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政協“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綜述

發佈時間: 2022-11-28 11:09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呂金平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雲南省政協調研組在曲靖市宣威市調研 王德華 攝

  雲南省政協調研組在德宏州盈江縣調研 鞏雅菲 攝

  雲南省政協調研組在昭通市綏江縣調研 鐘穎 攝

  雲南省政協調研組在文山州富寧縣調研 鞏雅菲 攝

本報記者 呂金平 通訊員 李茜茜

金秋時節,金燦燦的萬畝梯田裏,稻農們忙著割稻、脫粒、裝袋;依託數字化冷鏈物流,雲嶺有機綠色蔬菜直通粵港澳大灣區,24小時就能送上百姓餐桌;整齊排列的溫室大棚裏,各色花卉長勢喜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鄉村振興水彩畫在彩雲之南鋪陳。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是黨中央在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刻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雲南曾經是我國脫貧攻堅主戰場,新時代雲嶺大地各族兒女如何抓住機遇,答好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的答卷,在全新“趕考之路”上邁出堅實穩健的步伐?

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強化黨政“一把手”責任,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全面啟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但是,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省,産業支撐不足、穩崗就業品質不高、地區之間發展差異較大、涉農群眾增收乏力等“老大難”問題,仍然橫亙在雲南鄉村實現全面振興的道路上。

雲南省政協主動擔當,將“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列為本年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主題,精心組織、高效籌備。近日,省政協十二屆二十八次常委會會議如期召開,與會常委、委員通過網路議政、大會發言、書面發言、分組協商等形式深入協商討論,積極為全省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把脈支招、建言獻策、凝聚共識。省委副書記石玉鋼率省教育廳、民政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到會聽取意見建議,通報相關情況,與委員面對面交流,共謀鄉村振興大計。

“沉浸式”調研

理出一本“明白賬”

“不調研不協商、無準備不建言”歷來是省政協履職工作秉持的原則,“高品質”更是體現在此次會議籌備的每個環節。

省政協主席李江數次聽取會議籌備工作彙報並提出明確要求,“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緊扣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勇擔責任和使命,始終與黨委政府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持續為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作出政協貢獻。”

“雲南實現鄉村振興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現階段全省農業産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近大半年裏,雲南省政協副主席趙金、陳玉侯、童志雲、李學林分別率隊,組織委員深入項目工地、易地搬遷安置點、農業企業、田間地頭及農戶家中,與基層幹部群眾拉家常、問需求、提建議,力求掌握全省鄉村振興工作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問題。

隨著調研深入,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逐漸“浮出水面”——

“産業支撐不足、資産資源盤活不足、銜接資金投入産業佔比低。”

“資金需求缺口大,項目策劃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項目實施效率不高,促農帶農效能有待提升。”

“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鄉村基本公共服務薄弱,基層公共服務運作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

找準了“病症”。調研組開出“藥方”:通過穩存量、擴增量、提品質、保主體4個方面,用足用活用好紮實穩住經濟大盤的所有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就業潛力、保障充分就業。全面統籌資源力量,增強幫扶政策的科學性,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運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增強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讓數字化為鄉村振興賦能、為公共服務提質、為基層治理增效。

會議現場,厚實的文件資料彙編和報告建議的背後是省政協調研的深入和協商的品質。

高品質協商

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

大會發言環節,12位省政協常委、委員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一條條“金點子”匯聚成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磅薄力量。

大力促進農業科技化,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大幅度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委員們最熱烈的討論集中于一個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産業興農。

省政協常委朱宏春建議,堅持“招大引強”和“本土培育”並舉,抓實農業市場主體倍增行動,不斷發展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完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小生産與大市場有效銜接,讓農戶分享更多産業鏈增值收益。

“科學設計佈局項目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朱黨柱常委提出,充分考慮各地基礎條件和資源稟賦,聚焦縣域特色産業發展等重點任務,科學設計佈局一批針對性和帶動性強的高品質項目,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建議將大型‘易遷’安置區打造成為脫貧致富示範樣板,堅持‘以産興城、以城聚産、産城聯動、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大對安置區産業的扶持力度,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來自昭通的申瓊常委認為。

朱建斌常委説:“要全力實施品牌農業戰略,抓好農業科技創新,引導龍頭企業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組建研發機構,同時引進國內外企業和技術設備,做好農産品精深加工的文章。”

誰來振興鄉村,鄉村振興為了誰,都離不開“人”。省政協常委王鍵提出,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行動計劃”,鼓勵高校設立鄉村振興産業學院,設置以“創業、實用”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

“要強化培育幹部群眾‘鄉村振興、責任有我’的主體意識,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通過推廣學歷教育、東西部協作職業教育等,為家庭新勞力轉變為有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新藍領’鋪平就業之路。”夏靜常委建議。

陸平常委認為,要大力興建鄉村振興創業園,採取“政策引導+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等模式,吸引本土及在外創新創業企業、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等創新創業群體積極參與,發展多元業務,真正做到把人留下來,把産品賣出去,實現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此外,常委們還提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構建多元化、多源化發展格局,使集體經濟收益成為發展公益事業的支撐和脫貧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採取“院校+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學歷教育+職業證書”的聯動培訓方式,培養一批誠信、專業的對接農民、農企、市場、市民的農産品行銷隊伍等建議。

共謀一盤棋

為實現共同富裕凝心聚力

鄉村全面振興涵蓋“三農”工作的各方面,此次會議設立分組討論環節,組織委員與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分別就“千方百計促進脫貧群眾增加收入”“持續推動脫貧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提質增效”“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進村”3個子課題深入協商。

常委們認為,大力實施好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計劃,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雲南實現鄉村振興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要深刻分析影響脫貧群眾收入增長的因素,千方百計促進脫貧群眾增收。”石雲常委拋出話茬。

“對照國內領先水準和國際一流標準,引導和鼓勵加工企業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提高産品附加值,延長産業鏈條,儘快形成産業區域化、規模化發展格局。”曹榮根常委建議。

“建議很好!要解決雲南農業‘多而不強’問題,必須通過優化結構,轉變方式,提升品質效益,推動農業全産業鏈升級,讓産業真正強起來,我們也將持續做好這項工作。”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回應。

聚焦如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李軍常委呼籲,在“政策協同”上有效發力,從“脫貧成果”和“制度成果”兩個層面,實現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全方位的有效銜接。

“要強化動態跟蹤管理。縣級人民政府要成立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推進辦公室,加強對項目庫建設的督促指導和跟蹤監測,強化項目庫項目和資金動態管理。”張衛國常委建議。

“我們將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任務,強化督導,努力把委員們的真知灼見轉化為務實舉措,確保脫貧人口三年增收行動有質有效。”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王思澤表示。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針對縣域教育資源落後與渴望接受更好教育需求的矛盾,楊洋常委表示,要落實“十四五”縣中提升計劃,推動縣域普通高中教學理念革新、品質提升。

張寬壽常委呼籲,各級黨委政府要在頂層設計、制度建立、機制完善中牢固樹立城鄉一體的理念,真正做到“權利公平、制度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

楊桂紅常委認為,破解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難題的關鍵是,建立系統推進農村基層公共文化“建管服”一體化機制。

“要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協同參與的農村公共法律服務格局,充分利用律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優勢參與社會管理、開展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陳維鏢常委建議。

“大家建議品質很高,有針對性、操作性,我們將認真梳理研究,儘快落實到工作中。”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現場高度評價了委員們的建議並鄭重表態。

李江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來,充分發揮政協的優勢和作用,緊扣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問題繼續開展調研協商、圍繞政策落實開展民主監督,持續為雲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