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資訊
  > 智庫資訊

常沙娜講述“永遠的敦煌”

發佈時間:2021-03-03 09:54:25 | 來源:“人文清華”講壇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她的名字是里昂的一條河流。

她的根在敦煌。

出生在法國里昂索納河河畔的常沙娜,受有“敦煌守護神”之稱的父親常書鴻先生影響,從早年起,就與茫茫沙漠裏的千年敦煌結下不解之緣。

4月21日下午,著名設計家、教育家、藝術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先生做客“人文清華”講壇,發表題為“永遠的敦煌”的主題演講。她以自己與敦煌之間的淵源為線,用娓娓道來的語言帶領大家暢遊大美敦煌,用生動的實例講述了如何在藝術設計中融合傳統與自然。

少女時的常沙娜,是這樣跟隨父母舉家前往敦煌的——一個多月的卡車顛簸,半路凍得受不了換上皮襖氈靴,最後坐著木輪牛車抵達。寒冷與荒涼,是敦煌留給常沙娜的第一印象,但同樣印象深刻的,是父親常書鴻決意保護敦煌的積極和樂觀。

當時的敦煌不僅交通不便,生活條件也異常艱苦。89歲的常沙娜依然記得在敦煌吃的第一頓晚餐——每人一小碗麵條,作料是一碗醋、一碗鹽。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她開始走進敦煌的藝術寶庫,跟隨研究人員學習、臨摹壁畫,日積月累地體悟莫高窟中神秘的藝術寶藏,練就了紮實的“童子功”。

從十六國到元朝,莫高窟的開鑿沿續了10個朝代。壁畫對時代的表現極其豐富,每個時期的壁畫都有不同的特色。通過長期大量的臨摹,常沙娜不僅精通了莫高窟壁畫的造型,也領會了敦煌藝術的研究方法。

演講中,常沙娜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體悟:“我們研究敦煌壁畫,一是要看它的內容,另外壁畫反映了當時的人物,表現了當時的習俗和環境,也反映了當時的藝術表現方法。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後人一代一代地去學習。”

1951年,常書鴻將敦煌研究所常年臨摹的作品帶到北京,在午門城樓舉辦展覽,向國人展示了值得自豪的民族文化。常沙娜受父親所托,陪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參觀了展覽,並由此結識了她在藝術設計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先生。在清華大學營建係,常沙娜作為林徽因的助教,與同事一起對傳統的工藝品景泰藍進行設計上的改進,融入敦煌的圖案,也使之更滿足現代生活需求。憶及這段往事,常沙娜説:“是林徽因決定了我將自己的終身獻身給藝術設計和教學。”

從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天頂裝飾到宣武教堂彩色玻璃窗的大膽創新,從再現敦煌盛唐彩塑的香港志蓮凈苑佛像到呈現自然生命之美的花卉寫生,常沙娜在數十年的藝術設計和創作中灑下一路芬芳。其間的點滴感悟,她也與聽眾們一一作了分享。

在用敦煌圖案設計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天頂裝飾時,工程師張镈提醒常沙娜注意設計與通風口、照明等功能的結合,否則圖案再漂亮也不能用。受到啟發的常沙娜連夜修改,最終實現了傳統與現代、設計與功能的完美結合。“設計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一定要合作共贏。”“搞設計要跟時代、傳統、大自然、生活所需相結合,要跟材料相結合。”常沙娜説,這次設計給了她一輩子最重要的啟示。

進入21世紀,常沙娜從2007年開始進行一項特殊的設計——為香港志蓮凈苑設計佛像。她用心地將莫高窟45窟、328窟的盛唐佛像組合在一起,以石青、石綠、土紅、土黃為主色調,恢復了盛唐時期非常講究的用色方法。木雕的服裝、色調、圖案都按深中淺的形式錶現,細緻的背光雕刻,比例、尺度的停勻相稱……最終,美輪美奐的敦煌佛像藝術得以在九龍的山海之間再現。

大自然是常沙娜創作的重要源泉。“佛教的圖案也是來源於大自然,佛祖的蓮座、藻井裏都有蓮花。蓮花從污泥上長出來,開的花、葉子卻都很乾淨,所以用蓮花象徵出淤泥而不染。”受原中央工藝美院的老前輩雷圭元先生影響,常沙娜深切感受到花卉寫生對圖案設計的重要性。她的筆下,也一直綻放著大自然中各種花卉的生動之美。

面對時代和科技的飛速進步,常沙娜告誡後輩還是要堅守真善美的原則,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堅持做“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設計。她提出,設計絕對不能放鬆,大小、比例、色調、尺度、功能、材料都很重要,要好好研究、好好發展我們的設計。

回顧自己遍嘗酸甜苦辣的一生,常沙娜説自己依然樂觀。“能做什麼就繼續做什麼,高高興興的,這樣心情就很痛快。”

演講最後,常沙娜動情地對大家説:“要有思想準備,要奮鬥,要面對現實。要愛國,為自己的國家作貢獻。絕對不要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我們的文脈、我們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的。”這是她對年輕一代的殷切寄語,也是她自己畢生踐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