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官網消息,近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簡報兩江新區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以下是簡報具體內容。
重慶市兩江新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打造“開放兩江、智慧之城”機遇,以智慧教育為特色,按照“博採眾長、才聚兩江、智慧引領、百花齊放”思路,積極創建義務教育全國優質均衡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聚集合力
一是黨工委高度重視教育發展。5年來,黨工委會、管委會辦公會研究教育工作 47次,專題會 115次,解決學校規劃建設、教師引進、教師待遇和教育民生等重大問題。二是區級部門合力推動教育發展。財政局 5年來累計投入 49億元全力保障教育發展需求。組織人事部在編制配置、教師招聘、幹部配備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援。經濟運作、規資、建設、環保、消防等部門給予學校建設有力支援,保障新建學校高品質如期開學。政法、公安、街道及社區全力幫助化解安穩矛盾,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三是市級部門大力支援兩江教育。推動市教委原 6所直屬學校與新區學校結對發展。市編辦保障新區用編,市人力社保局在教師招聘和人才引進工作上給予大力支援。
二、堅持高標準辦學不遺餘力
一是教育投入不設上限。教育經費全部納入公共財政足額、超額保障。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 1750元/生,初中 1950元/生,高中 2250元/生);新增師均公用經費(在編教師 20000元/人)。二是學校建設不降標準。提升學位標準,居住戶均人口由3.2提高至 3.5人,小學學位測算指標由 48生/千人提高至 70生/千人。引入全國知名設計單位參與學校設計,建設“有文化有內涵有品位”學校。三是設施配置不留死角。5年來,累計投入 3.6億元,高標準配置設施設備。對接兩江新區打造重慶“智慧之城”戰略,實施智慧教育進校園、進智慧公園行動,機器人配置率和人工智慧編程課程開設率均達到 100%,智慧校園實現全覆蓋。
三、堅持引育並重鍛造隊伍
一是師資引進高門檻。實施教師隊伍建設五年行動計劃,近5年招聘中小學教師 1295名。公選教師均為市區級骨幹,公招教師 90%為“雙一流”大學優秀畢業生。面向全國引進 60余名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二是教師配置高標準。率先成立教育發展研究院,集頂層規劃、教師培訓、教育研究于一體。推進教師“區管校聘”,將優秀教育人才和骨幹教師均衡配置到各學校。實現教學資源同步共用、幹部教師雙向交流。交流校級幹部 18人,交流比例 20.5%。三是考核激勵高效率。落實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政策;探索校長職級制改革試點,改革校長、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形成有效激勵機制,讓教師安心從教,著眼“教好”。
四、堅持民生導向注重公平
一是全面落實就近入學政策。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和公、民辦學校“同步同權、共同發展”政策,嚴格規範義務教育招生行為。現有在校中小學生 65518人,已全面消除大班額。二是充分保障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堅持流動人口隨遷子女與轄區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入學機會和“零收費”政策,以企業人員、創業團隊為主體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佔在校學生的31.7%。三是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5年來,累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3.2萬人次,發放資助和貸款資金達 4200萬元,做到應助盡助、不漏一人。
五、堅持優質發展強力改革
一是深化多元辦學改革。推進“名校+新校”集團辦學、“名校長+新校”教育家辦學,建立 8個教育集團,引進 11所優質學校,引進 36名優秀人才創辦新學校,呈現“辦一所、成一所、火一所”的良好態勢。二是完善課後服務體系。實施“作業輔導+創新課程”模式,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後服務內容,實現高品質、全免費、全覆蓋,惠及學生 5萬人,參與率 95%,問卷調查顯示社會滿意度 98%。三是搭建資源共用平臺。與中國教科院、北京海澱區、四川天府新區、市教科院、京津滬名校、市內名校合作。
六、堅持高品質創建積極攻堅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管委會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屬事、屬地責任,下好教育優先發展先手棋,打好優質均衡創建主動仗,實行部門聯動,合力攻堅。二是精心部署,有效推進。暑假期間,及時安排部署,領導包片包校,開展全覆蓋現場督查,對 36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摸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圍繞“校校達標、項項達標”工作要求,逐項自查自評,列出問題清單,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點。三是培優補短,全力突破。積極推進 8所學校整體改造工程及 18項修繕項目;招聘 341名教師,啟動新一輪骨幹教師考核認定;採取“場地共用、學生分流”方式化解大班額大校額問題,確保校校達標、項項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