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重慶教育 > 特別推薦 >

沙坪壩區歌樂山小學“小郎中”走進南山植物園尋百草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倣 | 時間: 2024-03-27 | 責編:

3月23日下午,在中醫藥專家的帶領下,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小學的學子們走進重慶南山植物園開展“浸潤草藥芳香·傳承中藥文化”主題班會活動,一起識別中草藥,採挖中草藥,在分享收穫喜悅的同時,學習中醫藥知識,了解中醫藥文化。

此次活動由重慶市政府港澳辦、市政府新聞辦、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遊委聯合主辦,重慶南山植物園、沙坪壩區歌樂山小學校、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中藥博物館承辦,是“走進四季·愛上中藥”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本草行動的系列活動之一。

當天下午,歌樂山小學校的學子們變身“小郎中”,來到了南山植物園的中醫藥展覽館。

“中醫藥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和精髓。”南山植物園科教科科長文偉向“小郎中”們介紹了中醫的起源與發展。他説,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使用植物作為藥材,起初是通過口耳相傳,慢慢普及於民間。其中,《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是中醫藥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很多中藥材就在我們身邊。”文科長的一番話,讓“小郎中”們躍躍欲試。在重慶市中藥研究院、中藥博物館負責人李紫微和市級非遺黃氏中醫正骨術代表性傳承人廖慶渝的帶領下,他們正式開啟尋藥之旅。

這個季節,南山植物園的山茶園裏,數百種山茶花開得正艷。“作為重慶的市花,它也是一種中藥。”李紫微向“小郎中”們詳細解釋了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就有記載,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她説,山茶花有止血、散瘀消腫的功用,可治各種出血症狀。

地裏挖出的麥冬,枇杷樹上的葉子,路邊的蒲公英……在植物園裏走走停停,“小郎中”們很快就發現了不少中藥材。“這棵長著寬大葉子的樹就是枇杷樹,它的葉子和果實都能入藥,有清肺止咳的功效。”每找到一種中草藥,廖慶渝就會介紹它的生長習性、特點與作用,比如菊花可以泡茶,可以降火,決明子可以明目。

“沒想到,這些中藥材就在我身邊!”歌樂山小學二年級的豐驪臻同學收穫了滿滿一筐的中草藥,高興地説,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書本的知識”鮮活了起來,印象更深刻。

“要真正成為一名‘郎中’,不僅要會用藥,還得會看病,我們是怎麼看病的呢?”廖慶渝的話音剛落,歌樂山小學的學子們立即齊聲回答道:“望聞問切。”

隨後,廖慶渝詳細地為同學們介紹了針灸、艾灸、正骨、食療等傳統中醫療法,還為學生演示了把脈、正骨的過程,帶他們感受指尖脈搏的跳動、人體骨骼的奧妙。針對青少年中愈發普遍的腰椎和脊椎問題,廖慶渝還分享了一些實用的預防和改善方法,幫助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保持健康的體態。

講解中,同學們有的扮演醫生對“患者”問診把脈,有的扮演中醫技師為“患者”熏艾灸……他們雖然個不高、手不大,但一套套動作做得有模有樣。

活動現場,來自銅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平還向同學們展示了傳統艾條的製作流程。“採摘寬大、肉葉厚、香味濃的艾葉,進行晾曬,再用石臼搗碎,然後再經碾壓船碾成粉狀後製成艾絨粉,最後放桑皮紙經傳統艾條機包紮而成艾條。”陳老師還特別強調,只有這種秉承古法的傳統工藝製作,才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功效價值。

同學們一邊耐心聽取製作流程,一邊小心翼翼地擺弄著手中的材料。“這就是我第一次製作艾條,很有成就感,通過這一次學習讓我對中醫藥的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激發了我對中醫藥的興趣。”徐安琪同學説。

“我一共做了兩次,第一次艾絨放得太多,最後做出來的艾條都散開了。”六年級的廖敬軒體驗後感嘆,“看似一根簡單的包裹艾條,真正動手做起來也並不容易。”

“山楂、石斛、車前草、丹皮、姜黃,看,我們畫的都是常見的中草藥。”“‘蒲公英飛舞,風中傳藥方。消炎又解毒,輕輕飄身旁。’聽,這是我們為中草藥寫的詩。”“媽媽經常暈車,我用藿香、薄荷等中草藥給她做了一個香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原來,這些詩詞裏也藏著中藥材。”……

活動最後,一場以“浸潤草藥芳香·傳承中藥文化”為主題的班會在南山植物園舉行,同學們“各顯身手”,用一幅畫、一首詩、一段舞、一個香囊、一套操等形式,對各自的學習成果進行彙報,也為當天的自然探索本草行動畫下圓滿的句號。

“從書本知識到實地實踐,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對‘中醫藥’的認知從‘一片空白’到能主動分享、介紹,收穫十分豐富。”一名學生家長表示,希望“中醫藥種子”能通過這樣的活動,植根于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歌樂山小學校書記、校長傅允表示,學校將持續開展中醫藥啟蒙教育課程,聘請中醫藥專家來為孩子們上課,再結合傳統節日進行學習,讓孩子們領略中草藥的魅力,把生活和勞動結合起來,將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下去。

“我們將打造一個‘詩經藥用植物園’,為中外青少年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詩經如畫·本草如歌’的獨特魅力。”南山植物園管理處副處長楊宏表示,《詩經》既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還是一本珍貴的藥用植物寶典。其中用優美詩句記載的眾多本草植物,如桃、李、杏、梅、棠,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藝術表達,還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和生活的寶貴資料。南山植物園打造“詩經藥用植物園”研學基地,就是希望中外青少年“走進可愛的中國,遇見最美的本草”,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他們愛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使者。

(圖文/楊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