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重慶教育 > 中小學 >

九龍坡區小學語文學業品質監測分析會暨新課標、新教材理念、新教法研討活動在九龍坡區實驗一小舉行

來源: 中國網教育 | 作者: | 時間: 2024-10-11 | 責編: 曾瑞鑫

10月9日,九龍坡區小學語文“學業品質監測分析會暨新課標、新教材理念、新教法研討活動”在重慶市九龍坡區實驗一小教育集團西郊校區舉行。活動聚焦“學業品質監測”評價,以“新課標”和“新教材理念”為導向,共研新教法。本次教研活動由區教師進修學院小學語文教研員葉林老師主持,全區小學二至四年級語文教師代表300余人參加。

區實驗一小蔣瑋瑋老師總結教育發展共同體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監測工具呈現出的三個特點:一是依託情境,夯實基礎知識;二是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三是讀寫結合,關注真實表達。通過分析監測工具,明晰學業評價的方向,提出教學建議。她還以四上六單元“童年成長故事”為例,進行教材解讀,做了素養導向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她強調樹立與核心素養相適應的評價觀,方能實現教學品質的精進。

鵝公岩小學祝琳老師結合三年級學業品質監測,從“積累運用”“閱讀理解”“成功習作”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從數據反觀課堂教學,給了老師們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隨堂課講練結合當堂落實,打造“高效的常態課”;二是深挖教材,深耕課堂,深研教學;三對於薄弱學生,教師要找準困難的癥結,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西彭一小李紅梅老師分享了二年級無紙筆測試的具體做法——期末遊園闖關集星活動:“字詞大盲盒”“積累大轉盤”“閱讀小達人”“查字典能手”“交際小達人”,面對一道道關卡,學生們在學中玩,在玩中樂,在樂中獲,這場無紙筆化測評活動,以語言運用為基礎,以跨學科融合為形式,以多元評價促進了學生的個體語言經驗發展,雖無筆墨也飄香。

隨後,區教師進修學院小學語文教研員葉林老師帶領大家以評價為導向,以課例為載體,共同研究教學方式的轉變。首先,以三年級上冊《花的學校》為例,針對只會機械模倣的問題,討論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場老師們積極參與,針對教學中的難點和疑惑各抒己見,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見解。在熱烈的氛圍中,葉老師引導大家梳理出兩條策略:一是要保底,用足課堂時間,夯實基礎養成良好習慣;二是要培優,深研課標教材,精準提煉核心知識,並做兒童化描述。

然後又以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為例,葉老師組織大家開展小組合作:怎樣把作者的觀察所得變成學生的真實感受?通過實踐操作以及現場交流,形成了第三條策略:三是課堂要活,就要遵循兒童閱讀體驗規律,先理解再感受後創新。

最後,區單元試題命制核心組成員的兩位老師就單元試題的特點和運用做分析。楊石路小學王華老師分析三、四年級單元試卷命題方向,用創設情景解決實際問題,整體設計嘗試結構化命題和突出實踐連結學生生活的方法,告訴老師們語文教學要從教材出發,構建聯繫生活的主題課程。

謝家灣金茂小學舒曉玲老師建議二年級的老師們,要將課程內容與階段評價緊密結合,如二年級上冊六單元教學要圍繞“紅色經典”設情境,根據單元試卷整體性、情境性、實踐性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創設一以貫之的真實語用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落實語文素養。舒老師的分享為老師們在把握單元試題和教學實踐上提供了有益指導。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站在高處看評價,俯下身來做教育。本次研訓活動為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語文教師將在新課標背景下,以新教材理念為引領,進一步探究適合兒童學習的新教法,以提高品質為核心,聚焦高效課堂,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

(圖文/龍坡區實驗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