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天津市委會建言中小信創企業發展理順生態圈推動信創産業鏈融通發展

發佈時間: 2022-08-29 09:39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培養新主體為抓手,構建中小信創企業發展新格局。”近日,民建天津市委會調研提出,要進一步對中小企業進行結構優化、産業升級、動能轉換和提質增效,為中小信創企業發展注入活力動力。

“要理順中小信創企業兩種運營創新模式的關係,因地制宜落實,分類精準施策。”在民建天津市委會調研組看來,創新模式是企業實施技術創新活動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尤其對中小信創企業的經營行為起著決定性作用。

調研組了解到,中小信創企業主要由模倣創新、協同創新兩种經營模式組成。模倣創新類企業,無須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系統性研究,創新風險較低,有利於逐步形成技術資本;協同創新模式企業可有效減少運營投資,縮短運營週期,分散運營風險,但是根本上各個協同生態內的企業都不能獨佔市場,而且容易變成競爭對手。為此,調研組建議相關政府部門不斷健全創新活動的法規法律,創造相對公平的外部市場競爭環境。給予後者更多政策支援,允許其申請智慧財産權,並得到法律有效保護。

“市場環境和産業發展因素對於信創企業的發展舉足輕重。”調研組認為,要理順信創生態圈“計劃主導”和“市場主導”的關係,正確處理中小信創企業發展的環境關鍵因素。中小信創企業需要及時發現技術資訊和市場需求資訊,從而開發出針對性強的應用和産品。由於規模和實力的限制,中小信創企業更離不開健康、綠色的産業生態環境的支援。結合信創産業現狀,調研組建議相關部門加快對信創中小企業的培育力度,按照“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營商環境”的三級模式,打造信創産業生態圈。通過行政干預市場的方式,建設“信創産業商業資訊開放平臺”,建立適合中小信創企業開發和生産的技術和産品清單,依靠體制優勢,引導中小企業參與到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周邊産品技術開發中,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推動信創産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隨著中小信創企業規模實力的提高,再逐步減少干預,利用市場文化環境因素,建立“産學研”一體化和“高中低”全方位的綠色信創産業生態圈,通過搭建開源社區、産業聯盟等機制,實現信創産業研發和市場體系的完善,促進中小信創企業從基礎到高級化的發展。

民建天津市委會調研組建議理順“理想豐滿”和“現實骨感”的關係,通過內外結合、相互促進的方式推動中小信創企業發展。

“信創文化是信創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引進人才為我所用是表像,利用人才營造文化是實質。”在調研組看來,相關部門要組織中小信創企業,通過論壇講座、建立聯合實驗室或開發中心等形式,加強企業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科技交流合作,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的交流合作。通過人才的引進交流和對外的交流合作,實現中小信創企業內在實力的提升和“理想文化”自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