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巴川量子學校《校長媽媽的家教智慧》新書品鑒會暨家庭教育沙龍隆重舉行。新書作者——巴川量子學校潘雲芬校長、唐雅月老師分享量子新書中的故事,與重量級嘉賓、神秘讀者、量子家長展開兩代教育人的對話。在成長互動的結與解之間,看見雙向奔赴的母女真情,聽見令人折服的教育智慧。500多名量子家長收到了這份愛的禮物,一起品鑒這本“小而美”的新書。
跨越3年時光,這本書是如何誕生的?量子新書的策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圖書編輯伊師孟特意從北京來到重慶,為大家講述這本書出版的幕後故事。“我的本職工作是聚焦教學與學校管理類圖書的編輯與出版,家庭教育不算我負責的工作內容。當我決定做這本書以後,需要向出版集團進行一次次的論證,數次陳訴‘我為什麼做這個選題’以及‘我為什麼可以做這個選題’。歷時一個月以後,好消息傳來,這本書可以由我來出版。”
正是這份偏愛,這本新書才得以與大家正式見面。它由少年、青春、成年3個成長階段的24個成長主題串聯而成。這24個主題,看似是潘雲芬校長和唐雅月老師的個人回憶,但其實也是千千萬萬家庭都會經歷的教育場景和教育話題。
活動現場,這本書的作者——潘雲芬校長與唐雅月老師站在東西方教育觀念的交界處,從愛的契機、角度、距離三個維度對不同成長階段的教育,進行了感性和理性的探討與分享。
潘校的答案是:“對孩子提問的回應決定了陪伴的價值”。她延續了這本書的講述方式,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面對孩子的提問,我從來沒有忽略過”。潘校建議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要鼓勵認可,激發他們的探索欲,並參與其中、積極互動。“把問題變成體驗,就是高品質陪伴”。
雅月老師認為,孩子看似稀奇古怪的提問,是成為大人後不會去問的問題。它們往往是開放性的,代表了孩子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她強調,"小時候與問題的互動,也許會成為一種模板,成為孩子在面對人生重要問題時的做法"。
潘校與雅月老師和大家分享了書中的第15個故事,指出“家長重視錯與對,而孩子在乎選擇權”。雅月老師也提醒家長,“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見、聽見並理解。忽略孩子覺得重要的問題,就是最大的傷害”。
“小時候教她如何去選擇,在選擇中建立規則;青春期半放手,為她尋找人生導師;成年後以一場有儀式感的成人禮,宣佈正式放手”。活動現場,潘校和大家分享她的放手三部曲,也讓大家感受到她的家教智慧與深厚母愛。
真實的故事,坦誠的對話,深刻的反思,讓埋藏的私人回憶有了公共探討的教育價值。家長們時而埋頭筆記,時而凝神思考,時而會心點頭,被生動精彩的分享吸引,對“如何與孩子相處”更多了一些靈感、方法與思考。
活動現場最觸動人心的是雅月老師分享她寫給潘校的那則短信。朗讀過程中,她紅了眼眶、幾度哽咽,潘校的眼中也閃爍著淚光。
唯有愛可以超越時間,讓大家讀懂寫在最遙遠那顆星球上的詩篇。母女之愛在現場流淌,大家為之動容,熱淚盈眶。該如何表達愛,如何感受愛?雅月老師現場作出了最佳示範。好的親子關係離不開良好的溝通,書裏的24個故事都離不開溝通這個底層能力。
活動現場,和媽媽聊聊的孩子,除了雅月老師,還有14位量子er。孩子們以視頻的方式,講述爸爸媽媽説過的那些話。它們有些像刀,讓人傷心、恐懼,情緒低落;有些像光,帶來溫暖、開心,充滿能量。
愛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理解。父母以為的“話裏有愛”,可能是孩子眼中的“話裏藏刀”。本次活動中,還有200多位量子學生與活動現場的500多位家長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參與到這場“親子溝通”的話題中。
“聊”是一種溝通,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門必修課。現場,書中兩位重量級嘉賓驚喜現身,他們不僅是教育界資深人士,更是唐雅月老師的人生導師。當教育者與父母子女的身份重疊,他們與潘雲芬校長、唐雅月老師共同探討了親子溝通中“刀”與“愛”,並分享了自己的親子溝通秘籍,給家長支招,教大家避坑。
愛需要理解,也需要表達。家長們一邊聆聽,一邊記錄。這些充滿智慧的分享像一面鏡子,幫助現場的家長以此審視並反思。當我們以智慧的溝通搭起了愛的橋梁,當每一次對話都充滿愛的滋養,父母與孩子會更加理解彼此。
愛是和孩子在一起的熱鬧,是家人在一起的溫暖;愛是教育中的美好瞬間,是用心凝結的雙向互動。在這場以愛為底色的家庭教育沙龍中,每一處細節可見量子教育的用心。
用心的教育,在進入校門的一瞬間就撲面而來。在意是對愛的最好翻譯器、父母不是超人但有愛的超能力……從量子新書提煉而來的金句變身為路引,引導家長步入活動現場,也為他們指明瞭家庭教育的路徑。
用心的教育,永遠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家長與孩子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親密關係,是教育中最核心的活性物質。當大家在談論孩子的成長時,其實往往不只是孩子在成長,家長也在發生著變化,也在成長。
素未謀面的讀者張阿姨是“成長的耳朵”的忠實粉絲,每篇文章後都有她真誠的長留言。受邀來到活動現場的她,獲得了潘校與雅月老師親筆簽名贈書。
用心的教育,讓大家聽見孩子的聲音,看見孩子的需求。來自量子高中部的近百名學生,參與了此次活動。通過潘校與雅月老師的故事,理性思考自己的成長;學習從另一個維度理解父母;嘗試勇敢表達愛、感受愛……是他們最大的收穫。
正如雅月老師所説:“為了能讓彼此感受到不變的愛意,往往需要自己發生變化”。當我們動心起念的那一瞬間,教育就在發生改變,愛就在雙向流動。
(圖文/重慶巴川量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