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委員們分組討論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委員們對兩個報告和十一屆市政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今後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政協工作不斷創新推進改革落到實處
魯哈達:常委會工作報告簡明扼要,突出反映了“聽取群眾聲音,關注民生問題,為民眾爭取權利”。同時也體現工作的一大創新,即舉全政協之力,進行跨界別、跨專委會的聯合調研,調研成果被市委市政府在很多重大決策中予以採納。
鄭實:十一屆市政協做了大量工作,是卓有成效和超前的。例如,中共十八大提出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而市政協五年來一直關注這方面問題,這説明政協的工作是超前的。
李戈美、李愛國:這次會議文風會風改變較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簡短精煉,活動安排緊湊,會期縮短了,程式簡化了,希望今後長期堅持下去。
翟京華:中共十八大以來,黨風變化帶來了政風變化,對未來更有信心。常委會工作報告用事實、事例説話,經驗總結很精練,對今後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目標。只有每個委員個體切實發揮作用,凝智聚力,奮發有為,才能更好地發揮政協整體作用。 強化政協工作職能推進制度機制建設
柴文忠、程留恩、趙蘭香:在政協的三項職能中,參政議政很突出,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比較薄弱,這應該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劉永泰:在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後,協商民主要引起足夠重視,需要深入研究。協商如何開展,如何制度化,參加政協的各單位如何參與,是政協將來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也是我們首先必須研究的問題。
魯哈達:中共十八大已經提出協商民主制度化。我們今後幾代政協委員奮鬥的目標,應該是推進協商民主制度的法律化,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民主。 創新政協工作方式助力委員履職
鄭實、李愛國:要進一步研究政協工作機制,在會議形式和調研形式上有所創新,更多地深入一線。
王佳一:建議加強政協的宣傳工作,建立委員之間的交流平臺,打造百姓與委員溝通的平臺,通過委員公開信箱等方式,方便百姓向委員反映問題。
注重提案品質增強提案實效
劉永泰:現在很多提案在兩會期間提出,但事先沒有在政府的立項裏,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時機需要提前,政協也要在方法上、時間上加以明確,在制度上加以保證,使更多的提案發揮應有的作用。
鄭實、付志峰、楊宇飛、沈興海、趙蘭香、柴強、霍建新:提案一定要注重品質,多出精品,否則過多的提案只會給政府部門辦理造成負擔。提案工作必須掌握真憑實據,建議在提出提案之前,多從自己的專業角度思考,多找相關專家討論,多與主管部門溝通。 建立評估和監督機制,促進提案工作
柴文忠:每年政協提案有上千件,建議對其中一些聯合調研或者重大調研進行評估,對提案辦理落實情況進行封閉式的、全程的檢查和考核,看看提案在決策環節和實施環節中都産生了什麼效果、存在什麼問題。這不僅僅是檢驗提案本身,也是檢驗政協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王紅:提案在委辦局答覆之後,還會明確由提案委員會審閱,監督委辦局的答覆和委員提案是否一致,是否需要跟蹤和監督等。建議總結性地給委員通報政府部門為提案辦理所做的工作,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宣傳。
委員建言教育問題
李方:新建幼兒園的選址要充分考慮周邊環境、幼兒安全等問題。建議教育界別的委員發揮專業特長,圍繞幼教問題深化專題研究。
劉靜:感覺課改後城鄉教育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建議繼續調研如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問題。
周龍、劉岩:建議北京市改進外語等級考試。出臺符合自身實際的政策措施,整合首都優勢資源,重視藝術人才培養,多出藝術精品,打造北京市高等藝術教育品牌。
多措並舉破解醫改難題
鄒麗萍:目前醫改政策總體是好的,但是某些環節沒控制好,造成一些問題。第一,廠家不願意生産廉價藥品。第二,缺乏小包裝兒童用藥,因為劑型不合適,兒科用藥只有成人藥量的10%,剩下90%的藥量只能扔掉。第三,北京市60%的醫院服務於外地病人,急需建立轉診和指導制度。第四,國內外醫療機械的使用費用區別很大,國外儀器比國內收費貴,導致各個醫院競相引進國外設備,提高了醫療費用,建議利用經濟杠桿進行調節。
張斌:友誼醫院的藥品零差價政策很好,建議研討能否在北京各家醫院推廣實施。
于魯明:目前醫務工作者的幸福指數在平均線以下,應該多思考其原因和解決途徑。目前醫療方面科研經費不少,需要思考如何發揮好這些經費的作用。
方向華:醫改以後,社區醫院藥品由政府採購,有些疾病的治療藥品無法開到,患者就會擠到大醫院。北京社區醫院的醫生根本抽不出時間參加培訓,而美國社區醫院的醫生有非常系統的全科培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大會秘書處 資訊來源:北京市政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