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推動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胡可一委員指出了這條必由之路

發佈時間: 2022-11-11 10:4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把“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內陸內河流域遼闊,內河航運作為水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一環。

如何加快推動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推動內河船舶綠色化、智慧化、標準化發展是必由之路。

標準化是內河船舶綠色化、智慧化的前提和保障

“內河船舶是航行于我國內河水域以及河海交界區的船舶,主要包括客船、貨船、工程船等。內河航運作為水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綠色化、低耗能是其顯著特點。”胡可一表示,近年來,我國內河船舶大型化、標準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但在綠色化、智慧化等方面與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前不久,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慧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中簡稱《實施意見》),重點瞄準內河船舶綠色化、智慧化,提出了一系列實質性、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實施意見》以推動內河船舶綠色化、智慧化、標準化發展為導向,以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為重點,加快先進適用安全環保智慧技術應用,推動新一代智慧航行船舶技術研發應用,加強産業鏈協同,選取典型水域場景因地制宜開展示範應用,推動市場化運作、産業化整合、規模化應用,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慧轉型和高品質發展,為製造強國、造船強國、交通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實施意見》中還將積極推進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作為了下一步工作重點。”在胡可一看來,內河航運不同於海洋運輸,其船舶類型多、航行水域複雜,因而標準化是內河船舶綠色化、智慧化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加強新型數字化智慧船用設備研發,開展基於5G網路的“岸基駕控、船端值守”船舶航行新模式研究,重點突破船岸協同下的遠端駕駛技術和避碰技術,提升船岸通信能力和安全水準。對此,胡可一表示,當前,數字化智慧船用設備的研發也是造船行業重點發力的方向。

“目前,內河航運可以應用很多岸基的導航設備、岸基的控制設備,岸基可以實時掌握船舶動態、船舶軌跡、定位資訊等,讓岸基對船舶發生的一切瞭如指掌。”胡可一表示,數字化智慧船用設備應用在內河航運,既能確保船舶航行更安全,又能保證智慧技術的落地實施。

胡可一介紹,目前,船舶管理智慧化和船岸一體化管理已成為新的發展趨勢。“隨著船舶資訊化及大數據的應用與推廣,造船企業的資訊化和航運企業的資訊化無縫對接和數據共用,可將船舶基本資訊數據和船舶動態數據有機結合,如將船舶航行數據和機艙運作動態數據的共用交換,實現船岸一體化,提高航行安全性和船舶營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精準施策,變“制約”為“助力”

胡可一介紹,相較于公路、鐵路的集裝箱運輸方式,內河航運不僅能耗更低,內河水網河流水域分佈也更為廣闊。

“強大的水系網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例如,將集裝箱運輸至相關樞紐港口,通過多支線航運將集裝箱運輸至終端用戶,更快、更便捷的運輸方式推動著內河航運體系和城市的良好發展,也更利於航運體系的低碳化、綠色化及內河航運的高品質發展。”胡可一表示。

不過,河道水域的自然條件因素繁雜一直是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如何精準施策,變“制約”為“助力”?胡可一認為,打造一批滿足不同水域場景需求的標準化、系列化船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至關重要。

“以長江幹線、西江流域、京杭大運河為例,三條幹線分別展現了我國不同的內河航運形式,可以將其作為示範區,加快推進內河航運的整體發展,逐步實現綠色化、智慧化,最終形成標準化,從而初步構建內河航運良性可持續發展的産業生態。”胡可一説道。

優先發展綠色動力技術

從國內國際來看,綠色、低碳、智慧是目前航運業發展的新趨勢,因此,《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內河船舶綠色動力技術。

胡可一解釋稱,綠色動力技術不僅包含LNG(液化天然氣)動力,還包括電池動力和甲醇、氫等動力技術應用等。

“為實現綠色化運輸,目前已發現具備可替代性的能源方式。”胡可一介紹,數據顯示,主要以LNG作為燃料的船舶,比使用常規燃油作為燃料的船舶碳排放可以減少20%~25%,氮氧減少到80%~85%,硫的排放減少99%以上。

“目前,使用LNG的動力裝置和加注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供給體系及基礎設施正在全面佈局中,LNG可以作為替代能源推廣使用。”胡可一表示。

同時,胡可一也指出,LNG仍有相當量的碳排放,從溫室氣體減排來看,LNG不盡理想。為此,以插電式、換電式電池作為動力源的電動船舶也是內河航運發展的趨勢所在。

“目前,在部分確定航線的終端上可配置充電、換電等基礎設施,基礎條件是比較成熟的。”胡可一介紹。

“但內河航線由於船舶密集度較大,在航行過程中對機動性、節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可一解釋道,節能是重要的競爭力因素。LNG應用作為燃料,技術已相對成熟,相比之下,氫、氨等零碳燃料雖然可以做到近似零排放,但發動機技術的成熟度仍要進一步改進提高。

建立健全綠色智慧船舶産業生態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胡可一帶來了《關於推動內河和沿海“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的提案》,圍繞內河和沿海航線“綠色航運走廊”頂層設計、配套技術等提出了建議。

所謂“綠色航運走廊”,是指在一些樞紐港之間建立零排放航線,帶動加速整個航運業的脫碳進程。

如何推動內河和沿海綠色航運走廊建設?胡可一提出了幾個方面的建議,首先要加強沿海和內河航線“綠色走廊”的頂層設計,建立相關的政策支援和法規監管體系。

“其次,要以鐵礦石和集裝箱支線接駁運輸為‘綠色走廊’的主要依託航線,建立沿海和內河‘綠色走廊’示範航線。提供相應的政策和金融支援,構建完整的供應鏈、産業鏈。還要從國家層面設立零碳發動機技術、零碳燃料圍護系統、大功率電力推進技術、碳捕捉技術等建立‘綠色走廊’迫切需要的重大技術專項,增強我國綠色零碳船舶及配套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胡可一説。

“最後,從國家部委層面牽頭組織我國大型航運企業、支線運輸聯合體、造船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中國船級社以及能源企業、金融機構等成立相關的‘零排放聯盟’和‘燃料碳當量的測算標準’。”胡可一還建議,加強與世界上其他主要航運國家和大型航運企業探討航運零排放路徑,選擇確定最有利於我國發展的航運零排放發展路徑,積極主導或參與相關國際規則標準的制訂和修訂。

9月29日,胡可一在全國政協“奮進新時代·百名委員説”系列活動第三場宣講活動上,講述了騰飛的中國船舶工業。如胡可一所説,要總結經典經驗做法,打造一批滿足不同場景需求的標準化船型形成示範作用,有力推動內河船舶綠色化、智慧化、標準化發展,從而讓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一步步成為現實。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