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1、7、8、21組委員就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委員們圍繞當下首都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城鄉統籌發展、打車難、垃圾分類處理等問題各抒己見、踴躍發言。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加強提案交流與宣傳
黃克瀛、李曉強、韓光明:政協委員要有四個意識:積極發揮作用的主體意識;為黨政中心工作服務的大局意識;積極參與調研、勇於建言獻策的責任意識;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學習意識。政協委員應幹好四件事:一是圍繞黨政工作大局,積極參與政協專題活動;二是圍繞首都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出謀劃策;三是堅持為群眾説話;四是將本職工作與政協工作有機結合,互促發展。
高揚、李量、張軍偉: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形式,政協委員和政協組織應當在提案品質、提案辦理、提案督辦落實上多下功夫。一是加強提案交流,內容相近、立場相近的提案集中提出、集中答覆,避免重復提交、反覆辦理;二是強化提案查詢功能,使委員能夠具體查詢到以往類似提案內容和辦理結果,避免年年提、年年辦;三是加強提案成果宣傳,選擇有代表性的、辦理效果較好的提案向社會公佈,讓群眾更多地了解政協提案的重要性,更多地通過政協委員反映訴求,參與社會建設和管理。
疏導城市中心區功能加大城鄉統籌力度
秦剛:造成交通擁堵的深層次原因是城市整體規劃有問題,解決的辦法是要把城市中心區的功能向周邊郊區進行疏導,以減輕城市中心區的壓力。
王海平:要進一步整合城市功能分區,合理劃分城市核心區、生態涵養區、科技區、拓展區等區域,避免重復建設。
王振華、周永明、孫強:目前本市大量人口由城市中心區向近郊區遷移,城鄉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應繼續加強。無論是城市中心區還是功能區建設,都應該站在全市的高度,進一步加大城鄉統籌發展的力度,通盤考慮各項規劃,繼續加強環境保護、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方面的工作。
堅持“公交優先”共解打車難題
倪寶貴、于凱: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支援力度,出臺更多“公交優先”的政策。如繼續加快城際鐵路建設和城內地鐵公交建設,形成四通八達、對接良好的交通網路,同時引導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實現綠色出行。
于凱:“打車難”問題並不能通過簡單的增加計程車數量來解決。紐約計程車不足1萬輛,而北京有6.7萬輛,為什麼我們還是感覺不夠用?原因有很多,比如公共交通不夠發達、計程車運力不平衡、調度系統不完善、司機積極性不夠高、社會誠信度不夠等等。有些乘客通過電話重復約車、約了不乘、不按約定時間乘車等等,使很多司機不願意接約單,造成調度系統的實際效果打了折扣。因此,“打車難”問題的解決有賴於政府、計程車運營者和每一位乘客的共同努力。
保障搬遷居民住房品質提高公益崗位補貼標準
杜雨田:目前密雲水庫移民居住的房屋存在地基淺、不保溫、防汛抗災能力差的問題。由於都是連片房,居民無法對房屋實現單戶改造,且這種情況覆蓋面很大。建議市政府對這一問題給予關注,走城鎮化道路,將連片排房改建為高品質的樓房,既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也保障居民住房品質。
王振華:全市各區縣有多類公益服務崗位,比如山林看護、衛生保潔、礦産資源保護、城市協管等。目前,這些崗位從業人員的補貼由各級政府支付,補貼標準參差不齊,總體來看崗位補貼標準偏低。建議市裏根據財力情況,加大協調力度,進一步提高公益崗位人員的補貼,保障這些人員更好地發揮作用。
垃圾分類處理要一抓到底
王振華、楊智慧:本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小區垃圾分類的配套設施基本配建完成。但在垃圾運輸環節,還是一個大車統一拉走,似乎並沒有真正實現垃圾分類處理。相比垃圾填埋、焚燒,變廢為寶、迴圈利用才是更好的處理方式,如廚余垃圾可以作為肥料,建築垃圾可以作為再生建材等等。建議有關部門要繼續加大投入、調研、落實的力度,堅持不懈、一抓到底,將垃圾處理這一關係城市管理水準、居民生活水準的大問題解決好。
鼓勵企業創新與青年創業對接
錢瑞:創新是企業保持活力、得以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而高科技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瓶頸。這時就需要企業與大學、研究所等部門進行對接,招募青年人組成創業團隊,在企業提供的平臺上進行技術研發和孵化。有效地將企業創新和青年創業結合起來,既可盤活企業創新資源,同時也可避免青年創業的盲目性和高風險。
政府應加大對早期教育的支援
賈軍、楊立萍:在人的一生中,0-3歲是成長髮育的重要時期,希望政府加大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支援力度,在政策、資金、職業培訓方面給予支援。婦聯可以與嬰幼兒早期教育專業機構開展合作,推動早期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大會秘書處 資訊來源:北京市政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