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幫扶 有方法沒有捷徑

發佈時間: 2022-07-08 09:22:02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7月2日,江蘇省“專轉本”考試錄取結果終於出來了。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紡藝學院團委書記王麗聯繫的學生中有64名學生參加了這次考試,其中29名成功“上岸”。那些沒有考上的學生也並不失落,因為他們早早就做好了別的準備。

“謝謝你王老師,多虧聽了你的建議,做了兩手準備,如今有工作崗位兜底。”一名學生對王麗説。

談到幫扶學生就業,王麗算得上是“老手”。從剛入校做輔導員開始,她就一直把學生就業當作首要工作來做,13年的工作經歷,讓她感慨,“大學生就業幫扶工作,有方法沒捷徑,需要團幹部、輔導員老師一對一精準幫扶”。

儘早下手,學生應聘前要“過堂”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江蘇省“專轉本”考試兩次推遲。王麗認為,如果學生等考試結果出來後再找工作肯定來不及,於是,她建議學生不要把出路都“賭”在升學上,要做好就業準備。

“就業工作要儘早下手。”每個新學年開學,王麗就著手畢業班的就業工作。今年她負責聯繫4個班148名學生就業,從2021年11月起,她組織學生一對一交流,按照畢業意願分成5大類9小類:就業(主動積極、慢就業、懶就業、就業困難)、升學(已達畢業資格、未達畢業資格)、創業、基層志願服務、參軍。

“精準幫扶肯定要因人施策,了解清楚是關鍵。”王麗説。

摸清學生需求後,就要給他們推薦適合的崗位。每年9-11月是舉行各類招聘會的時機。學生走到招聘臺前,都要先過王麗準備的應聘訓練——完善簡歷與面試情景模擬。

“學生簡歷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像流水賬,主體不突出。”王麗解釋説,部分學生一提到做簡歷就到網上找模版,在模版的基礎上直接修改,導致簡歷成了大學經歷的堆砌,缺乏歸納。

遇到這樣的學生,她會按照綜合素養、核心技能、創新方面、實踐經驗梳理學生經歷,總結就業競爭優勢。

“近年來,學校實行‘433’學生成才工程(4即擔任1任幹部,參加1個社團,組織1次班級或學校活動,培養1項專業特長;3即結對1名技能導師,明確1個技能培養方向,參加1次技能比賽;第二個3即加入1個創新創業團隊,完成1次創新創業實踐,取得1項創新創業成果),做簡歷時,同學們並不缺可以發掘的亮點。”王麗説。

除了要過“簡歷關”,學生開學後還要迎來王老師留的一道情景模擬“作業”:全班8人一組,分成若干組,3人任面試官,其他的任求職者,模擬面試過程。

從10月開始,王麗會用一個月的時間讓4個班級的學生輪番“過堂”。每週三下午,各小組輪流模擬面試。面試官的每個出其不意的問題都比照現實。展示結束,王麗還要一一點評,整個過程下來至少要兩個小時。

“在情景模擬中,一些常見問題都能得到展示,學生們一些不恰當的表現可以得到及時糾正。”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還會利用主題團日活動的機會,讓優秀小組在全院同學前展示,讓更多學生掌握相關技巧。

在這個過程中,就業困難學生總能得到王麗更多照顧。

數媒專業的張葉(化名)9歲才學會説話,是一名有先天語言障礙的學生。雖然平時王麗就幫助他加強交流訓練,可在情景模擬過程中,王麗發現,他依然很難通過應聘面試。

現實也確實如此。王麗梳理了13家企業“一對一”推送給張葉,他面試了5家企業均未被錄取,聯繫企業後得知都是因為他的表達問題。

“説話太慢,溝通成問題。”王麗分析説,她還曾親自帶張葉到意向公司面試,可結果依然是因為表達溝通不暢遭到拒絕。

“那時候我每週都和張葉母親溝通,得知他母親想讓孩子回老家福建莆田就業,第一時間和他溝通。”王麗説,張葉也認同返鄉就業的建議。

於是,王麗在24365網站上尋找並遴選莆田的招聘單位並推送給他,回家後張葉仍每週與王麗保持聯繫,報告就業動向,經過持續面試輔導後,他成功入職了一家婚紗攝影公司。“他主要做後期修圖,溝通交流對工作影響不大。最近由於技術不錯,還受到了老闆的誇獎。”王麗開心地説。

有了情景模擬的“加持”,很多同學不僅面試技巧得到提升,自信心也有明顯提高。“今年畢業生中有一大半學生在去年招聘季就拿到了offer。”王麗説。

陪學生跑完就業最後一公里

根據王麗的經驗,就業工作需要先解決大部分學生的需求,之後再集中精力,一對一耐心幫扶。用她的話説是,陪著學生跑完就業最後一公里。

不過,最後一公里並不輕鬆,甚至更難。王麗説,自己會與團學幹部一起全覆蓋跟進畢業生就業情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詢問一次進度。如果有同學正式簽約就業協議,她會在學生群裏發祝賀資訊,激勵其他同學,對還沒簽約的學生則精準幫扶:缺少崗位就推薦崗位,即將應聘就加強輔導。

在這個過程中,最讓王麗關注的還是來自困難家庭的學生。

今年,王麗帶的學生中有40人來自困難家庭,其中7名同學是建檔立卡學生。“這些同學心理敏感,部分同學還不自信,從開學起我就逐個單獨和他們聊畢業計劃,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大部分同學在秋招的時候就找到了工作。”王麗説。

來自江蘇宿遷建檔立卡家庭的祝新成(化名)是7名特困學生之一。他不但學習成績優秀,外形條件出眾,還熱心班級事務,在班裏擔任過體育委員。為了幫他找到好去處,王麗專門篩選出上海一家不錯的企業推薦給他,他也順利通過面試。可沒過多久,祝新成卻找到王麗,表示不想去上海。

原來,在這家企業雖然每年可以掙到七八萬元,這在專科學生中也已經很不錯,可要留在上海生活卻剩不下多少錢。“老師,我很感謝你給我推薦的這個工作,但我想留在蘇州發展,這樣我可以多攢些錢,補貼家裏。”祝新成説。

為此,王麗又幫他梳理崗位,建議他選擇了一家專業對口的文化傳媒工作室,擔任後期製作。如今祝新成雖然忙碌,但樂在其中。“很多困難家庭的孩子常常不自信,心理負擔重,想要幫助他們就業,須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王麗説。

在幫扶過程中,阻礙學生順利就業的還有疫情因素。服裝設計專業的劉婷(化名)是一名來自廣東的貧困學生。她告訴王麗,自己想回老家從事銷售行業。王麗便從23456網站上篩選出10多個崗位推薦給她,她最終面試上一家深圳公司的汽車銷售崗位。

可春節過後,接二連三的疫情打亂了劉婷的到崗安排,今年3月,公司突然通知不再聘用她。

“面對企業的變卦,她心情非常糟糕。”學心理學的王麗先為劉婷疏解壓力,隨後建議她在網上面試其他單位。後來,這名學生在廣州本地找到了商場銷售的崗位。

事實上,很多畢業生都差點因為疫情無法到崗而被企業反悔辭退。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王麗就主動打電話聯繫用人單位解釋,有了學校的支援,很多企業才表示理解並答應留下學生們。

與用人單位保持密切聯繫一直是王麗做就業工作的方法。她舉例説,每次招聘會後自己都要主動聯繫企業,詢問企業看中了誰,有時遇到企業猶豫,她就主動為企業介紹學生情況,增加了解,不少同學都因為她的介紹成功應聘。

簽訂就業協議,一般需要學生畢業證。可部分學生拿不到企業簽訂的協議會不踏實,遇到這種情況,王麗也會主動聯繫企業,把學生目前的畢業資格詳細告知企業,有了老師的“背書”,就業協議很快就簽訂了。

“其實,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光我一個人努力肯定不夠,這背後是全校師生對就業工作的關注,目前學校出臺不少促進就業的政策,正是有了這樣的系統安排,我負責的學生才實現了高就業率。”王麗解釋説。

據了解,自2021年12月以來,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按照上級團組織和學院黨委的要求,明確校院兩級團委工作目標,壓實工作責任,多措並舉,線上線下相結合,用好用活校企合作企業、青商企業等企業資源,開展招聘和企業見習實踐活動。

截至2022年6月,學院團委共舉辦“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大學生就業幫扶“送崗直通車”直播薦崗活動7場,遴選近80家與學生需求高度匹配的優質企業。同時學院團委聯合招生與就業處共同舉辦多輪專場招聘會,邀請近500家企業進校招聘,有效緩解崗位資訊壓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