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專家 孫承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確立了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之路。
一、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進步巨大,百姓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居民健康水準的主要指標是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孕産婦死亡率。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我國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74.8歲增長到78.2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徹底消除瘧疾。2021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中國獲得消除瘧疾認證。這種與貧困緊密聯繫,由寄生蟲感染的“瘟神”,隨著中國民眾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實現B型肝炎控制目標。我國曾是世界上B型肝炎高流行區國家,幾十年來,我國持續推進肝炎防治,在B型肝炎免疫接種、阻斷B型肝炎病毒傳播方面成效明顯。
消滅致盲性沙眼。這是中國公共衛生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經過幾代人奮鬥,我國沙眼防治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並通過連續監測評估,徹底甩掉了“沙眼致盲大國”的帽子。
包蟲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全國政協深入西部省區開展調查研究,並召開了以“西部農牧區包蟲病防治”為題的雙週協商座談會,有關部委採納委員和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加大了包蟲病有效防控力度。
十年來,我國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更公平、更可及、更便利。這十年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進步最大、老百姓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的十年。
二、織密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穩步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到隆重召開新世紀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從印發建設健康中國的行動綱領——《“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再到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實現人民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等目標,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健康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頂層設計和實施路徑一步步深化、系統化、具體化,搭建起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的“四梁八柱”。
十年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針對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從國家層面做出系統性、全局性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安排。十年來,財政支援不斷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最初的10項增加到31項,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水準提升明顯,健康管理效果已經顯現,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搭建起了健康中國載體。
我們堅持預防為主,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將維護人民健康的範疇從傳統的疾病防治拓展到影響健康的各個領域。
十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和改進衛生應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衛生健康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準,也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建成全球最大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制度,建成4大類59支國家衛生應急隊伍。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圍繞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強化預防預警措施,作出快速反應,實現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數下降、死亡人數減少,重特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人口老齡化、生態環境變化和人們新的生活改變等新形勢下,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對醫療衛生體制機制、供給品質和服務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政協委員和衛生與健康領域的一員,我們將以全方位、全週期的視角維護人民健康,統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邁向新階段。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專家 孫承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