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辣椒、茄子、豆角……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勞動,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肖莊小學的60多名學生迎來屬於他們的豐收季。
這是肖莊小學本學期新開設的勞動實踐課。在90後校長許開放的帶領下,該校借用校門東邊一塊六七平方米的田地作為試驗田,老師利用課餘時間教學生種植瓜果蔬菜。
地處伏牛山和桐柏山交匯處的竹溝鎮,曾是新四軍二、四、五師的發源地。近年來,得益於希望工程、愛心人士的資助,以及國家特崗教師政策,肖莊小學不僅基礎設施大變樣,教師隊伍也越來越年輕化。
42歲的宋文興投身鄉村教育22年,是該校目前年紀最大的教師。她還記得2000年第一次來到肖莊小學時的場景——幾間破爛不堪的瓦房,雨天經常出現外面下大雨、教室下小雨的情況。後來,教室的墻面甚至出現了裂痕,被相關部門鑒定為危房。
當時,有大概1年的時間,學校把教師和100多名學生分成兩撥兒,分別安排在村裏的一處民房和學校裏相對完好的教室上課。宋文興回憶道:“那個民房條件非常艱苦,一半是廚房,一半被當作教室,學生的課桌都是用磚塊和木板搭成的。”
2005年,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肖莊小學的三層教學樓建設完成,學生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室,這也成為這所山村小學教學環境巨變的起點。
此後,學校在愛心人士的支援下修建了教師宿舍,為離家較遠的教師改善住宿條件;改造操場的塑膠跑道、修建學生食堂,為學生改善運動、飲食條件……
許開放是在教師宿舍建成的2016年來到肖莊小學工作的,此前,她曾在深圳一家鋼琴培訓機構擔任教師。對於選擇返鄉成為一名特崗教師,許開放解釋道:“我自己是農村出來的,其實內心一直覺得農村的孩子可能更需要像我這樣的老師。”
在這裡,許開放主要教語文,並把所學的音樂表演專業知識融入其中。比如,她會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人物角色,讓學生在課堂分角色飾演,並配合繪畫、唱跳及小組討論,把文字用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出來。
“剛開始時放不開手腳,主要採取自己講、讓學生聽的方式上課。”許開放當時接手的是一年級,當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後,她有時間就會去聽其他教師的課。
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一名老教師的課堂既活躍又幽默有趣,便主動去取經。那名老教師説的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老師的最終目的是把學生教會,在幾十分鐘的課堂上要儘量讓學生參與,不能只顧著自己講,學生卻一臉蒙。”
許開放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裏,並不斷從其他教師那兒學習經驗,逐漸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在這所鄉村小學,有不少學生是留守兒童,“因為年紀小、家長又不在家,有時難免出現衣服臟兮兮、頭髮亂糟糟的情況”。今年34歲的數學教師袁生伏2017年來到肖莊小學。剛來時,她經常看到前任校長袁朝偉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剪頭髮;有的學生衣服臟了,他也幫學生洗乾淨。
耳濡目染,袁生伏養成了每天早晨上課前去班裏轉一圈的習慣,看看哪個孩子頭髮沒梳好、手沒洗乾淨,順帶幫他們整理一下。“有的學生家裏條件不好,特別是冬天,學校裏有熱水器,就會幫他們洗洗頭、洗洗臉。”袁生伏説。
2021年秋季開學,教一年級的袁生伏發現班裏的一名學生總穿著臟衣服來上學,中午在學校吃飯也吃得特別多。了解之後才發現,這名學生的父親在外打工時意外去世,母親不知去向,家裏80多歲的爺爺帶著幾個孫子孫女生活。
袁生伏和幾名教師商量,一邊想辦法解決學生的一日三餐,一邊向村裏反映孩子的家庭情況。而袁生伏便承擔起了照顧他們的任務,“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覺得應該把小孩子的身體養好”。就這樣,一照顧就是4個多月。
現在,學生在村委會的協調下得到了妥善安置。
帶孩子們辦環保時裝秀、教學生種菜養蠶……這群平均年齡33歲的年輕教師隊伍,正為當地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這些活動對於我們這裡的孩子還是比較新鮮的。”許開放表示,教師經常在網上學習教學方法、教學創意,只想把自己見過的都教給孩子,讓他們多掌握一些知識。
今年“五一”假期後,肖莊小學舉辦了第二屆環保時裝秀。活動現場,有學生穿著報紙做成的裙子、撲克牌做成的衣服出場,有學生把自己裝扮成超級英雄……
每次活動,教師都會做好充足準備。袁生伏希望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同時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只是沒想到,學生每年的時裝創意都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相較于辦時裝秀時的胸有成竹,種菜養蠶對於肖莊小學的年輕教師來説,卻是人生第一次。
從播種插苗到瓜熟蒂落,從蠶卵孵化到吐絲結繭,教師和孩子共同體驗了動植物富有生命力的一生。番茄要折掉多餘的枝葉才能長高、果實才結得大,蠶不能吃帶水的桑葉……教師邊向有經驗的老人請教,邊在網上蒐集資料,一點點積累經驗。
通過一個學期的鍛鍊,許開放發現,學生不僅在播種、施肥、養殖等實踐過程中積累了經驗,還在記錄觀察日記的時候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比如,有的學生會問自己種植的向日葵為什麼尖尖朝下的種子發芽了,而尖尖朝上的卻沒有?
面對如此“刁鑽”的問題,許開放坦言,她也只能去網上查,再給學生解釋。
從一名教師成長為小學校長,許開放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希望以後跟這些紮根鄉村的青年教師一起,帶著青春的朝氣和幹勁,繼續為孩子們夯實基礎,讓他們有更多走出大山的機會。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