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究基於大概念任務群的習作單元整組教學設計,4月14日,楊波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特邀請重慶市特級教師、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全國教師素養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副校長馮櫟均,以騰訊會議的形式為工作室成員進行網路培訓指導,工作室全體成員及部分學校語文教師參加了培訓。
成員分享:從語文要素出發建設任務群
張燕和唐小梅兩位成員就任務群的打造進行詳細彙報。
他們認為:本單元是習作單元,語文要素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一個人的特點。從語文要素出發建設任務群,可創設了“人物發佈會”這樣一個大任務。在大任務之下,創設了兩個核心學習任務——學方法和用方法。
在學方法環節,安排了兩個學習任務:一是走進生活中的人,先從人物外貌、動作、性格、品質等方面説出生活中人物的特點,再積累寫人的詞句。二是文本閱讀感悟方法,在掃清字詞障礙的的情況下,比較閱讀《人物描寫一組》以及《刷子李》,在研讀人物描寫一組時,創設了“我是小小閱讀點評家”“讓我猜猜他是誰”這兩個學習活動。最後進行片段描寫,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後立即活學活用,寫一寫身邊的同學或老師,這樣的活動設計做到了讀寫結合,訓練了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為終極目標——運用多種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一個人特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用方法環節,共安排了四個學習任務:一是方法回顧,先借助交流平臺梳理寫人方法,再進行類文閱讀把握方法,最後明確方法選擇的原則即為寫人的某個特點服務。二是學生練寫,課前細緻觀察身邊的人,完成人物觀察表,課堂上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三是例文引路,借助例文及微課視頻,學生修改習作。四是習作展評。
引領指導:從單元整體把握習作單元教學設計
馮櫟均老師以五年級下冊第二、四、五單元為例,對“怎麼上好寫人的習作課”進行指導:單元整體教學和普通的教學比起來,更能夠體現素養,而這個素養往往和學科品質是掛鉤的。在教學設計時,我們首先要考慮到教學目的範圍的層級關係。作為執教者,要在充分關注學情的情況下制定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可以將寫作任務前置,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明白自己的任務——在我這個單元學完了之後,我要會寫什麼?在單元整體教學推進的這個過程當中,要給孩子搭建一些支架,這樣才能減輕它寫作的難度。這符合語言的技能,先輸入,再輸出。它一定是呈階梯式的推進。寫作的任務多樣化,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認知水準。
她特別談到五單元的教學,如何寫好人物,可以先從關聯生活,激發興趣入手,如聊一聊《俗世奇人》,然後聚焦人物寫作方法,充分利用“單篇+整本”的閱讀方式來認識更多有意思的、有趣的人物。體會作者的描寫人物的妙招,最後來寫一寫身邊人。她對老師們的教學設計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深度對話:站在學生發展去思考習作教學
聆聽了馮老師的指導,工作室的老師們就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向馮老師請教。
工作室成員彭道偉提出,在指導習作時,如何結合整本書閱讀,從而提高語文素養的問題,馮櫟均認為:習作時可以連結生活,如觀察周圍的事物,給它寫植物卡,也可以製作微課介紹學校。傳統節日的教學可以借助很多繪本,也可以是教材與教材之間的對比閱讀。總之,和生活連結,和書本連結,和自己連結,用多種維度的連結方式,才能夠有效的達成真的會寫的目標。
工作室成員張一涵提出習作教學在學情調查上如何才能更有效,馮櫟鈞認為:學情調查要分成幾個步驟,第一個是教師先對文本進行速讀,自己會遇到什麼困難;第二個是站在學生的維度想一想,他可能在什麼地方會遇到困難,隨機抽取各等級層次的學生,聽聽他對這個文本最粗淺的感覺是什麼,把自己覺得難的那些部分拿出來問學生,從他們的反應印證教師自己對文本的思考究竟是不是到位了。如果是賽課的學情指導話,要改大概300份習作,才能比較準確地清楚學生的學情。
工作室成員張燕提出,如何將課文有機的整合進行教學。馮櫟鈞認為,教材的組合,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兩篇文章對照著,也可以一篇帶多篇,也可以一篇帶整本,甚至可以把這個裏面的摳出來好好品析。要圍繞教學目的去思考如何整合更有效。
工作室主持人楊波最後指出,基於當前普遍存在的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相互脫節的現象,大學城樹人小學馮櫟鈞團隊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為目標對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架構給予工作室的研究以很多啟示。我們倡導的大概念任務群單元整組習作教學,與大學城樹人小學研究團隊有三個一致:一是都立足於學生習作素養的提升,從習作能力提升的整體上去架構單元整組的教學;二是都強調方法從閱讀中來,運用到習作中去,要將習作與閱讀統籌考慮,在具體設計上可以閱讀中有習作練筆,在習作中有閱讀補充;三是都重視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習作和閱讀都不應只是學方法用方法,而是要與學生生活認知、情感體驗密切結合,讓學生有觀察可寫、有理解可寫、有感悟可寫、有興趣去寫、有動力去寫。(圖文/南川區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