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3月1日訊 (記者 秦金月)2023全國兩會將至,全國政協委員、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王黎光帶來《構建中國音樂教學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藝術教育》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王黎光(照片由本人提供)
王黎光介紹,1949年以來,中國的音樂教育模式基本是照搬西方國家的教育體系,例如俄羅斯斯坦尼斯拉伕斯基藝術教育理念、匈牙利柯達伊、德國奧爾夫、瑞士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等。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在建院之初的教學理念和課程標準都是在“斯坦尼斯拉伕斯基”基礎上建設起來的,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學科大多數也都以“柯達伊、奧爾夫、達爾克羅茲”三大教學法為準繩。曾有學生時代“誰不是‘斯坦尼’誰就沒有藝術標準”的爭論,也曾有教師“我研究並執教了三十多年柯達伊、奧爾夫、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培育了千萬中國學生”的慷慨激昂。
王黎光認為:“學習和借鑒西方優秀文化不是壞事,但全面複製並長期沒有建立起中國的教育體系就凸顯出我們現行教育的短板和漏洞。”
柯達伊曾説:“我的教學法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使受教育的人們,充分了解什麼是匈牙利文化。”王黎光在提案中説:“兒時的一首民歌猶如‘鄉愁’,會附體一生故鄉的味覺、視覺、聽覺、觸覺,從而樹立起永不磨滅的民族魂,家國情。”
他表示,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民歌與戲曲可謂千歌萬曲唱不盡,異彩紛呈咏不絕,如果這些取之不盡的中華文化元素不能潛移默化在青年人的血脈中,而讓西方音樂文化侵蝕在青年人的頭腦裏,怎麼可能使一代又一代成長起來的中華子孫有民族歸屬感和堅定信仰呢?
他強調,傳統文化不要總是抱怨社會不予重視,而應自身尋找推陳出新的發展差距和順應時代審美情趣的創新途徑;藝術教育不能總是“外來和尚念洋經”的盲目照搬,而應積極探索吐故納新的教育體系和順應中國式現代化藝術教育的途徑。中華文化既博大精深又大含細入,為我們吸收借鑒西方文化精髓,構建中國音樂教學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藝術教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實際上,中國的有志之士始終沒有放棄中國音樂教學法和中國音樂教育體系的建設,很多藝術教育家們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卻因為沒有建設平臺而使一生的教育智慧付之東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全民美育,亟待中國音樂教學法的橫空出世。
因此,王黎光建議,教育部及相關權威部門在組織編撰、資源整合、協調共建等方面充分調研,精準把脈,成立中國音樂教學法建設機構。規避教材建設“你拆我的鍋灶,我砸你的飯碗”的文人相輕及院校相爭,順應時代發展,建設“中華文化之標準,中國樂派之教育”的音樂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