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人或是自我否定的人生,因為一封封書信,正在悄然發生正向改變。
從2010年開始,每個月都有數百封信從城市寄往吉林省各個鄉村。書信的兩端,聯結的是城市熱心人與鄉村困境兒童。
在這些書信裏,孩子們找到了“人生第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得到了很久沒有的表揚”“消除了對生理期的恐懼”,臉上開始有笑容,還學會了和家人擁抱……
這是由長春市南關區益路公益志願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益路公益”)發起的“樹洞計劃”。12年裏,先後有3700多名愛心人士擔當信大使,7932名鄉村兒童受益。
“相對於物質匱乏,鄉村兒童的心理健康更需要我們關注。”益路公益負責人蘭廷雙説,父母的陪伴和鼓勵,是很多鄉村兒童稀缺的經歷和感受。“樹洞計劃”就是讓來自城市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與鄉村困境兒童建立起“每月一信”的溝通方式,為他們找到一個能説心裏話的“樹洞”,讓他們感受到被傾聽與被呵護。
每月一封信,真能對困境兒童心理健康有幫助嗎?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去堅持? 這是“樹洞計劃”項目組經常遇到的質疑。
項目組選擇鄉村學校為“樹洞計劃”的實施基地。在校園和教室裏挂上“樹洞”信箱前,會先落地助學幫困等公益項目。以此讓項目組志願者和鄉村兒童彼此更加了解和信任。
同時,為了保證“每月一信”的投遞效果,每所項目學校還有一名鄉村教師擔任屬地項目負責人,負責介紹“樹洞計劃”,並進行寫信指導、信件回收、協助家訪等工作。而為了保障書信內容的安全可靠,每一封信都會先投遞到項目組,由項目組志願者把關後再寄往各鄉村學校的“樹洞”信箱。
每位鄉村困境兒童都有不同的心理創傷,為此選擇合適的信大使尤為重要。招募到信大使後,會讓其等待1-3個月再與鄉村兒童進行匹配。“樹洞計劃”項目負責人宋宛鴻介紹,等待過程中,一些只是一時起念的愛心人士就會被發現和淘汰,留下主動性比較強的,才適合擔任信大使。
在長春一所公立學校上班的張悅已擔任信大使7年了。其間,她和5個鄉村兒童通過信。保持通信時間最長的孩子,是一個和自己女兒同齡的女孩小雅。
小雅的父母離異,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內向且自卑。最初和張悅通信時,只有簡單幾句話。張悅讓女兒一起參與寫信,嘗試讓同齡人一起交流。慢慢地,小雅打開了心扉,每次回信都會寫滿一整頁,從日常生活聊到學習煩惱。寒暑假時,她還會帶著女兒一起去小雅家探訪。
一封封手寫信件,打開了鄉村兒童的心理世界,也讓項目組和信大使找到了“對症下藥的切入點”。
因為父母離異,小茹長期跟奶奶生活在一起。一次,項目組去小茹家探訪,宋宛鴻發現小茹正在經歷第一次生理期,待在廁所裏不肯出來。現場安撫後,宋宛鴻又把小茹的情況告訴了信大使“帆帆姐姐”。“帆帆姐姐”在信中特別向小茹講解了生理期的由來和如何面對,還寄去了衛生巾和紅糖。
父親離世,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小剛,學習成績很好。但母親對小剛要求嚴苛,小剛考不到滿分,就會挨揍。儘管家裏墻上貼滿了獎狀,但很少得到母親表揚。收到小剛第一封信後,阿丁聯繫到項目組,她希望自己能幫這個“見人就低頭的孩子”找到快樂。對於小剛的每次進步,阿丁都會不吝惜地肯定和表揚,還鼓勵他上課積極回答問題。
每年,項目組會對參與“樹洞計劃”的兒童進行家訪,並定期組織鄉村教育工作者、鄉村教師以及心理諮詢師、一線志願者等進行項目總結和反思。
“樹洞計劃”不僅解決了鄉村孩子成長期間的疑惑和問題,也讓學校和老師們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學習情況和家庭關係。在蘭廷雙看來,這對預防困境出現青少年犯罪、早期輟學或離家出走,有很大幫助。
(注:文中鄉村困境兒童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