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富民短板開出“增收處方”——江蘇省泰州市政協圍繞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協商建言小記

發佈時間: 2022-11-02 09:2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黃橋鎮的提琴生産加工産業帶動近3.5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這種模式能不能在全市範圍推廣?”

“靖江很多年前就開展了‘萬名廚師’培訓工程,效果非常明顯。我們還可以開展‘萬名家政月嫂’‘萬名帶貨主播’等培訓工程。”

……

日前,一場幹貨滿滿的“頭腦風暴”,在江蘇省泰州市政協六屆三次常委會會議分組討論現場展開。

用腳板丈量短板

“做好富民文章,促進城鄉居民增收”是2022年市政協常委會重點協商課題,調研組多次深入一線調研。

“都説‘要想富先修路’,但是我們村的交通條件與村工業産值完全不相適應。”在姜堰區婁莊鎮先進村,村民陸江平向調研組反映。

海陵區城中街道的會議室裏,15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人士很快就進入了角色。“我是一名美團外賣騎手,最讓我們犯愁的就是勞動權益保障問題,比如高溫勞動保障等。”

“今年上半年,全市帶貨主播數322位、參與網路直播商品零售量1246.6萬件、實現零售額5.7億元,三組數據在全省均排名靠後。而據了解,我市尚未出臺支援直播經濟發展的專項政策。”

“疫情期間,我們企業職工的收入不降反升,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我們推行的虛擬股權、事業合夥人、員工持股等模式,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借鑒推廣……”

有的提出問題,有的提出建議,還有的分享經驗。

城鄉居民增收是一項系統性工作,要想掌握面上情況,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樣本分析。市政協常委、市政協城鄉建設委主任徐朝銘説,“通過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我們發現了一些深層次問題。有共性的,比如收入分配機制有待完善;也有個性的,比如我市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

匯聚富民金點子

“藥、醫、養、食、遊”全産業鏈,是泰州深耕大健康産業的重要探索。而“後省運時代”各類場館運營管理問題亟須重視解決。

“體育元素的加入,不僅能夠對場館運營問題提供解決思路,更重要的是進一步豐富了大健康的內涵,完善了大健康産業體系。”

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最終形成“以省運會場館為載體,積極招引體育器械、運動健身、定制培訓、體育賽事等産業項目入駐,推進‘藥、醫、養、食、遊、體’融合發展,塑造富民增收強引擎”的重點建議。

“我一直關注浙江的村集體‘飛地抱團’做法,有一定的學習借鑒意義。”市政協委員徐學存介紹,“‘飛地抱團’通過把飛出地的投資資金和項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隸屬的飛入地抱團發展,讓資源流動起來、産業興旺起來、群眾口袋鼓起來,村集體經濟強起來。”

6位專家委員一致認為“飛地抱團”模式可以增強村集體的造血功能,化泰州村集體經濟短板為優勢。

“調研報告初稿提出的對策建議一定要徵求相關職能部門、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這是泰州市政協一以貫之的工作傳統。”市政協副秘書長李龍根如是説。

多方聚力促共富

常委會會議分組討論現場,在市級相關部門對委員意見建議逐一回應時,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向榮忍不住“搶”了一回話筒。他感慨,委員發言找準了“癥結”,開出了“處方”。他表示,市農業農村局將通過推進“七個一”工程拓展農民增收主渠道,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行動,增強農民增收新本領。

“報告中所提‘工療型車間’,這個建議不僅讓人耳目一新,最主要的是可落地。”市殘聯副理事長韓兵説,“如果‘工療型車間’的做法能夠在全市推廣,將會更好鼓勵和引導殘疾人通過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提高收入。”

政府部門負責人、政協委員、主持人……參會人員就這樣現場“搶”起了話筒,把分組討論會的熱烈氣氛推向高潮。

調研報告數易其稿後,市政協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關於做好富民文章,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建議案》的調研專報,得到市委書記、市長批示肯定。

沒過多久,調研組就接到了市商務局打來的電話,“根據你們的報告,我們正在做進一步的梳理和消化,特別是你們提到的‘出臺支援直播經濟等新業態發展的專項政策’,還請市政協同志幫忙提點建議,為泰州直播經濟發展出實招。”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