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産業分析
  > 産業分析

如親如故,且琢且磨——讓中國傳統文化發光的文化類綜藝

發佈時間:2021-11-26 20:28:57 | 來源:中國網文創 | 作者:詹海濤 楊俊康 | 責任編輯:詹海濤

2021年接近尾聲,縱觀一年來文化類綜藝的表現,即迎來了高潮,又融入了新潮,在傳承和創新之間,中國的內容産業開拓了新的邊界,使中國傳統文化生機盎然地走到了大眾的視野裏、腦海裏和心檻裏。

11月23日,《似是故人來》第二季開播,節目攜手十位當代文化大家和觀眾一起踏上文化探索之旅,立足於相聲、刺繡、圍棋等文化元素,通過“追問”式的內容展開模式,向觀眾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更深邃更立體的“秘境風景”。第一期節目上線,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講述了相聲行當的前世今生,揭示了笑聲背後隱含的無數堅持,為觀眾翻開了塵封在歷史影像之下的動人故事。節目播出後便在衛視頻道、網路視頻平臺、新媒體社交渠道上引發了關注和討論。

《似是故人來》第二季海報

文化類綜藝從2013年起陸續在內容市場贏來春天,2017年出現“井噴”,2018到2019年“爆款”不斷登場,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製作腳步放緩但也不乏精品面世,2021年更是在內容上推陳出新,呈現出“逆風起航”的強勁態勢。央視總臺、河南衛視在國風上帶起了節奏,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的文化節目,給傳統文化的內容生産帶來了一股新的氣象。而中國網也站位於自身央媒屬性,與衛視頻道、網路平臺、社交媒體一同謀篇佈局、積極策劃,緊抓“跨屏”“融屏”的內容發展趨勢,以《似是故人來》為抓手,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時代的媒體傳播力量。

回顧文化類綜藝的發展路徑,起初其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在內容挖掘上左右為難,徘徊于“陽春白雪”和“下裏巴人”之間找不到準確的定位,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內容市場的不斷迭代,文化類綜藝終於脫離“高處不勝寒”的小眾印象,乘著內容革新、技術創新的東風,將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的內容內涵和中華民族瑰麗的美學色彩展露在大眾視野之下,在“Z世代”與年輕網民社群中搭起了文化橋梁,收穫了口碑與肯定。

實際上,臺前的熱鬧離不開幕後的耕耘。為了能讓中國傳統文化能更平易生動地走近觀眾,內容工作者在文化類綜藝的形式上融入了許多巧思。根據內容呈現方式的差異,筆者例舉代表性的頭部節目,並結合時間線將其劃歸成不同的類型進行分析。

第一種,是“走下來”。

《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掀起三國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讓文化類綜藝走入尋常百姓家,應該從2001年算起。這一年,央視推出了《百家講壇》。從內容形式上嚴格分析,《百家講壇》還與“綜藝”的通俗範疇有著差距。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將它放到文化類綜藝的發展路徑上進行討論。因為,這檔在當時掀起了收視熱潮的學術節目,埋藏了文化類綜藝的“基因種子”。它切實地推動了學術專家及專業內容向大眾化語境的轉換。從《百家講壇》走出了易中天、劉心武、于丹等一批炙手可熱的學術“超男”“超女”。節目帶動了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內容再傳播,以通俗有趣的口吻拉進了觀眾與文化類主題節目的距離,為日後文化類綜藝的繁榮發展埋下伏筆。

第二種,是“送上去”。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曾吸引在校學生的熱烈參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是將觀眾及傳統文化的興趣愛好者送上舞臺、送上熒屏。從2013年開始,《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就先後出現在了在眾的電視熒屏,並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和口碑。“素人”的參演增加了大眾的代入感與參與度,人們津津樂道于才女武亦姝,人們也記住了場上緊張刺激的“飛花令”。文化類綜藝逐漸站穩了腳跟,打開了局面。

第三種,是“推出來”。

《如果國寶會説話》引發了全民博物館“打卡”熱潮  來源:媒體綜合

在2017年前後,文物類話題成為了新的熱點。內容工作者紛紛把目光聚焦于專業領域裏昔日忽視的“隱形王牌”,特別是文博機構壓箱底的鎮館之寶被推到大眾視野裏。《如果國寶會説話》《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引發了一股“去博物館打卡”的全民熱潮。也是在同一時期,“文創”的概念也迅速普及,博物館昔日束之高閣的藏品成為了IP設計的寵兒,文物與綜藝的“跨界”與“破圈”頻頻上了熱搜。

第四種,是“捧得響”。

《經典咏流傳》以音樂為切入口將經典進行舞臺化演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8年、2019年往後,“文博熱”的出現帶來了文化類綜藝的進一步升級,其呈現形式更加豐滿華麗,策劃者更注重利用舞臺化的敘事語言對特定主題進行內容再造。於是我們看到《一本好書》《國家寶藏》《經典咏流傳》《典籍裏的中國》等一系列的綜藝節目把文化內容與音樂、與話劇等表演形態相融合,搭配新穎炫麗的舞美設計為觀眾上演了一齣出“好戲”。

第五種,是“問得妙”。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在老舍故居  中國網 胡俊攝

20年間文化類綜藝的舞臺可謂是換了一番天地,儘管文化類綜藝在題材和形式上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市場化、IP化的態勢,但與伴隨而來的也有節目製作成本水漲船高、觀眾審美疲勞,以及內容過度形式化的問題。文化類綜藝的命脈最終落在何處?剝開喧囂的外表,筆者認為文化的本質在於思考——以泛文化的專業視角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場景式深挖和追問,內容創作者們又回到了“內容的原點”。《朗讀者》一路以挖掘文化中體現人性的一面為重點,董卿的採訪讓觀眾體會到文化背後深摯的愛;而《似是故人來》落腳于文化現場的實地追問,以小見大,探討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下文化傳承的脈絡與路徑,用資深媒體人的專業視角架起了節目的格局與深度。盤數各檔文化類綜藝,能持續博得觀眾好評的節目,其核心莫不是握緊了“思考”的咽喉,在文字間啟于情,于對話中發于智。

一條更廣闊的道路

在資訊氾濫、觀點繁雜的時代環境下,文化類綜藝可謂是內容産業中的一股清流。做文化類綜藝特別是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需要堅持,需要智慧,更需要魄力。內容工作者一方面要看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建設文化強國,要樹立文化自信,配合一系列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給傳統文化注入了傳承與發展的底氣。另一方面要看到需求,大眾在消費歐美文化産品的過程中逐漸習得性疲勞,越發對傳統文化産生歸屬感和認同感。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高品質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同時,回到文化類綜藝的內容産品屬性上,我們還應該在策劃和製作上多留意理念上的更新與創新。

中國文化類綜藝讓傳統文化在時代語境下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的文化類綜藝相對於其他真人秀、偶像培養類節目,真實找到了適合自身特點且有原創風格的發展道路。我們不妨多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打破樊籬,積極創新,讓中華傳統文化被更多的觀眾喜愛。

一個節目,讓中國傳統文化在觀眾的心中發光發亮。

《似是故人來》節目發起人王曉輝感慨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中華大地上長出來的秧苗,享受著民族文化陽光雨露的滋潤。時間長了,感覺多少有些麻木。但當與文化大師相遇、聽他們講述中華文化傳統和中華文明根脈時,我們發自肺腑的親切感和歸屬感就會油然而生,仿佛重回心靈的故鄉,見到久違的親朋好友。”

或許,文化類綜藝還懷揣著更大的命題,肩負著更大的使命。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入世界每一個細微的深處,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亮?

任重道遠,砥礪前行。

願我們內容工作者都能扎得更深,望得更遠。


(作者: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 詹海濤 楊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