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李旭
2023年珠海兩會如約而至。在今年全省高品質發展的主題下,全省各市加足馬力勇爭先,在此背景下召開的珠海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有著更加特殊的意義——如何促進傳遞信心增強活力?如何推動全市高品質發展?如何與港澳進行更深一步的融合?來自各行各業的政協委員們爭相為珠海貢獻出一個個“金點子”。
珠海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開幕
珠海市政協委員李梅
談經濟: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今年的政協會議上,“經濟”二字觸動不少委員的“神經”,成為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當前,珠海依然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而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在一定時間內會對消費、服務業産生較大影響。就珠海而言,私營、個體經濟主體合計佔全市市場主體總數的比重超過90%,民營中小微企業在推進“産業第一”、保持經濟平穩、解決城市就業、強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民盟珠海市委會帶來了關於加大民營中小微企業紓困和扶持力度,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的建議。“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少企業家信心不足,要保證經濟社會轉段平穩有序,切實加大民營中小微企業紓困和扶持力度,提振信心,穩定增長。”珠海市政協委員、民盟珠海市委會秘書長張生旋代表民盟珠海市委會建議,“一是升級援企政策,提振企業信心;二是實施多元舉措,降低生産成本;三是穩定供應鏈條,拓寬市場渠道;四是分散成本風險,輸送金融血液;五是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民企生態。”
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要雷厲風行地推進工作,另一方面則需要打破“瓶頸”與“桎梏”,勇於開拓創新。珠海市社科聯提出了關於建強珠海特色海洋牧場經濟鏈的對策建議。政協委員狐志昂代表珠海市社科聯的發言中表示:“建強海洋牧場經濟鏈是遏止海洋生態系統退化、漁業資源衰退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提高漁民收入和提升海洋碳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
當前,珠海已經建成兩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漁業資源養護增殖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以海洋漁業、海洋旅遊業為代表的海洋牧場經濟鏈取得一定發展。狐志昂建議,要做好市級層面頂層設計,堅持市場化導向,全力推動海洋牧場産業化開發。“我們還需要補全産業鏈條,著力推動形成現代海洋漁業産業體系,以市級海洋牧場建設為抓手,推進海洋空間綜合利用,促進三産貫通發展,推動海洋旅遊業態創新。”狐志昂説,“探索‘深水網箱+波浪發電’‘深海養殖+休閒海釣’等模式,可推動發展現代漁業養殖、漁業體驗旅遊等三産融合的‘海上田園綜合體’,為‘跳島休閒遊’提供更多選擇。”
談發展:長遠眼光謀劃高品質發展
思路決定出路。不同於經濟上的雷厲風行、開拓創新,發展問題需要用更長遠的眼光去謀劃。
“珠海引進了大量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落戶,除了現有系統的人才政策、科技項目支援、産業扶持政策等外,希望出臺更多針對創新創業團隊1-10階段,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解決産業發展的痛點,進一步促進創新鏈與産業鏈的深度融合,加強産業中試平臺建設以期提升創新創業的成功率也是必須重視的環節。”珠海市政協委員、珠海恒格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公司董事、恒格電漿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重點實驗室電漿裝備與應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胡可的一席話點燃了委員們的熱情,不少委員作為紮根珠海多年的創業者,珠海的高品質發展和産業的騰飛是他們共同的願望。
“當前珠海存在大企業帶動作用發揮不足、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較弱的問題,而珠海在扶持政策上創新也不足。”政協委員劉偉東在代表民建珠海市委會發言時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建議加大珠海分級培育力度,依託‘5.0’産業新空間增強發展的‘新動力’。同時,還需要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強化資本要素對接、加快融合‘4+3’産業集群,並強化全面精準服務。”在本屆會議上,民建珠海市委會帶來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珠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高品質發展的建議。
“高品質發展”這5個字是本屆會議中出現的高頻詞。除了在産業方面,不少委員還聚焦城市、餐飲、文旅融合等多個方面。政協委員李梅將目光放在了活化利用歷史名人資源、講好珠海故事方面。
“珠海已經挖掘了若干與歷史名人相關的文化元素,挖掘歷史名人資源,講好珠海故事,可以為實現‘城市跨越’、推動鄉村振興、助力城市高品質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李梅表示,“我們建議珠海加大歷史名人資源保護力度,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增強文化自信、打造文化科技産業鏈、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同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談融合:粵港澳融合發展共同繁榮
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設立,以橫琴為紐帶,珠澳之間的融合更加緊密,也共同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早在2006年,珠海與香港機場管理局就已經開啟‘珠、港機場合作’,二者‘聯姻’以來,珠海機場航空主營業務取得突破性發展。”政協委員丘昌賢代表香港珠海各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發言時表示,“當前珠海航空客貨運市場發展結構尚不均衡、航空産業與港澳協同發展的機制有待加強,同時,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凸顯。”
丘昌賢建議,深化珠港航空産業合作,推動兩地産業創新發展;發展珠港兩地客運項目,實現兩地優勢客源互引;發展珠港國際貨運業務,打造航空人才孵化平臺,“這些建議落實執行,一方面有利於粵港澳拓寬合作廣度及深度,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推動珠、港兩地航空産業全面提升,帶動大灣區高端要素和産業加快集聚;另一方面,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持續促進珠海經濟發展及自身戰略地位提升的同時,對打造港珠澳經貿新通道、促進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政協委員言登峰關注的重點在健全珠澳城市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處置方面。“珠海和澳門陸路相連,‘唇齒相依’。”言登峰説,“我們建議探索建立珠澳地區應急處置聯動合作機制,發揮民企在應急體系中的保障作用,政企聯合建立珠澳應急産業園,打造珠澳應急物資供應鏈平臺。”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黃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