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跨入創新型國家的輝煌十年

發佈時間: 2022-10-13 09:3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以偉大政治家戰略目光和宏大氣魄,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緊緊依靠創新引領驅動高品質發展,推動我國新時代科技事業在更高水準上全面繁榮,科技創新取得全面突破,跨入世界創新型國家行列。

這十年是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全局中地位最為重要、推進力度最大的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工作格外關心,對科技人才特別關愛,寄予無限希望,給予特殊關懷,他各地調研,必看科技項目、工程,必關心科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每逢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全國代表大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等科技界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都要到會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科技創新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出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我們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要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開放創新,構建高效強大的共性關鍵技術供給體系,努力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突破,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創新驅動戰略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成為全黨、全社會齊心協力推進的重大任務,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創新發展擺在了新發展理念的首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靠科技創新提供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和新産業。突破“卡脖子”技術更需要前沿高端的自主創新;高品質發展根本動力靠高水準自主創新的驅動。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的強大動力,加速我國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和發展品質的顯著提升。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科技工作指明方向,給億萬科技人才以巨大鼓舞,激勵著億萬科技人才奮力拼搏創新、創造。

這十年是中長期科技規劃的實施進展最大、取得原始自主創新成果最多的時期

《國家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20》提出的目標基本完成,黨中央、國務院加大了支援力度,加強了統籌協調,科技人才奮力攻關創新,取得多領域重大創新突破。譬如,重大專項中的大飛機項目,運20大型運輸機及改裝的專用機已列裝部隊;C919幹線客機已完成試飛驗證,即將商業化運營;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實現全球組網,定位精度國際領先;寬頻行動通訊,5G系統全球領先;先進核電裝備技術水準國際一流,實現商業化運營;深海石油鑽井平臺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積體電路及製造裝備國産化取得重大進展,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快速縮短;重大傳染病專項,國産幾類新冠病毒疫苗為國內外抗疫作出突出貢獻;高端數控機床、大型海洋裝備、巨型軍用民用船舶製造躍上國際先進技術水準;超算電腦多年位居世界魁首;石油、頁巖氣、可燃冰開採技術和裝備為緩和我國油氣緊張立下大功;以超級稻為代表的農産品高産育種技術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超高速飛行器列裝部隊對敵形成戰略威懾……在11個重點領域和8個技術前沿,大批原創性成果處於與發達國家並跑甚至領跑地位。如高速列車領先世界;電動汽車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國;超高壓為骨幹的堅強能源網際網路國際領先;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與美國不分伯仲;生命科學眾多成果處於世界前沿;新材料多點突破創新支撐著其他技術領域的巨大進步。這些巨大成就帶動了我國科技發展水準和自主創新能力躍上新的臺階。

國家面向2030重大項目的戰略部署,成為帶動我國科技創新整體水準提升的新龍頭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和指導下,新時代國家研究推出了“面向2030重大項目”的戰略部署,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大作用,它既與16個重大專項有機銜接,又加厚了建設科技強國的堅實基礎。比如,2006年部署的16個重大專項涉及電子資訊、先進製造、能源環境、生物健康和太空開發等領域,新部署的15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也大致是在這些領域。在2020年重大專項結束後,確保這些領域的研發仍舊延續。15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面向2030年,如部署的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重大項目,比傳統的資訊技術有了重大升級,直逼世界前沿;國家網路空間安全和天地一體化資訊系統,還有大數據,比較一下內容就可以看出部署非常超前。先進製造領域有兩個重大專項,一個是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製造技術,第二個是大飛機,其重大成就有目共睹,産品已經應用和列裝。同樣在這個領域,將新部署三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第一個是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第二個是智慧製造和機器人,第三個是重點新材料。在能源環境領域,過去部署了大型油氣田、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還有水體污染治理幾個重大專項;現在將部署智慧電網、煤炭清潔利用、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等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為搶抓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築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2017年7月,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確定了三個階段的目標,加快實現我國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躍入世界前列,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擘畫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行動指南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和主持下,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這是黨中央在新的發展階段確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戰略綱要要求緊扣發展,堅持問題導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明確我國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在關鍵領域儘快實現突破,力爭形成更多競爭優勢;強化激勵,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落實以人為本,尊重創新創造的價值,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匯聚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戰略綱要確立的戰略部署和重點任務,務實且具有前瞻性。提出按照“堅持雙輪驅動、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進行佈局,構建新的發展動力系統。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相互協調、持續發力,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實現發展方式和創新機制的重大戰略轉變。

積澱起強大的自主創新綜合實力,為建設世界科技和人才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建立了完整的學科和技術門類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大批有國際影響的重大成就。一是科技人才規模居世界首位。2021年,我國專業技術人員達7839萬人,其中全時制研究開發人員540萬人年,理工醫農大學畢業生數量年幾百萬人。二是我國學科、技術領域、産業門類齊全完整,世界少有。三是科技支撐條件居世界前列。我國研究開發投入2.7864萬億元,佔GDP比例為2.44%,居世界第二位,科研裝備設施水準媲美發達國家。四是科技産出能力已跨入世界前列,國內專利申請量140萬件,授權量45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近7萬件,科技論文發表量和高被引數處世界前列,近年每年數量都有較大增長,2021年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五是綜合創新能力顯著躍升,國家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10年上升了23位!

從科技發展水準看,我國科技出現由跟跑向並行乃至在一些領域領跑的重大轉變。先進裝備製造能力居世界前列,高鐵、電力裝備、大型工程機械、大飛機、大型船舶、海洋裝備、化工裝備等處於世界一流水準。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高難度油氣田、核電、超級水稻等領域的技術大規模商業應用,開始向國外出口。載人航太、深海探測、超級計算、煤化工等持續突破,帶動了相關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的發展。在新一代資訊領域,高端晶片被卡脖子的局面正在破局,各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晶片市場佔有份額逐年提高,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及應用世界領先,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應用居國際前列,大型超算電腦多年位居榜首,5G行動通訊技術領先美歐諸強。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國科學家發表的論文數量、擁有專利數量與美國不分伯仲,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在科學前沿等相關基礎研究領域,鐵基超導、中微子、量子資訊、外爾費米子、奈米科技、空間科學、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生命起源和進化等若干前沿和新興領域研究取得一批世界領先的重大成果。化學、材料、物理、工程、數學、地學等主流學科已接近世界前列。

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科技事業跨越發展、自主創新整體實力顯著躍升的輝煌十年。面臨美國打壓圍堵、制裁封鎖等嚴峻挑戰我自巋然不動,反而激起億萬科技人才眾志成城踔厲奮發,推動我國科技在高水準自立自強的新格局下闊步前進。我們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凝心聚力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開啟建設科技和人才強國新征程,實現從創新型國家向世界科技和人才強國的新跨越。

(作者係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尚勇)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