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14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藍閩波:“瞄”著問題去 “盯”出好結果
新華社記者郭敬丹、吳振東
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3樓,藍閩波的辦公室略顯雜亂:一個資料櫃門前挂著長尾夾,夾著厚厚一疊座談、調研安排;書桌一旁的透明推拉門則被他當成了“白板”,上面用馬克筆寫滿了各種化學分子式和思考要點。
作為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教授、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藍閩波履職15年來,共提交43件提案,從推動大型儀器共用,到加強危險化學品監管,再到深化産教融合,件件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以“真話”“行話”推動實際工作。
“提案主要來源於我熟悉的領域,以及日常觀察,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隨手記下來。”藍閩波説。委員履職和科研教學,融合在藍閩波的日常工作中,也凝結進他的提案裏。
2月10日,在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辦公室內,藍閩波書桌旁的透明推拉門被他當成“白板”,上面用馬克筆寫滿了各種化學分子式和思考要點。新華社記者吳振東 攝
有關推動大型儀器開放共用的一系列提案,是藍閩波頗為滿意的“履職作業”。2012年初,一項全國調查數據顯示,價值4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設備中,三分之二存在使用效益偏弱的問題。
藍閩波“盯”上了這個問題,開展深入調研。“當時許多高校已經建立了大型儀器設備校內共用機制,而且校際共用項目已在推進建設,但由於缺乏持續性投入而步伐緩慢。”當年全國兩會上,他提案建議出臺相關法律,加大資金投入和加強資金管理“兩手抓”,儘快提高科研儀器設備的總體利用率和共用水準。
提案得到高度關注。藍閩波説:“問題的解決走出了關鍵一步:在財政部等支援下,全國高校科研儀器設備的共用平臺終端和網路建起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藍閩波又發現新問題。他舉例説:“有了高校間的儀器設備共用平臺後,如果某個實驗樣本在當地高校不能及時檢測,可以送去外地高校,但卻很難送進同樣有條件開展檢測的本地科研院所,為了那些經不起路途跋涉的樣本,‘共用’必須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間也能實現。”
2月10日,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藍閩波在辦公室搜尋資料。新華社記者郭敬丹 攝
於是,2015年,藍閩波再次提交提案,進一步建議,打破管理條塊限制、採用統一標準、推動系統相容,建立統一開放的國家共用儀器網路管理平臺。“反饋很快,我還記得,當時有關部委一位司長來到上海,跟我聊了整整一下午。”
“現在,平臺還有一個功能,可以考評相關單位的科研儀器使用率,考評低的,在次年大型儀器購置上將受到限制。這也‘反向’促進開放共用。”藍閩波笑著説。
一個問題一“盯”就是近十年。如同做科研講求“發現問題、持續跟蹤”,藍閩波的履職“秘訣”也一樣:解決宏觀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聚焦一個點,持續發力。
今年1月底,藍閩波提出的《關於深化産教融合,培養産業創新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提案》獲評全國政協2022年度好提案。不到2000字的篇幅,簡潔凝練地提出三點問題、三個建議。但他對此的思考,從2020年《關於完善專業碩士培養體系,服務國家建設需求的提案》就已開始,其中的核心問題,都在於如何讓學生勝任社會需求。
2月10日,藍閩波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實驗室指導學生。新華社記者郭敬丹 攝
藍閩波不止一次聽到企業“吐槽”:“我們使用的技術比你們上課教的還要先進,學生進來我們還要重新培養才能上手”;另一邊,學生也苦惱:“在學校裏學的知識,到了企業卻用不上。”
藍閩波聽得著急。“比如我自己,是主攻奈米生物材料製備和應用的教授,如果我都不知道産品的需求在哪,那還研究什麼呢?”他提出,高校要深入調研,了解産業技術創新的需求,依産業需求建專業。
同時,藍閩波也提出將産教融合納入區域發展整體規劃框架中。“像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産業集聚,學生就業集中,尤其值得探索。”藍閩波建議,按照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統籌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産業結構,同步規劃産教融合發展政策與措施、支援方式、實現途徑和重大項目。
2022年下半年,藍閩波收到有關部委的答覆:相關工作已在推進,一些地域已經就創新城市教育互融項目進行了簽約,建立相應聯盟,構建具有新特徵的教育模式。
【記者手記】
採訪中,記者提出想看一份提案辦理答覆件,藍閩波沒有找到。“相關資料太多,一時想不起放哪兒了。但是,政府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問題解決到了哪一步,都在我心裏頭裝著。”
有人説藍閩波“愛揭短”,但“揭短”只是第一步。他立足熟悉的領域,在紮實調研的基礎上,善於發現問題,更會緊盯問題不放、持續跟蹤。
履職15年,他始終堅持説“實話”“行話”“有用的話”,努力促使一項項專業意見變為政策選項。
“我已經養成習慣,始終關注行業發展趨勢、重大事件,以及相關重大政策措施的出臺,發現什麼、想到什麼,總想説説。”藍閩波的“説説”,是結合自身工作獻計獻策,不講“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