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協要聞>

全國政協第三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現場小記

2023-06-02 08:48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三農”問題是關係國家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此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先後出臺,為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重要指導。五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我國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取得了諸多成果。但當前一些制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短板依然存在,如何進一步補齊短板、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5月29日,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情況”主題,全國政協舉辦第三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與會委員就相關問題提出看法和建議,並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負責同志開展交流互動。

眼下正值夏收時節,風吹麥浪滾滾,收割機聲隆隆,廣大農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即將收穫豐碩的成果。

我國糧食産量已經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高平臺上,越往前走難度越大。習近平總書記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強調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把任務落實下去。

作為農業界委員,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知聯會會長唐俊傑十分關注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的重點是什麼?

“編制行動方案將非常明確地細分區域增産的品種結構和分省區糧食增産的任務,圍繞糧食生産關鍵的環節和薄弱領域,推進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回應表示,編制行動方案將緊緊扭住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問題,逐步把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強化農機裝備創制和技術整合創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強化和壓實地方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制度,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和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就是要保障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據2021年公佈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以2019年底為標準時間點,我國耕地總面積約19.18億畝,全國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僅有1.36畝,耕地變得越來越寶貴。

然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杜志雄在調查中發現,個別地區依然存在土地撂荒情況。他想了解,國家針對耕地撂荒現象採取了哪些舉措?目前成效怎麼樣?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回應表示,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現象,2021年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統籌利用撂荒地來促進農業生産發展的指導意見》,並對此項工作做了全國性部署,重點要抓好健全補貼機制、加快設施建設、規範土地流轉、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準四個方面的工作,“下一步我們還要加大力度,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建立撂荒耕地動態監測機制,加強分類指導。”

“隨著農作物夏收生産全面鋪開,隨之而來的是秸稈處理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生態與生物資源研究室主任閔慶文對此十分關注。他表示,2021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1%,統籌推進農業廢棄物迴圈利用也將成為下一步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但是,調研發現,有關方面對秸稈還田持有不同看法。因此,他想知道,農業農村部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推動秸稈還田是提升耕地品質和産能的首要措施。”鄧小剛回應表示,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主要聚焦于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和華南等糧食主産區,強化技術創新,突出抓好秸稈還田和離田等關鍵環節,全面推廣秸稈“五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飼料化)”等,秸稈綜合利用水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鄧小剛表示,總體來看,秸稈還田對穩定農業生産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僅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同時也改善了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此外還促進了産能提升。未來將從還田要科學、離田要高效、推進精準管理三個方面發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對於秸稈焚燒與禁燒的問題,鄧小剛表示,應在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下,指導各地科學劃定秸稈有序燃燒區域,在保持環保和資源化利用關係平衡的基礎上,探索秸稈分時段有序燃燒機制,以便利農民,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委員們還圍繞鄉村振興資金投入、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等方面與部委負責同志進行了互動交流。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