著不少故事。
馮驥才先生收藏的清代大吳泥塑作品
大吳村曾經人人會捏“土翁仔”。村西有一塊神奇的土地,八十畝左右,一米深的地方有一層泥土,細膩柔韌,大吳村人自古就用這泥土“造人”。這泥土到了國家非遺傳人吳光讓手裏,就不一般了,好像有了靈氣,變魔術一般地三捏兩捏,人物上半身連同扭動的腰肢立時生氣活現地出來了。跟著又一塊泥在手掌中擠壓成薄片,再往身上一罩,我看出來,這是傳説中大吳泥塑的絕技——貼塑。所謂貼塑,是給塑好的泥身穿衣,一件件從裏到外穿上衣服,這種多層次的塑法唯有大吳所獨有。
大吳泥塑另一獨具的製作工藝,是在泥製作品完成後放在土窯中煨燒,低溫三四百度,將泥轉化為陶。再在陶質的雕塑上施彩,開臉,畫花飾。這種畫法,很像古代的彩繪陶俑。陶俑也是燒泥成陶,是因為俑要埋葬地下,泥塑易爛,陶制防腐。大吳燒泥成陶,是不是因為南方過於潮濕之故?這種製作技法如今也只有大吳採用。
泥塑最關鍵的環節是彩繪中的勾臉。只須簡單幾筆要勾出人物的眉毛、眼睛和嘴,還要眉目傳情,表達出人物的神采。下筆就必須精準與傳神。一筆畫過,不能重復。吳光讓拿出兩件“傳家寶”給我看,都是他家族父輩吳來樹的遺作。一是《西湖借傘》,一是《劉金定殺四門》。技藝之精湛叫我感到驚訝。人物身段優雅,衣袂飄舉流暢自然,尤其是人物開眉點睛的畫法,見所未見。眼睛不是點一個黑點,而是用墨筆一圈,中間留一個白點,一下把眼睛的高光“留”了出來。吳來樹大師畫這眼睛時至少是在八十年前,現在卻仍感覺炯炯照人。
大吳真諦,令人叫絕。
吳來樹《劉金定殺四門》
吳來樹《劉金定殺四門》(局部)
吳來樹《西湖借傘》
吳來樹《西湖借傘》(局部)
吳來樹《西湖借傘》裏許仙的眼眸
大吳泥塑多取材于潮劇。在古代,戲劇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精神大餐”。元明以來,戲曲(潮劇)的興盛,自然給大吳泥塑提供了極其豐富、被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可是到了當代,文藝與娛樂的多元化,使得人們與傳統戲劇的關係變得疏離,如何使大吳重新煥發昔日的輝煌,如何被新一代人歡迎和喜愛,是當代傳人們苦苦思考的事。
但我對大吳充滿希望。
比如吳光讓後人吳聞鑫已是大吳泥塑代表性傳人。他們一方面開拓新題材新手法,一方面敬畏傳統,堅守自己的傳統技藝,這很重要。在時代的轉折時期,貫通傳統與當代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不能著急,更不能放棄傳統。傳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獨門絕技守住,一定要將自己先人的“樣板戲”掌握在手中。失去經典便不再是“遺産”。為此,我把一句希望增加信心的話寫給他們:
“女媧在民間”。
題字鼓勵大吳泥塑的傳人們(左一為吳聞鑫,右二為吳光讓)
(圖文由馮驥才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