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重慶教育 > 職業教育 >

重慶市多措並舉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來源: 華龍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6-08 | 責編: 盧玉勤

重慶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把職業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創新中的突出位置,以服務發展為導向、以品質為根本、以改革為動力,強化政策保障、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建成國家級示範中職學校30所、示範高職學校3所、骨幹高職學校3所,10所高職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建設單位。2020年高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2.37%,留渝就業創業畢業生達84.5%。

強化組織領導,繪就職業教育發展藍圖。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職業院校調研,對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切實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領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推進民辦職業學校黨的組織建設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選優配強民辦學校黨組織書記。做好制度設計,與教育部簽署落實“職教 20條”備忘錄,出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2018—2020)》等政策文件,努力打造職業教育升級版。

堅持重點保障,加大職業教育有效投入。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將職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財政教育資金增量重點向職業教育傾斜,教育費附加的30%以上用於職業教育。全市近5年財政性職業教育投入由61.5億元提高到94.1億元,年均增長5%。完善覆蓋中高職教育的生均經費撥款制度,中職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從2012年的750元提高到1500元,高職由6000元提高到1.44萬元。出臺民辦職業學校財政補助政策,對中高職民辦學校分別給予年生均500元、2000元公用經費補助。市級財政安排資金7500萬元,用於支援辦學條件薄弱的公辦高職學校建設學生宿舍,保障高職擴招順利開展。近年來,財政每年投入近16億元,惠及中高職學生達60萬人。

優化佈局結構,校企協同服務産業發展。優化資源佈局,著力構建“1+2+4+N”職業教育發展格局,打造主城職教核心區,在萬州區、永川區建設“兩個職教基地”,在黔江區、涪陵區、江津區、合川區建設“4個職教區域中心”,擴大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覆蓋面。優化專業設置,高職立項建設60個服務産業發展能力提升專業,建成國家級骨幹專業69個,6所高職院校7個專業點成為全國職業院校示範專業點;中職建成市級重點(特色)專業119個、高水準骨幹專業90個、緊缺骨幹專業75個,專業設置與重點産業匹配度達86%。深化産教融合,全市職業學校與超過6000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共建10個市級公共實訓基地,120個學生培養、教師實踐和企業生産、員工培訓“雙基地”,16個職教園區和20個示範性職教集團。

對接重大戰略,提升職教開放辦學能力。推進成渝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簽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發展框架協議,實施雙城經濟圈公共服務共建共用重大項目,兩地聯合成立職教聯盟9個。鼓勵職業院校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外向型企業開展合作,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發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在坦尚尼亞、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建立7個海外魯班工坊或境外二級學院。加強省際協作幫扶,與山東省建立魯渝教育扶貧協作關係,與貴州、雲南開展“渝黔合作”“渝雲合作”招生戰略合作。

深化教學改革,持續提高學生培養品質。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強化課堂教學,擴大優質教學資源,建成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4個、國家級線上開放課程3門,近三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6項。構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立交橋”,深入實施中職與本科“3+4”、中職對接高職“五年制”、高職與本科貫通“3+2”分段培養人才試點,探索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縱向銜接上升通道。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4萬餘名學生參與,職業院校學生雙證獲取率達87%。紮實推進高職擴招工作,持續深化“文化知識+專業技能”高職對口招收中職畢業生和高職春季招生工作,引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突出引培並舉,著力打造高品質師資隊伍。實施重慶英才計劃,力爭用5年時間培養200名技術技能領軍人才。實施“巴渝工匠”2020計劃,每年開展“巴渝工匠”杯技能競賽,培養選拔高技能人才6萬餘名。實施“雙千雙師交流計劃”,計劃5年內校企互派2000名教職員工進行交流。目前,中職院校“雙師型”教師佔比為51%。通過政府採購等方式,建立 35家中職教師培訓及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國家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3個。落實素質提升國培、市培計劃,實施骨幹專業教師研修計劃,選派教師赴國外研修學習。創新實施“高職院校+優質中職學校+行業企業”三位一體培訓模式,每年培訓骨幹校長和教師6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