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産業分析
  > 産業分析

激活口頭文學的“産業芯”

發佈時間:2021-11-11 14:01:45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我國擁有種類繁多、數量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學資源,包括神話、史詩、民間故事、傳説、歌謠和笑話等。這些文學資源産生於民眾中,反映了民眾的思想情感及精神狀態,靠口耳相傳流傳到今天。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産日漸受到重視,一部分口頭文學被列入各級非遺名錄,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然而對於數量龐大的口頭文學來説,被關注和保護的還只是不大的一部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非遺無用”——因而,如何讓口頭文學發揮其當代價值,煥發生機與活力,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與影視産業對接

我國口頭文學資源異常豐富,每個類別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元素,不但承載著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資訊,也是人類文化“鮮活的記憶”。

這些口頭文學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是因為其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屬性,曾一度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和情感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量的口頭文學已失去了以往講述的場合和傳播的空間,失去了過去的功能,似乎成了有些人眼中的“無用”遺産。但事實上,只要變換觀察的角度、調整思考的方式,就能發現,優秀的口頭文學資源擁有相當出色的時代“利用”價值。

國家博物館今年推出一款月餅,其盒蓋融合了諸多傳統文化元素:畫面內容是古詩詞意境,表現方式是剪紙,最終呈現是一盞紙雕燈,是一款既能飽口福又能滿足審美需求的文創。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光明圖片

滿族説部,是吉林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它本是在滿族民眾中口耳相傳的長篇口頭文學,反映了滿族及其先民自強不息、愛國愛族、驍勇善戰的民族精神,同時也傳遞著豐富的地域文化資訊,有的故事不僅僅在滿族群眾中流傳,在東北其他的少數民族中也廣為人知。其中就不乏具有時代價值的資源。

比如,白花公主的傳説是滿族説部中烏拉那拉氏家族流傳的一個文本。白花公主是一位如花木蘭一樣的女英雄,她在東北幾乎家喻戶曉,又帶有滿族特色。我們應該挖掘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將之轉化為發展文化産業的重要資源。例如拍成影視劇或者動畫片等,其中可以穿插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信仰、音樂、服飾,以及其他非遺內容。用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白花公主,在激發人們對女英雄的崇敬和熱愛的同時,又能起到弘揚、傳承非遺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進而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提供動力和支援。

與旅遊經濟融合

來自於民間的口頭文學天然就與旅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甚至産生連動的效果。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不但使得旅遊景觀被遊客清晰記憶,還能把具有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鮮明地區別開。同時,景區也可以依據民間故事適當地增加景點,讓民間故事與旅遊文化充分融合發展,産生弘揚地方文化傳統與發展經濟雙贏的局面。

能否有效利用口頭文學資源,是景區做好故事行銷敗的關鍵。隨著物質和文化生活水準的提高,遊客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對周圍景觀的欣賞,他們更需要文化上的享受。從某種意義上説,旅遊的過程就是文化接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故事”有著無可替代的文化傳播力。比如去過雲南著名風景區石林的人大多會説“我去過阿詩瑪的故鄉”,就是因為這個景區與阿詩瑪的故事相連。阿詩瑪的故事是根據彝族敘事長詩《阿詩瑪》改編而成,後來拍電影時在石林景區大量取景。隨著阿詩瑪故事的廣泛流傳,石林景區也聞名遐邇。

吉林省乾安縣內的泥林,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也有流傳久遠的故事,就是缺乏故事的行銷,因而知道它的人並不多,其所謂“南有石林、北有泥林的”美譽更是鮮為人知。所以,做好故事的行銷,是旅遊文化的一個重點。如何利用故事做好行銷,是重點和難點。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是清廷專門為皇室貢奉東北物産的管理機構,曾經設立在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打牲烏拉進貢的物品種類繁多,與江寧(南京)、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朝貢地,素有“南有江寧織造,北有打牲烏拉”的説法。打牲烏拉衙門與清朝內務府往來頻繁,留下了大量的故事和秘史。近年來,當地有意將之打造成文化品牌,包括重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建設打牲烏拉貢品展覽館,介紹相關知識,其中當然包括大量的故事和傳説。貢品文化的歷史就是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記憶史,傳説及故事讓這段歷史鮮活和生動。滿族説部口頭遺産中有一部《鰉魚貢》,就是記錄清代貢品文化中進獻鰉魚的故事,其中有一些關於捕捉鰉魚的技藝和過程,還有鰉魚保存及烹飪的方法,以及當時捕捉鰉魚的人即打牲丁的生活與命運。當年,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在今天的吉林市烏拉街松花江邊建造了一座“打漁樓”,專門儲存漁網、漁具等,成為當時有名的烏拉八景之一,村子也因此得名漁樓村。

與文創産品嫁接

旅遊時購買當地的土特産,是十分普遍的消費行為。吉林省的長白山地區風景秀麗,也因為是滿族的發源地,成為吉林省特色旅遊的招牌。除了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當地的特産,如人參、鹿茸等補品,五味子、貝母等中草藥,也備受遊客青睞。放眼當下的市場,土特産品的包裝尚未得到商家足夠的重視。雖然有些産品使用了貌似精美的包裝,但實際上同質化、平庸化明顯,罕見能夠體現長白山文化元素者。其實,長白山地區的滿族剪紙頗具特色,尤其是人參的形象,非常豐富又有特點,有些剪紙的創作靈感就是來源於長白山地區的人參傳説。這些傳説,類型各異,文本多樣,成為長白山地區滿族剪紙的創作素材。如果在土特産的包裝上融入剪紙藝術,不但可以展現當地的國家級非遺長白山剪紙的風采,而且文創設計還可為土特産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提升産品的文化品質。

再如,在吉林省具有滿族特色的旅遊景點,常常可以看到玩“嘎拉哈”(滿文音譯,即羊的膝蓋骨)的遊戲,這種遊戲主要用豬、羊、狍子等動物的膝蓋骨作道具,在傳統的滿族聚居地流傳較廣。其實,北京的70後,也大多都有少年時玩“抓拐”的記憶,而“拐”就是嘎拉哈。但是很多人玩過嘎拉哈,玩過“抓拐”,卻不知道這種遊戲是金兀術傳下來的。傳説金兀術從小貪玩兒,不好好學本領。15歲的一天,金兀術在深山老林裏遇見一個老奶奶告訴他,只要追到一隻狍子、一隻野豬、一隻黑瞎子,並想辦法取下它們的嘎拉哈就能成為一個最有力氣的人。從此以後,金兀術苦苦練習,最終得到了嘎拉哈。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投槍、騎馬和射箭的本領,並且武藝超群。從此以後,金兀術取動物嘎拉哈學武藝的故事傳講開來。嘎拉哈也成了女真人象徵吉祥的物件兒。後來,女真人把玩嘎拉哈當成了一種娛樂的方式,一直流傳至今。如今,嘎拉哈在東北的滿族家庭中還能找到。吉林市烏拉街滿族小學就曾舉辦過玩嘎拉哈比賽。選手們身著滿族服飾,動作敏捷,花樣頻出,充滿意趣。嘎拉哈對於70後或更年長的人,是一種童年的回憶;對於80後和更年輕的人則是一種新鮮的體驗。設想一下,在某景區裏,剛聽完導遊講的嘎拉哈民間傳説,就在商店中看到五顏六色的嘎拉哈可供選購,旁邊還設有遊戲體驗區,是不是能夠激發遊客的購買欲?

口頭文學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不僅具備“口頭”傳播文化的能量,而且擁有促進産業發展的動能,關鍵在於,用何種方式去激活它們的“産業芯”。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0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