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重慶教育 > 特別推薦 >

重慶巴川量子學校:量子版《種地吧,少年》,帶你走進“盤中餐的故事”

來源: 中國網教育 | 作者: | 時間: 2024-05-07 | 責編:

如果説《種地吧》是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喚醒了大家對於勞動的熱愛與尊重那麼對重慶巴川量子學校的量子er而言“種地吧”則是生活常態下田插秧、入水摸魚學做榨菜、上灶炒菜……行走中的課堂可太“香”了!

田間篇:滿身是泥的風味

這裡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有著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這裡擁有被長江和烏江共同滋養的紫色土壤,更有長達100天的低溫環境;這裡就是世界榨菜之鄉——涪陵。五一前夕,量子“行走中的課堂”在涪陵開課,量子初2025屆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人人會背;對盤中噴香的米飯,大家知之甚少。谷粒有什麼樣的結構?稻種萌發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入稻田之前,同學們了解水稻從種子長成稻穗的完美綻放過程,學習水稻的相關知識,體會飽含著先人智慧的農耕文明。

帶著對稻田的好奇和嚮往,大家穿上防水服,踏入田中。人生中第一次下田插秧的他們,像剛剛學步的孩童,努力保持平衡,慢慢地、一步步地走到田邊取到秧苗,準備親手為嫩青的秧苗們打開一個嶄新的旅途。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彎腰、插秧、後退,簡單的動作卻在考驗著同學們的體力,腳踩進泥水裏中,就很難拔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步步後退插秧,十分有難度。

大家小組合作,各顯神通,共同努力式、側身插秧式、坐地插秧式、原地不動式……用自己的方式栽種下嫩綠的秧苗。望著一畦畦碧綠的稻田,滿身是泥的少年滿懷憧憬,滿眼是光。

“盤中餐的故事”有泥土的芬芳,也有榨菜的香辣。涪陵榨菜是當地的特産,以其古法製作工藝和美味口感而聞名。

在行走中的課堂,同學們了解榨菜百年曆史,觀看一包小小的榨菜從清洗到加工再到裝袋的全過程,體驗傳統手工榨菜的基本製作流程。剛做完還來不及封袋,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品嘗起來,“自己做的,果然別有一番風味”。

灶頭篇:光明正大的摸魚

一座2400平米的科技園內含有哪些黑科技?同學們走進科技創新園,近距離感受現代農業的魅力。從胭脂蘿蔔中提取天然紅色素探索植物組織培養的科學奧秘。

這一季量子“行走的課堂”不僅在涪陵的田間,也來到了銅梁的開心農場。近日,量子初2026屆的同學們舉行研學活動。同學們播種玉米、下田插秧、下河摸魚、上灶煮飯,form farm to table,直接把有機食材做成了一道道美味。

暮春的陽光將池水烘烤得暖洋洋的,同學們挽起褲腿下到池塘,他們或單打獨鬥,或合作圍攻,又或俯下身子,將水池攪得渾濁起來,打算來個“渾水摸魚”。

“快點,這裡有一條!”隨著一聲大喊,三四個人蜂擁而上。一時間,魚塘內的水花和泥漿四濺,指揮聲、吶喊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塘裏大家抓得開心起勁,塘週邊觀的同學們喊地興奮激動,“摸魚”的快樂,體驗過的人才懂!

“魚”你相約的快樂,也有“烹”然心動的美味。騰起的嫋嫋炊煙,鍋中翻滾的食材和菜刀切菜的聲音,匯成了一首關於美味的BGM,在煙火氛圍的加持下,同學們紛紛化身“廚神”,手拿鍋鏟,快樂做“煮”。

清洗、配菜、掌勺、燒火.....大家齊心協力,分工明確。有的磨豆花,有的炒藤藤菜,有的做番茄炒蛋……同學們充分利用新鮮的食材,發揮著自己的專長,共同努力呈上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雖説切菜的刀工有待提升,炒菜時有點手忙腳亂,但來自同學和老師的認可,讓大家做菜的熱情高漲。

人間煙火,撫慰人心。做飯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在洗菜、備菜、炒菜的瑣碎中,在一邊享受美食一邊閒聊的團聚中,同學們觸摸到生活的煙火氣,看到了認真對待生活的態度,溫暖的友誼,熱烈的青春。

勞動篇:成長真實接地氣

不經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誰又能真正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義。這些“盤中餐的故事”不僅僅在行走的課堂,更在量子er的日常。

在行走的課堂,用雙手播種種子,用雙手獲得食材,用雙手烹飪美味。這個春天,量子中學部、小學部都開展了一系列以勞動為主題的研學活動。孩子們在泥土與煙火中汲取生活的力量,那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積極、陽光,蓬勃向上的力量。

在勞動課堂上,洗水果、疊被子、整理行李、做月餅……量子小學部根據年段特徵,通過自我服務、家庭生活、創意製作、文化傳承、生産活動五個維度,教會小學的孩子們30種必備的勞動技能。習得勞動技能的同時,孩子們體會到勞有所獲的快樂,感受到勞動是一件有意思、有價值的事。

在傳統節日裏,摘清明菜做清明粑粑、採中草藥做端午香囊、體驗勞動者的一天……量子中學部以節典為契機,利用特色作業,讓同學們與真實的生活對話,打開孩子們關於勞動的有趣表達。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每一個節日都成為了孩子們感知美好生活的成長坐標。

教育的主題就是完整呈現的生活。學校以勞動為圓心,打破學科與課堂的邊界,連接真實的生活。在學習與行走中,拉近孩子與生活的距離,喚起孩子與勞動的共情,讓他們認識到:勞動不只是耕耘物質收穫的原野,還是開拓心靈原野的鋤頭。

雙手與汗水,付出與收穫,讓勞動者踏實而滿足,讓勞動擁有巨大的行動空間和豐富的教育內涵,讓教育自然而然的發生,讓每一份成長都真實且接地氣。

無名的種子長理想的穗躬耕的少年收夢想的筏土地能長出莊稼勞動讓少年成長用勞動撒播幸福的種子讓四季茂盛,一路繁花,讓身心強健,成長盎然每一個“盤中餐的故事”都有一顆向上生長的種子

(文圖/重慶巴川量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