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創意趨勢
  > 創意趨勢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再現“慢生活”的細膩

發佈時間:2021-03-03 09:53:13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練春海 | 責任編輯:楊俊康

第五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近期在中國油畫院美術館展出,展覽以“美好生活”為主題,展出作品334件/套,涉及玉雕、牙角骨雕、石雕、竹木雕、金屬工藝、漆器漆藝、工藝首飾、陶瓷、文房等十一種類別,六大版塊,復原了傳統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現了“慢生活”的細膩、溫暖與輕鬆。此次中國工藝美術雙年展,把那些漸行漸遠,以青磚、黛瓦、飛檐、翹角,焚香、撫琴、煮茶、清供為代表的文化符號和記憶加以綴合和梳理,勾勒出一個優雅的,可以滌蕩焦慮和陶冶性情的勝境,為人們在新的語境中提供借鑒,挖掘傳統工藝美術的新營養和新價值。

此次工藝美術雙年展選擇了富有創造性的陳列佈置方式,依照特定的情境邏輯,復現了具有溫情的場景,重構富有詩意的棲居,讓觀者在歷史的厚重感與傳統的無盡魅力中穿行,汲取對自己有益的文化滋養。

展覽作品,《顫斷百寶嵌麵條櫃》,傢具,李德倫

展覽作品,《顫斷百寶嵌麵條櫃》,傢具,李德倫

展覽的策劃圍繞工藝美術與尋常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設計了六個展示版塊,包括“人和室雅”“耕讀傳家”“敬天法祖”“清賞雅玩”“錦繡蘭閣”“圃院晴光”。這些版塊精心地營造了具有特定情境的場域,模擬了傳統生活中的廳堂、書房、齋堂、居室、庭院、休閒等六個具有典範意義的文化生活空間,通過這樣的安排,使同處於一個空間中的工藝美術品,不像尋常的工藝美術作品展那樣,相互獨立,沒有關聯。工藝品與工藝品在空間中相互呼應,工藝品鑲在墻上,挂在壁上,擱在櫃中,相互襯托和支撐,在整體上形成一個富有節奏感,同時也是自洽的敘事情境。下面筆者僅就六個版塊中所展示的部分精彩作品作一些介紹:

展覽作品,《犀皮漆明式平頭案》,漆器,林文鋒

展覽作品,《犀皮漆明式平頭案》,漆器,林文鋒

一、人和室雅版塊

在中式住宅中,堂屋(新式民居中稱為客廳)必不可少。它通常位於院落的正中,因此也是家庭起居和會客的重要場所,住宅中最熱鬧的地方。正所謂,室雅茶香客朋滿,水軟人和喜氣多,堂屋擺設的桌椅案幾和佈置的字畫屏風,往往反映了一家人的教養、觀念、境遇以及處世的態度。因此展覽中不乏體量感較大的傢具,這些傢具雕飾繁縟,造型穩重。當然也有比較簡潔的傢具,比如盧志江設計與製作的雲裳式圈椅組合(兩椅一幾),這組傢具的原材料為紫檀木,造型簡潔、大方得多,幾乎沒有任何圖案裝飾,以造型取勝,扶手與壸門結構簡化為純粹的抽象幾何造型,又不失莊重,它們的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並將所有的棱角和轉折面都做了圓轉處理,圈椅、茶几中筆直的邊條與柔和的回轉奇妙地結合在一起,變得非常渾厚。也有一些介於繁縟與簡潔之間的作品,比如陳興所作包銀交椅,陳勤立製作的剔犀水紋六頁屏風,在靈巧之中透著雅致,也非常耐看。

《雲裳明式圈椅》,紫檀木,盧志江

《雲裳明式圈椅》,紫檀木,盧志江

《隱》,紫砂壺,堵江濤

《隱》,紫砂壺,堵江濤

個別傢具的創作者顯然在出新層面動了不少心思,比如褚定江創作的紫檀“一根藤和合寶座”,工藝師通過巧妙的設計,把扶手與椅背雕刻成採用一根藤條纏繞和編織而成,形成左右對稱同時又空靈的視覺效果,寶座椅背正中鑲嵌一塊白玉,上有若隱若現的薄意童子嬉戲圖。椅子座面採用了真實的藤編鋪成,整件作品看起來比通常的寶座更為輕巧,富有新意。

《平安富貴》,玉雕,王冠軍、王趙輝、王趙琦

《平安富貴》,玉雕,王冠軍、王趙輝、王趙琦

還有一件作品名叫《平安富貴》,顧名思義表達的是一個傳統主題,但是它的表現手法有點特別。如果不仔細加以甄別,真的很難區別它是何種材質。這件作品為俏色玉雕,尺寸不大,通高33釐米,最大徑21釐米。作品利用了玉質大部分為灰色的特點,把它琢成瓶身,同時把上面部分的赭紅色區域琢製成蝙蝠、蝴蝶、果粒、菊花和落在花枝上並用翅膀來平衡身體的鳥兒,通過這種處理,形成作品張弛有度,密不可透風,疏可走馬的節奏感,為了形成呼應,作者還在旁邊另置一組假山石,上面刻回身立鳥和蘭花。明代以前,堂屋內座椅的佈置尚無規律,但主人座椅位置後面通常會置放一扇屏風加以襯托;入清以後,堂屋內傢具的擺放開始沿中軸線對稱分佈,呈現出威嚴的秩序感和莊重感。

二、耕讀傳家

書房是住宅中優雅、寧靜的處所,是書寫、閱讀、焚香撫琴和品鑒文玩之處,是中國人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的幽谷。傳統書房是一個實用性與儀式感並重的文人自娛空間,現代書房同時還是辦公室在家中的延伸,從做人到謀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房在當代的意義變得更為多元。傳統書房筆墨紙硯不可少,還有多寶閣、書案、琴棋等用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莫過於筆筒,竹雕、石刻、木製或者漆繪者比比皆是,因為尺寸適宜,因此各種工藝技法都可以在上面獲得施展空間,從薄意到多層雕刻,從鏤空到彩繪,從平面到立體,應有盡有。

《打漁歸家》,竹雕,王新明

《打漁歸家》,竹雕,王新明

洪建華所創作的竹雕筆筒是本次展覽中比較獨特的一件。該筆筒所選用的原材料為生長時遭到意外而開裂的毛竹,作者在創作時,充分利用了裂縫,把它處理成一件捲曲的畫卷,從裂隙的內側開始雕刻了主仆二人攜琴外出以及丘壑山巒、松竹流雲等形象。該作品利用殘次、破損原材料創作工藝美術作品的典型。

書房中的用具不少,還有烏銅尺、座屏、承盤、羊皮紙、畫缸等,書房的器物本身都有把玩之物的特點,因此在紋飾、選材、做工等方面都會別具特色。

《四喜》,陶瓷,林似欽

《四喜》,陶瓷,林似欽

《香筒》,黃楊木雕,張紅雲

《香筒》,黃楊木雕,張紅雲

三、敬天法祖

祖宗家法在古代中國有著極為重要的社會地位,數千年來,華夏大地一直流傳著敬奉上天,同時祭祀祖先,祈求天神與祖先的福澤庇祐,並傚法祖先的懿德嘉行、家風家法行事。現代宗祠和祭祀場所往往也是族人聚會、活動、交流以及處理族內事務的公共活動空間,其建築集木作、石雕與磚雕藝術于一身,成為當地的文化名片。

在展覽中,這部分的作品多以青銅器和景泰藍器物居多。斑銅這種材料在工藝中比較特別,屬於原生的天然材料,而不是經過冶煉得到的金屬材料,斑銅經過捶打,可以製成非常薄而且帶有斑紋的銅片,以此製成的器物外觀因此顯得非常地典雅和古樸。對於明清的宮廷來説,可能景泰藍器是最好的祭祀祖先的禮器之一。

四、清賞雅玩

雅玩之器,往往具有濃厚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尤其是那些古代名人使用過的如意,以及玉雕、山子等文化用品,不僅流傳有序,還反映了收藏者的修養與氣質。這些器物或兼具一定的實用性,或純粹只有賞玩之價值,但它們都承載著中國人的精神寄託和美好願望,因此也可以裝點居住空間。

展廳中,雅玩部分雕漆製作的作品較多。殷秀雲創作的雕漆作品八方如意捧盒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直徑40釐米,高20釐米,通體密布兩層圖案,底層均布規則的回紋,盒蓋周邊與側邊鑲以細密的回紋和規整的圖案,蓋面的圖案分為中心與環帶狀兩組圖案。中心部分是一團緊致的團花,桃葉和桃花交織在一起,枝葉間隱藏著蝙蝠圖案。圍繞著團花,刻有葫蘆、團扇、魚鼓、寶劍、蓮花、花籃、橫笛和陰陽板八種具有吉祥寓意,象徵八仙法器(又稱道家八寶)和八仙的圖案,它是傢具中非常多見的圖案。

《壽星》,黃楊木雕,鄧宇榮

《壽星》,黃楊木雕,鄧宇榮

鄧宇榮的黃楊木雕《壽星》雖然刻了很多細節,拐杖、桃枝、仙鶴、梅花鹿、葫蘆、童子等,卻整而不碎。壽星頭部的隆起是一個亮點,帶著觀者的視線往下走,然後又由鶴鹿的動作引向壽星的頭部,處理得相當高明。鄭勝寧創作的木雕《彎刀》收放自如,臉部細節非常傳神,人物所戴的斗笠上排列齊整的細小孔眼與簡括的褶皺形成鮮明的對比。把玩之物長于纖巧,喻立新所作轉心瓶,高91釐米,直徑29釐米,分內外兩層,完全分離,內層可以任意旋轉,外層作鏤空雕刻處理,整體構思極為精彩。此外,如姚晨陽創作的木雕《一帶一路-商途》,顧啟望創作的《翻黃八角博古盒(八仙過海)》,都各具特色,可觀又適用。

《一帶一路-商途》,木雕,姚晨陽

《一帶一路-商途》,木雕,姚晨陽

《轉心瓶》,木雕,喻立新

《轉心瓶》,木雕,喻立新

五、錦繡蘭閣

臥房作為起居空間,具有私密的特性,中國人往往會選擇或實用、或精緻考究的器具精心佈置,營造最佳的休息氛圍。臥室內擺放的傢具既有陳設性質的,也有收納性質的,以後者為主。傳統臥室強調舒適、溫馨,以女子閨房為最,閨房同時也是女子做女紅、研習禮儀之所,更是講究到極致。其中,刺繡作品素來是閨閣中最重要的作品。

張美芳、張帆合作完成的刺繡作品《森林之歌》為四幅一組的組畫作品,選用了常沙娜創作的來自敦煌壁畫元素的手稿,每件作品的主體均由一組象徵吉祥的動物以及一株左右對稱的花樹組成。這些動物包括翼馬、梅花鹿、盤羊、大角鹿。畫面語言清新,以點、線、面組合而成,富有韻律感,裝飾性極強。當然閨閣中少不了各種首飾、挂墜,以及收納物什的奩盒等,它們都聚集了精湛的工藝,成為一時之最。

《純金掐絲燒藍轉心瓶耳飾》,首飾,馬董牛

《純金掐絲燒藍轉心瓶耳飾》,首飾,馬董牛

六、圃院晴光

中式園林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的影響,典型的花園,即便是最為小巧的圃院,也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意境幽深。“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在庭前屋後辟出一隅,模倣自然山水,小中見大,虛中有實,林石掩映,把全然對立的因素穿插分佈,渾然一體。而在園林中擺放石雕則是常見的情形。壽山石雕刻在中國的工藝石雕中屬於一個大類,出了很多傑出的工藝美術師,因此此類型的精品也較多。

《築夢秋林》,壽山芙蓉石鏤空雕,劉丹明

《築夢秋林》,壽山芙蓉石鏤空雕,劉丹明

展覽中劉丹明創作的《築夢秋林》便是其中的一件,作品以懸挂在白玉蘭樹的鳥籠為中心鏤空雕刻而成,但不同於常見的壽山石鏤空雕,這件作品中的鳥籠在白玉蘭樹的掩映下沒有那種束縛自由的壓抑,而更像是隱映在叢林的建築身影。作品左下角的菊花和頂部的幾隻小鳥,也很精巧,整件作品渾然天成,不可多得。

《脫胎赤寶天球瓶》,漆器,葉淩、洪兆惠、洪玲.

《脫胎赤寶天球瓶》,漆器,葉淩、洪兆惠、洪玲.

展覽的六大版塊復原了傳統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現了“慢生活”的細膩、溫暖與輕鬆。此次中國工藝美術雙年展,把那些漸行漸遠,以青磚、黛瓦、飛檐、翹角,焚香、撫琴、煮茶、清供為代表的文化符號和記憶加以綴合和梳理,勾勒出一個優雅的,可以滌蕩焦慮和陶冶性情的勝境,為人們在新的語境中提供借鑒,挖掘傳統工藝美術的新營養和新價值。

(作者係第五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策展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