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久紀念館。(受訪者供圖)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踏上抗美援朝戰場,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捍衛國家安全、民族尊嚴的戰歌。
“榮獲‘特等功臣’‘二級愛民模範’稱號的國際主義戰士呂玉久就是其中優秀代表之一,他用年輕生命救出8位朝鮮婦女,體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榮昌區榮隆鎮宣傳委員袁成武稱。
走進位於榮隆鎮玉久村的呂玉久紀念館,這裡以序篇、歷史篇、英雄篇、紀念篇、發揚篇五個篇章,用“文字+圖片+實物+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了英雄光輝的一生。
1931年9月,呂玉久出生在榮昌油菜鄉涼風村(今榮昌區榮隆鎮玉久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兄弟姐妹3人。他排行老大,十幾歲就開始撿煤渣、種田地,為父母分擔家庭重擔。
解放後,成渝鐵路開建,呂玉久參加鐵路建設,成了一名鐵路工人。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同年10月,美軍無視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緊急關頭,應朝鮮請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此時,呂玉久的兒子才1歲多,但他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
戰場上,呂玉久常常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搶救受傷的戰友。一有空,他就跟戰友張明祿(二人是搭檔)一起刻苦訓練,提升救援技能,每遇緊急任務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
1953年4月21日上午10時左右,美國飛機向朝鮮黃海道平泉郡金剛山投下大量燃燒彈,頓時山上山下一片火海,50多位當地老百姓和400多名志願軍戰士趕至救火。呂玉久和張明祿所在班因前夜執行了任務,一夜未眠,但聽聞起火,他們仍拿起救火工具衝向火海。
因火勢太大,這裡撲滅,那裏又燃燒起來,他們的臉被熏黑、頭髮被烤焦,依然奮不顧身從火海中先後背出吉時子、李貞淑、鄭景南、申善花4名朝鮮婦女。
當日下午兩時許,一個好不容易被撲滅火的小山溝又冒起黑煙。呂玉久率先發現情況,立即飛奔過去,張明祿緊隨其後。山溝裏的野草和樹木被引燃,大風一吹,火勢更加兇猛。先前在這裡救火的朝鮮婦女李浩世、崔春鳳、金善玉和鄭玉男正迎著火勢、忍著嗆鼻的濃煙在地上割草,以免火勢蔓延到志願軍堆放物資的防空洞。
豈料,一陣大風吹來,火焰將4人圍住,情況萬分危急。呂玉久、張明祿絲毫沒有猶豫,一前一後衝進火海,一人背一個再拉一個,並用朝鮮話喊:“火太大,快跑啊!”最終,他倆成功將4人救出,安置到防空洞裏。
“火裏還有人嗎?”突然,呂玉久看見濃煙烈火中似乎還有一個黑影(其實是一塊石頭),以為是一個人,又一次衝進火裏,張明祿也跟了進去。
這一次,呂玉久和張明祿再也沒有出來。最終,大火被撲滅,被張明祿、呂玉久救出來的8個婦女跑進尚在冒煙的火場,發現呂玉久撲在石頭上,身體已被燒焦,張明祿則倒在距他不到3米的地上。
“我們能活著,是你們犧牲了生命,救出了我們。”8位被救的朝鮮婦女淚流滿面,守在呂玉久、張明祿身旁。
同年8月2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和朝鮮黃海道平泉郡人民政府為張明祿、呂玉久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並在金剛山樹碑紀念,碑上用朝、中兩國文字刻著兩人的事跡。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授予呂玉久“特等功臣”“二級愛民模範”榮譽稱號,並追認他為中國共産黨黨員。為紀念呂玉久,他的出生地涼風村也改為“玉久村”。
“2019年10月25日,我們正式建成並開館了呂玉久紀念館,紀念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目前,這裡已是榮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中共黨員黨性教育的基地。”袁成武稱。(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