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社會治理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市域社會治理的重要支撐。在縣域城鎮化進程中,一些城郊村落逐漸由農村村落轉變為城郊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對象、任務和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由此産生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進而對社會治理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新挑戰。
首先是縣域社會結構日趨多元,居民個性化需求增多,各種利益訴求不斷涌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完善和提升。其次是居民民主意識增強,保障群眾有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相應制度和工作機制還不夠健全完善。需要進一步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明確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權利和義務,統一和規範賦權事項、參與形式、實踐流程等,使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時,治理方式有待提升。縣域城鎮化進程中需要整合社會各種資源、動員社會多個主體來共同參與對群眾的服務和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形成社會治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局面。但在社會協同和公眾參方面,各地和各類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參差不齊,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形式和渠道還不夠多樣。
此外,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需要加強。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鄉村轉變為社區,村民轉變成市民,如何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現代生活的需要、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推進提升市民化的品質、吸納新市民參政議政和參與社會管理成為重要任務,社會治理的對象、內容、方法發生明顯變化,要求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創新意識、轉變工作方式、做好服務工作。
針對以上問題,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主動適應城市社會群體結構和社會組織架構的變化,以黨建引領推進縣域城鎮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創新,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在“多元共治”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城鎮是社會分工細化的結果,是各種功能集聚的平臺,各類不同職業人口密集居住,各方面工作關聯性、系統性很強,哪一項工作做不好都有可能影響城鎮的正常運作。這就迫切要求城鎮基層黨組織有效統籌工作力量和社會資源,提高城鎮建設、管理和服務水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此,需要通過搭建治理平臺,完善民主決策機制,形成呼應群眾訴求的治理導向,推動利益相關的多元主體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對公共事務進行有效治理,以確保社會治理沿著健康方向發展,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民主化科學化水準。
增強黨建和業務工作耦合力,推動黨的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同頻共振。基層黨建工作要脫虛向實,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要精準對接社區治理業務發展所需,做到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將基層黨建工作融入業務工作全過程,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例如,深入實施“黨建+基層治理”“黨建+兩新組織”“黨建+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黨建+陣地建設”,確保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基層工作中,促使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推進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
強化基層黨組織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無論是發展間接民主還是城鄉基層直接民主,都離不開黨的堅強有力的統一領導。通過黨建引領,健全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建成基層民主完整的制度程式和完整的參與實踐,讓人民群眾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對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廣泛開展議事協商,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加強黨務工作者激勵約束,引導黨務工作者增強專業精神、提高專業能力。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幹部要主動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學會綜合運用政治、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開展社會工作,黨組織設置和活動要由傳統領域向商圈樓宇、網際網路業等新興領域延伸。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原中央黨校教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