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河南省政協推進落實破解“兩個薄弱”記事

發佈時間: 2022-12-27 14:36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王有強 靳燕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支援縣級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建設”“市縣黨委根據人口和經濟規模、政協工作量等實際情況,配齊配強政協必要工作力量”……11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委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就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再次聚力破解“兩個薄弱”問題。

省委加強領導和支援、省政協主動推進落實,創造性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正是十二屆河南省政協發揮全省政協組織整體效能、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督促指導市縣政協深入落實中辦《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和省委實施意見,鼓勵支援基層創新探索,提高政協工作整體水準。”省政協主席劉偉強調。

■ 黨建引領,找準“定盤星”

“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以來,共收到提案1240件,經審查立案1003件,遴選確定重點提案46件,目前已全部辦復。”11月4日,河南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了省政協2022年重點提案督辦工作情況,並給予高度肯定,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認真細緻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做到辦好一個建議提案、解決一類問題、推動一方面工作。會議確定,今後每年省委常委會會議都將定期聽取省政協重點提案辦理情況彙報。

黨委重視是破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的根本保障。為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河南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援保障、聚力賦能的硬招實招,為政協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早前,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協圍繞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組建5支由黨組成員帶隊的調研組深入各地,做到聽取意見全覆蓋,形成專題報告報送省委。在充分調研、摸清情況的基礎上,河南省委召開政協工作會議,印發實施意見,明確了加強黨對政協工作全面領導的12項制度措施,為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打開了突破口、明確了發力點。

隨後,省委正式將抓政協黨建工作情況納入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內容;將省轄市黨委領導支援政協工作納入省管領導班子綜合考核體系,內容涵蓋黨委重視加強政協黨建、支援政協開展工作、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等方面。按照省委做法,各市黨委也對縣區進行考核和述職評議,為政協履職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目前,在全省各級黨委的重視支援下,建立健全了體現黨的全面領導、具有政協特點的黨的組織體系,全面形成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專委會分黨組、機關黨委、基層黨支部上下貫通的黨的組織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

■ 多維聚力,打出“組合拳”

10月8日,河南省政協“智慧政協”二期及省市縣三級聯動平臺正式上線運作,實現了全省各級政協組織資訊化平臺互聯互通。

這一舉措大有深意:以“智慧政協”二期建設為抓手,河南省政協推動成立了18個省轄市和156個縣級資訊化工作機構,市級層面基本配備了2名以上專業技術人員,縣級層面已有124個縣區至少配備1名專業技術人員,基層政協工作力量得到歷史性充實加強。

“上級政協在走在前、幹在前的同時,要加強對下級政協工作的指導幫助。”每到一處調研,劉偉常就破解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等徵求市縣黨政負責人、市縣政協主要負責同志意見建議,幫助市縣政協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積極健全市縣政協聯繫指導機制,把上級政協對下級政協的聯繫指導機制上升為常態化、拓展為系列化加以落實,推動省市縣政協工作貫通起來、協同起來、聯動起來。

在破解“兩個薄弱”問題上,省政協不僅注重增加機構人員的數量,更注重提升政協委員和機關幹部的素質,大興學習之風,不斷提高委員和幹部履職的能力水準。

“各位委員好,歡迎進入‘文明探源’河南政協讀書群進入第四專題學習交流,專題名稱為‘探尋河洛文化聚力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敬請您準時入群共學,積極交流發言。”清晨08:30,隨著領讀人的一段導讀語,委員讀書群裏開始熱鬧起來。

領讀、專題輔導、延伸閱讀、觀看視頻、設置交流討論參考題目……9月至12月,河南省政協與吉林、廣東、廣西、青海4省區政協同時參加全國政協第十期委員讀書活動。河南省政協以“堅定文化自信 探源中華文明”為主題,組織住豫全國政協委員和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認真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讀書活動,形成了讀書促進履職、履職服務推動大局的良性機制。

■ 協商下延,搭建“大舞臺”

“路面高,院落低,雨大了怎麼辦?”“存車棚設計能不能再寬點兒?”“家裏的污水管道嚴重老化,政府能幫助改造換新嗎?”……近來,在焦作市沁園街道所轄的小區,隨處經常可見居民坐在小板凳上,圍攏在一起提意見、拉家常的場景。

沁園街道以“有事好商量”為依託,開設了“小板凳議事會”,把協商議事活動搬到社區小廣場、群眾家門口,以轄區居民群眾為議事主體,邀請有關市政協委員及職能部門參與,通過拉家常式的交流,向居民全面深入講解政策,化解萬家愁。

如今,“鷹城協商”“玉川議事廳”“相約星期三、民情大家談”等一大批特色協商載體相繼涌現,有效破解了“政協協商越往基層越弱化”這一難題,市縣政協發出更多的“好聲音”:圍繞推廣城鄉一元公交車經驗、解決車輛違停治理、中小學生午餐午休管理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建言資政,使基層政協更有用武之地,參與基層治理更具成效,政協組織作用發揮得更好。

為有效服務委員履職,全省2451個鄉(鎮、街道)全部落實召集人制度,由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任政協工作召集人,並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同時,省政協適時舉辦全省政協工作召集人培訓班,加強對政協工作召集人的教育培訓,建立召集人述職制度,引導各級政協工作召集人切實發揮作用,助推政協工作重心下移、委員力量下沉、協商觸角下延,寫就擔當實幹、競相出彩的生動圖景。

“團結奮鬥是黨的二十大的重要主題,是完成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力量之源,也是人民政協服務國之大者、發揮優勢作用的工作要求。”劉偉表示,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統一戰線組織平臺、協商平臺、工作平臺的重要作用,努力使每一項履職工作都成為團結的載體、奮鬥的抓手,每一個界別都成為團結的紐帶、奮鬥的橋梁,每一位政協委員都成為團結的“因子”、奮鬥的“分子”,更加廣泛地凝聚“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人心和力量。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