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區政協創新打造“紫金協商議事廳”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鼓勵發展符合首都核心區功能定位的産業

發佈時間: 2022-08-26 09:47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8月18日,北京市東城區政協舉辦“紫金協商議事廳”首場活動暨完善中小微企業幫扶政策協商議政會。據介紹,“紫金協商議事廳”是區政協為了豐富政協協商形式,擴大政協委員參與協商覆蓋面,推進政協協商服務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而搭建的協商議事平臺。

“為確保該議事廳的高品質運作,區政協專門制定了《東城區政協紫金協商議事廳工作規範》,旨在為委員與政府部門有序有效溝通協商,發揮政協職能,服務全區經濟工作。”東城區政協有關方面負責人介紹道。

協商議政現場,圍繞《東城區提升民營經濟活力 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的修訂,政協委員、界別群眾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充分協商,提出修訂和完善建議,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應該加大扶持範圍,進一步鼓勵支援中小企業向金融業、文化産業、資訊服務業等符合首都核心區功能定位的産業發展,拓展增加現代服務業、商圈(文旅目的地)內容服務商、生産商、運營商等。”鐘暉委員在談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時建議。

汪偉委員在小組討論中提出,“要進一步促進産業集聚與平臺建設,更重要的是讓政府的補貼能真正惠及小微企業,政策制定要能真正落地執行。”

胡錦瀾委員表示,今天討論的議題鮮明,建議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資訊發佈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在企業獎勵方面,更多傾向於採購企業産品的形式,以此形成內迴圈,同時對於企業限期內完成稅收任務的給予獎勵。

“今天的活動形式新穎,把我們日常遇到的問題在議政過程中表達出來,增加了政協委員、界別群眾與各個委辦局直接溝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對促進企業經營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范曉忻委員如是説。

據介紹,圍繞政策文件的具體內容,現場分成4組展開了激烈討論,分別就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對政策修改完善的意見建議及疫後中小微企業發展需要政府支援的政策措施進行議政協商,共形成共識性建議20余條。

委員們認為,“紫金協商議事廳”活動形式新穎,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履職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暢通了委員、界別群眾向政府部門反映意見建議的渠道,希望活動能持續深入開展,形成常態化的政協協商議政品牌活動。

在東城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湯欽飛看來,參與式協商首次運用於政協協商活動,形式新穎,選題精準,尤其是把凝聚共識貫穿全過程,突出了新時代人民政協的職責使命。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逐步形成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擦亮“紫金協商議事廳”金字招牌,形成具有東城特色的政協協商新品牌。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