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子和:科技人才教育相輔相成

發佈時間: 2022-11-11 09:19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首先要時刻牢記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一名科教戰線的委員,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一起單獨成章,並且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體現了深厚的系統觀,開闢了理論新境界。我圍繞科研、人才、教育,結合個人的學習談一點體會。

一是推動科技高水準自立自強。自立自強要求科技創新要有戰略定力,有長遠佈局。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這些都是客觀要求,但離開了基礎研究、沒有原始創新都將事倍功半。要真正把基礎研究作為科技創新的“源泉”、自立自強的“根基”來抓。我們作為一個大國,完備的工業體系是優勢,一定要通過強化國家基礎研究安全體系,把這個優勢不斷鞏固好。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呼籲出臺“戰略性基礎研究計劃”,將其作為基礎研究十年規劃的關鍵組成。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提出“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我感到非常振奮,非常期待。

二是加快人才引領驅動。當前,美國等國家對我國的科技封鎖,大搞針對中國的“晶片法案”“生物法案”。“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不斷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我們要對我國的科技實力有清醒和準確的評估,既要充滿自信,也要正視差距,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積極主動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科技人員的雙向互動。利用多種政策手段,如:提高中科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名額,吸納更多在相關領域具有高深學術造詣的海外華人和友人;大力鼓勵我國的優秀科學家積極參與、同時也歡迎國外的傑出科學家來我國參加具有科學傳統的學術休假活動,大力促進海內外現職優秀科學家積極開展多元化的學術互動;增進中國與國際科學界的雙向互通以及理解信任,促成國際合作項目的落地。

三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過去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成效顯著,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國家的支援下取得了顯著進步,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高等教育作為教育優先發展的“龍頭”,要堅持全面提高青年人才自主培養品質,著力造就青年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化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産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持續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作者係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原校長)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