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産業分析
  > 産業分析

漢服美出圈!一米布成本8000元,訂單排到一年後

發佈時間:2021-05-06 11:36:19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作為傳統文化與潮流元素結合的代表之一,漢服近年來從電商、短視頻平臺火到了線下展會活動。在市場熱情和資本青睞的加持下,漢服元素甚至滲透到了你我生活當中。

從小眾文化“破圈”

“剛開始喜歡上漢服的時候,只是覺得它們漂亮而已。”回憶起踏入漢服圈的契機,B站UP主(B站投稿人)李蟈蟈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如是説。與許多漢服愛好者相似,她被網路上精美的漢服照片所吸引,隨即開始逐步了解漢服文化,也頻頻“剁手”。

2017年,李蟈蟈在B站上發佈了自己的第一個視頻,原本只是為了分享自己的漢服收藏,卻沒想到視頻“一夜走紅”,收穫了數十萬播放量。現在,李蟈蟈已經擁有30多萬粉絲,自己衣櫃裏的漢服單品也擴充到600多件。

“我的漢服裏有大約一半是自己設計的。”李蟈蟈介紹道,在對漢服形制有了深層了解後,她便開始學著自己設計漢服,再交給裁縫製作,通常一套漢服構思設計至少需要一兩個月,從製版到做出成品還需要一個月。

在李蟈蟈的一些視頻中,除了漢服外,她也會投稿穿搭分享,或記錄自己的生活,她將漢服與日常服裝相結合,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吸引了一眾鐵桿粉絲。“我開始注意起時裝穿搭,‘不網紅不跟風’,努力找自己舒適而賞心悅目的風格,走出門的心境也大有不同。又有誰能想到,這些竟然都是一套套漢服穿搭帶給我的。”在李蟈蟈的視頻留言區,有粉絲如是説。


李蟈蟈在B站的投稿截圖

自媒體漢服新語創始人天天對中新經緯客戶端稱,隨著漢服元素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這一曾經的小眾圈子正在迅速擴大,漢服愛好者們互稱“同袍”。“2019年是漢服經濟增長的高峰期,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熱度相對走低,今年又迅速發展起來了,比如我的自媒體合作項目明顯增多,身邊的漢服活動也多了起來。”

談及大眾踏入漢服圈的初衷,天天表示,大部分愛好者首先看中漢服的高顏值,其次,漢服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也令許多人著迷。“漢服是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服飾類別,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出於文化自信,願意將中國文化作為潮流進行傳播。”天天表示,漢服正在“破圈”的路上,而這一轉變是喜人的。

艾媒諮詢在2021年1月的報告中稱,中國漢服愛好者數量規模和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測2021年漢服愛好者數量規模達689.4萬人,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101.6億元。未來,隨著“95後”“00後”逐步走向經濟舞台中央,其有望成為國潮消費主力人群,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高端漢服近萬元,訂單排到一年後

隨著漢服經濟的發展,相關商家及企業涌現,而市面上的漢服卻魚龍混雜。

天眼查大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超3000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漢服相關企業,其中73%為個體商戶,23%為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漢服註冊企業數量倍增,達1045家,2020年為802家,2021年前四個月新註冊超240家企業,平均每天新註冊2家。

2010年至目前漢服相關企業年註冊量

“我自己平時買的漢服便宜的一兩百,貴的上千,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漢服在500元以內。也有部分高端漢服品牌價格在5000-10000元甚至更高,這些商品是有一定品牌溢價的,現在漢服的製作成本正在逐步下降。”天天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

微店漢服類目負責人長風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市場上的漢服價格參差不齊,低至50元,高的甚至賣到萬元以上。“價格上的高與低,主要區別首先是漢服的工藝、布料等影響價格的成本因素,有些布料一米的成本就要8000多元,售價自然也高。不過,消費者也不都是一味追捧高價,‘白菜價’漢服也有很多受眾。”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某行業內知名中高端漢服品牌線上旗艦店看到,該店服飾工期已排到2022年3月,店內漢服套裝的價格多為數千元至近萬元。

長風認為,部分漢服的確存在品牌溢價的情況,但目前並不明顯。“眼下,整個漢服産業還不成熟,處於快速上升期,大部分的漢服品牌主要根據布料、設計和工藝等成本定價。”

李蟈蟈則表示,與諸多服裝品類一樣,漢服也存在一定溢價情況,但溢價程度並不高。“比如一件2000元的漢服,成本可能在500-600元,但一件2000元的時裝,成本可能只有100-200元;漢服有一定溢價屬於正常情況。”

同時,鋻於漢服形制複雜,産品品質良莠不齊,市面上不乏以次充好甚至“山寨”的現象。

“山寨漢服一般指的就是沒有獨立設計,抄襲別家樣式的漢服,有些消費者出於只穿一兩次的需求,或者貪圖便宜便去購買。”天天介紹道,在電商平臺分辨山寨漢服主要看店舖內是否同時銷售多個品牌,往往原創店家僅出售自有品牌的商品,正品集合店少之又少。“也可以搜索某款漢服時對比,一般價格明顯高的那個是正品。”

“現在漢服市場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對於漢服的形制、布料要求、工藝要求沒有統一的規範,經常出現産品翻車或品質不達標的情況。由於漢服産品大多不退不換,導致了很多糾紛。”長風稱,一些商家為節省成本投機取巧,模倣原創作品來製造山寨,布料、工藝等以次充好,對原創品牌造成不良影響;希望未來隨著漢服經濟的發展,能夠出臺行業標準和監管措施,此外完善漢服産業鏈,改善生産工期過長、沒有現貨的現象。

漢服,不再只是漢服

漢服文化近幾年的“破圈”式傳播,也讓漢服産業受到資本關注的同時,向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021年4月,漢服國風品牌“十三余”完成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正心谷資本、嗶哩嗶哩和泡泡瑪特。此前,“十三余”曾于2020年10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無獨有偶,2020年9月及11月,漢服品牌“重回漢唐”及主營漢服、JK制服等泛二次元相關産品的“十二光年”先後獲得投資。

“漢服經濟已經不再僅包括買賣漢服。據我觀察,漢服的衍生産業還包括漢服活動、漢服美粧、攝影體驗、禮儀培訓等,漢服主題還延伸到商場、景區、酒店、婚禮等。”天天介紹道。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將舉辦“第一屆漢服博覽會”。期間,曾一夜爆紅的《唐宮夜宴》表演者“唐宮小姐姐”們也被邀請至活動現場。活動承辦方北京乙太經緯CEO孫緯向中新經緯客戶端稱,《唐宮夜宴》的成功對於漢服産業的發展有明顯助推作用。

“‘唐宮小姐姐’們的表演是讓人開心的,大家在喜歡她們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她們精緻漂亮的服裝,由此引出對於漢服文化以及歷史文物的興趣。”孫緯提到,類似《唐宮夜宴》的出圈案例使得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更加推崇;知名歷史文化IP與漢服結合的展現方式,在未來的漢服活動中也值得被複製。

孫緯介紹道,與之前以漢服展示、表演為主的漢服活動不同,“第一屆漢服博覽會”還將整合中國漢服行業全産業鏈的知名企業、品牌商、知名學者和意見領袖,以商家交流、展示産品為核心。“這意味著漢服文化正朝著産業化發展。另一方面,修武政府大力支援漢服産業,也能夠更好利用當地資源,在吸引投資、刺激消費同時發展旅遊等周邊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