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這是黨的二十大之後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全面分析了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系統部署了2023年經濟工作,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
會後,全國政協委員第一時間進行了系統學習,紛紛表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發展品質穩步提升,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成績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
委員們提出,2023年,我們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真抓實幹,求真務實,積極履職,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 成績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
過去三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了全球五波疫情衝擊,有效處置了國內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有效守護。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賀盛瑜説,面對超預期因素衝擊,我國實現了發展品質穩步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就業物價基本平穩,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權威數據顯示,2022年,預計我國全年經濟總量將超過120萬億元。糧食産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022年,雖受疫情影響,國內整體市場總體發展相對平穩。尤其數字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長點,逆勢而上,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對經濟發展、民生保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調節作用,在提振內需市場活力方面功不可沒。”談及2022年經濟發展形勢時,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表示。
“今年以來,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多發廣發等多重挑戰,今年前11個月我國國民經濟以堅強的韌性頂住了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壓力,繼續保持正向恢復態勢,總體運作在合理區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王濟光在接受採訪時説。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晉商民營聯合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晉民投)董事長昝寶石表示,今年以來,中央及時果斷出臺穩經濟所有政策和接續措施,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這些經驗也彌足珍貴。
■ 利好不斷積累應順勢而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會議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其中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對發揮好貨幣政策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説,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要保持幣值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基本穩定,這就要求貨幣政策在多重目標下協調平衡,精準施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援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佔斌特別注意到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兩個毫不動搖”。
“這個非常重要。”張佔斌解釋説,這是我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這些年總有一些議論,有的有很大偏差,不符合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論述,也不符合“兩個毫不動搖”的精神。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旗幟鮮明地提出並表明態度,要反對這種錯誤的觀點,我覺得特別特別重要。由於疫情原因,部分民營企業發展遇到了困難,民間資本投資也處在一個歷史低點。怎麼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改善市場預期,堅定市場信心,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我們要旗幟鮮明地捍衛“兩個毫不動搖”,多替民營經濟説話,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鼓勵民營企業家安心投入經濟發展,推動高品質發展,規範引導和支援鼓勵資本在中國大地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同時強調,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由投資和消費構成的內需,是經濟增長‘主引擎’。消費是最終需求,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動力。擴大有效投資短期內有助於擴大內需,長期看有利於提高有效供給能力,提升供給品質,進而引領和創造新的需求,推動形成供需良性迴圈,增強國內大迴圈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昝寶石這樣表示。
■ 堅定發展信心前景可期
展望2023年,武義青表示,要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想法或“急剎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注重分層分類施策,兼顧好效率與公平,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積極發揮財稅政策作用,充分釋放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引導相關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援力度;注重運用稅收優惠等政策傾斜手段,把握宏觀政策舉措的力度、重點和節奏;涵養市場建設,深化市場改革,著力提振消費、投資能力,有序盤活實體經濟復工復産鏈條體系。
“必須堅持一個‘穩’字。”王濟光表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防好“四項”風險:一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目前,我國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所形成的“土地財政”模式已經難以持續,前期快速發展中所積累起來的債務問題越來越明顯。二是金融風險。要特別警惕金融領域中某些有問題的中小金融機構成為金融風險爆發點,要防止原本分散的個別風險集聚化,並向系統性金融風險演化。三是社會風險。如經濟增速放緩將會放大和凸顯社會老齡化的種種問題,社會保障和養老壓力會提前到來。四是轉型風險。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向消費社會轉型的社會基礎正在削弱,從而影響我國發展“國內大市場”的政策效果。
“面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會議進一步強調兜牢民生底線,圍繞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週密部署,體現了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主席李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會議突出強調落實,要求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促進經濟社會持續恢復發展,釋放了提振市場信心的強烈信號。我們要堅持真抓實幹,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活力,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
展望2023年,李青表示,中國經濟仍將面臨嚴峻的內外部挑戰。從外部看,加息週期下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逆全球化和地緣衝突使發展不確定性增加。從內部看,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並未根本性解決,經濟運作壓力仍大。
“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李青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