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舉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界別聯組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烈,委員們踴躍發言,談綠色農業、談農産品加工、談鄉村經濟、談鄉村根脈延續……展望未來,政協委員動情地説:“全新的希望在農村,使命的力量在農村!”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北京市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其中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必要組成部分。”來自農業界的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芮玉奎第一個發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芮玉奎多年來投身農業農村建設,在農村設立了教授工作站,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推進北京農業現代化目前還面臨一些難題,比如農業用地少、經濟貢獻小,傳統農業還普遍存在,綠色農業實現路徑還不夠廣等。”他有針對性提出建議,“摸清底數,加大農業現代化扶持力度,從種、管、收、加工儲藏等全方位提升農業現代化水準,大力發展綠色高效農業,併為種植單元和市域內的頂級農業教學科研院所或專家牽線搭橋。”
“北京要綠色發展、創新發展、高品質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也要與其有機結合起來。”來自經濟界的市政協委員、奧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周原接過話筒。他建議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扶持農産品深加工産業,“農産品深加工一頭連接著土地,一頭連接著市場,被認為是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他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力度扶持農産品深加工産業,促進産能提升,“全新的希望在農村,使命的力量在農村!”他充滿信心地説。
如何將城市的消費力轉化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力?來自農業界的市政協委員、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總風景園林師吳宜夏持續關注這個話題。她就“發展研學旅遊助推鄉村振興”提出建議,“京郊鄉村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建議推動研學進鄉村,打造高品質、個性化研學課程産品。”她説,“例如農耕體驗活動,讓學生體驗勞動的重要性,從而熱愛勞動,提升孩子們對鄉村的認知度和自豪感。”
鄉村根脈延續,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來自民進界的市政協委員、中國工藝美術館副館長蘇丹就“讓非遺助力鄉村建設”提出建議。“新時期的農村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大命題,目前多數非遺項目都留存在農村,非遺保護傳承對於鄉村根脈延續等都有積極促進作用,應該被珍視。”蘇丹開宗明義,他建議總結利用長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經驗,針對農村的非遺項目制定長遠發展規劃,為非遺傳承工作者們創造良好條件,讓非遺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