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兩江重慶首頁 頭條 要聞 經濟 交通 法治 公安 文化 旅遊 企業 招商 公益 健康 教育 房産 大數據 時評 政務聯播 視頻訪談 成渝經濟 網上直播 特別策劃 雙語資訊
  
長寧:環衛工人拾金不昧 靚了街道暖了人心
作者:宋成均、胡芮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5-07 16:24:15責編:金虎

在許多人眼裏,環衛工人是普通的,但恰是在這些平凡的勞動者身上,卻能看到不平凡的光輝。收入不高,家庭條件也並不寬裕的宜賓市長寧縣環衛所工人傅祖連,撿拾到2000多元現金時,卻沒法聯繫失主只好把失物交到單位。

image.png

“我就是在這個地方撿到的。”5月6日,筆者長寧縣城電力路見到傅祖連時,她停下保潔工作告訴筆者,昨天早上她發現馬路邊上有一個塑膠口袋,就立馬走過去撿起來查看,發現裏面裝有2000多塊現金,並且沒有任何證件和聯繫方式。

對於環衛工人傅祖連來説,大街小巷就是她的作業場,作業場裏時不時會有“被人遺失的寶貝”。但在撿拾到東西後,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失主,能聯繫上的她就在原地等,把東西物歸原主,無法聯繫到失主的,就交到環衛所辦公室妥善管理起來,讓工作人員幫忙尋找失主。

“只要撿到了,就要想法交到失主手裏。”傅祖連説,他們心裏是很著急的,撿到了就想早點交給失主,尤其是錢不是自己的就不能要,“錢多和少都是別人的,這樣的錢一分都不能用。”

其實傅祖連家並不富有,家裏5口人中有兩個年邁的老人,其中一人雙目失明,丈夫患病喪失勞動力且需要藥物支撐,全家就靠她和在外打工的兒子來維持生計。

像傅祖連一樣的環衛工拾金不昧的事情屢見不鮮,小事件彰顯大品格,環衛工人不僅用勤勞的雙手扮靚了城市,還用拾金不昧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據了解,僅去年一年,長寧縣環衛工人們就撿到銀行卡、身份證、醫保卡、手機、證件、現金等失物若干,全部都及時上交或物歸原主。當然,還有一部分失物還未尋到主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求環衛工人要守誠信、講文明、樹新風。”長寧縣環衛所負責人告訴筆者,對類似傅祖連這樣的員工,單位都會予以表彰和獎勵,號召所有職工用實際行動詮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宋成均、胡芮)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